-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法戰爭(全七冊 )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821918
- 條形碼:9787545821918 ; 978-7-5458-219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法戰爭(全七冊 )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中法戰爭是指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民為了反抗法國資產階級的侵略越南和中國各地而進行的正義的戰爭”;“中法戰爭不僅是援助越南,也是中國自衛的戰爭,也就是說,它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戰爭”;“中法戰爭的特色,在于中國人民主動地進入了戰爭”。另一方面,邵循正是知名近代史學者蔣廷黻的弟子,其碩士論文就是以“中法越南關系始末”為研究專題,終成一部二十余萬字的專著,被譽為“**部中國人自己寫出的中外關系史”。由他領軍整理編輯《中法戰爭》,洵可見其利用此前深厚的學術修養與專業積累,包括全書結構設置、書目解題、名詞對照、圖表設計等,無不符合現代學術規范。 從史料整理規模上看,“文革”前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列為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專題,共有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義和團四種,《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的篇幅并列**,達到七冊之巨。**冊輯錄中法交涉的材料,收有《中法兵事本末》等記載;第二冊為關于戰斗地區的記述,收錄《翁文恭公日記》《請纓日記》《張樹聲往來函牘》等史料;第三冊為關于戰爭的時人記述;第四冊輯錄有關人物的文集;第五、六、七冊主要是清朝的文書,并刊載各項條約以及法國侵略者的暴行和越南抗法斗爭的資料。洋洋乎280萬字的體量,一舉扭轉了既往中法戰爭研究的弱勢。特別是在30年代故宮博物院編的《清光緒朝中法交涉史料》部分內容之外,還收入建國后檔案部門整理出的、單士魁先生親自領導選錄校對的《清光緒朝中法越南交涉資料》的大部,首次面世,彌足珍貴。此外還盡可能搜集國外史料,用帝國主義自已的檔案著述揭露帝國主義侵略近代中國的實質,輯入了許多法、英、美等國外交文書和著作的譯文。總之,本書是當時條件下人們能看到的中法戰爭文獻資料的精華,對推動中法戰爭科學研究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則仍舊是期望在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取得新的進步的立足基礎,案頭**,出版價值不言而喻。
中法戰爭(全七冊 ) 內容簡介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中國史學會主持,幾乎當時所有國內有名歷史學家都參與編纂的一部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資料匯編。其編纂時間之長、動用人力物力財力之多、規模之大、涉及范圍之廣、作用影響之深遠,在中國近代史書籍編纂領域中是少見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學者所必須翻看、查閱之資料。本編《中法戰爭》卷,共7冊,初版于1955年,共收輯中文資料100種,外文資料20余種。本編開頭為綜述,以后基本按照時間敘述,對資料有分合,同一資料,可能分散在好幾處,本編中,分散開的多是檔案資料。本次出版為影印新知識出版社1955年版。
中法戰爭(全七冊 ) 作者簡介
中國史學會是經民政部批準注冊成立的全國史學工作者自愿組成的非盈利學術團體。學會成立于1949年7月1日,原名為中國新史學研究會;1951年7月,舉行正式成立大會,定名為中國史學會。中國史學會是中國歷史學界蕞具權威性的學術團體。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