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歷史上的政區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103809
- 條形碼:9787576103809 ; 978-7-5761-0380-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史上的政區廳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政區廳的概念、政區廳研究進展、政區廳出現的過程與原因、政區廳的設置概況及特征、政區廳的時空分布、政區廳的職責、政區廳的職官及衙署設置、政區廳的運行效果等。本書可從理論層面彌補政區廳研究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的不足,形成關于中國歷史上政區廳的系統性研究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對我國歷史時期行政區劃的研究。
中國歷史上的政區廳 目錄
**章緒論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二、概念界定、文獻綜述以及研究思路
三、史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四、創新之處
章政區廳出現的過程及原因
節政區廳出現的過程
一、明洪武年間出現官署廳
二、明宣德年間出現地域廳
三、清康熙年間出現政區廳
節政區廳出現的原因
一、明代初期因繼承宋元以來職官設置傳統而設同知、通判…029二、明代中后期為應對內憂外患的局勢而由同知、通判分管地方政務
三、清代前期因推行疆土政區化而由同知、通判專管一方……033本章小結
第三章政區廳設置的演變過程·
節康雍乾時期政區廳快速發展為定制
一、康熙朝政區廳的先河
二、雍正朝政區廳快速增長
三、乾隆朝政區廳定制化
節嘉道咸時期政區廳平穩發展
一、嘉慶朝政區廳發展速度放緩
二、道光朝政區廳發展速度進一步減緩
三、咸豐朝政區乎停滯
第三節同光宣時期政區廳規模走向
一、同治朝政區廳發展提速
二、光緒朝政區廳快速擴張
三、宣統朝政區廳規模達到
第四節 民國時期政區廳逐漸消亡
一、民國初期大陸地區政區廳逐漸消亡
二、民國晚期臺灣省政區廳消亡
本章小結
第四章政區廳設置的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
節政區廳設置的演變特征
一、名稱穩定
二、轄地來源由單一走向多元
三、設立數量起伏明顯四、不同時期政區廳裁撤數量差異顯著,裁撤去向從分散走向
集中
五、層級與隸屬關系相對穩定
節 政區廳設置演變的影響因素
一、衛所和土司的政區化
二、朝廷對職官數量的控制
三、國防形勢的變化
四、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五、土地開墾與流民、游民聚集
六、地方社會動亂
七、地方政區的行政效能問題
八、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政區廳的時空分布特征…
節政區廳的時間分布特征
一、清代呈體增長態勢,民國快速消亡二、經歷起步期、成、平穩期、高潮期和消亡期 …124
節政區廳的空間分布特征
一、遍布于大多數省份,分布范圍具有廣泛二、分布密集區與稀疏區形成鮮明對比,分布結構呈現不
均衡
三、集中分布于邊界地帶,分布位置體現邊緣
本章小結
第六章政區廳的職責及其運行情況
節政區廳的職責
一、政區廳具有與府、州、縣相似的一般職責二、政區廳具有管理邊疆要地與難管之地的特殊職責
節政區廳的運行情況
一、職官與組織機構設置靈活多樣、文武兼備
二、運行效果良好,基本達到了設立政區的目的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清代政區廳設置簡況表·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