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廈門學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920031
- 條形碼:9787545920031 ; 978-7-5459-2003-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廈門學導論 本書特色
廈門的發展主要是城市的發展,且廈門的城市發展與海洋的發展密切關聯著。由此,廈門學的研究,主要是地方學中的濱海城市學的研究。陳耕領銜課題組成員在多學科的綜合視野下,深入探究廈門城市發展的地理環境、歷史機遇、文化形態、都市特征、內在脈絡和外向海洋等諸多問題,*終形成了具有完整體系的廈門學研究。
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是關于廈門學緣起、背景和學術框架的探討;下編是過程研究,共十章,前五章講閩南文化,后五章講廈門文化。
廈門學導論 內容簡介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專家、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學者聯合成立《廈門學導論》課題組,從多方收集資料、集結成果形成了**個研究廈門這個濱海城市的地方學研究。本書資料翔實,經多方專家打磨,才得以呈現在大家眼前。 ★《廈門學導論》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志,它具有更寬闊的學術視野和理論思考,不只是事實記述,還有在事實記述基礎上的理論分析和思考;不只是循一般地方學的撰寫套路,而是重點突出廈門這一城市及其海洋環境的特殊性,從地理到歷史,從政經到人文,展現出廈門獨特的城市特征和文化風韻。 ★本書裝幀精美,排版布局合理,內容考究,資料詳實。
廈門學導論 目錄
**章 地方學視域下的廈門學
**節 關于地方學
第二節 廈門學的機遇、概念與范疇
第三節 開展廈門學研究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第二章 廈門學學科體系框架
**節 概念研究
第二節 學術史研究
第三節 方法研究
第四節 多視角研究、比較研究、文化生態研究、應用研究、傳播研究 下編 過程研究
**章 地理中的廈門與人
**節 地理中的廈門
第二節 廈門文化的起點
第三節 閩南的青銅時代及閩越國
第二章 閩南文化的孕育與誕生
**節 文化的遷徙與碰撞
第二節 文化的沖突與抗爭
第三節 閩南文化的誕生
第三章 閩南文化的形成(五代—北宋)
**節 閩南文化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閩南文化與海洋文明的興起
第三節 閩南文化的形成
第四章 閩南文化的大發展與中國海洋文明的高潮
**節 宋代閩南文化大發展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 引領世界的閩南海洋文化
第三節 閩南文化的大發展
第五章 閩南文化的災難與成熟
**節 元代刺桐港的輝煌和閩南人的災難
第二節 刺桐港的衰亡
第三節 月港的興起和閩南私商
第四節 閩南文化的成熟
第六章 廈門文化的孕育
**節 廈門文化的搖籃——永寧衛中左所
第二節 月港開關——短暫海貿輝煌
第三節 從月港到安平港——東亞海權的爭奪
第七章 鄭成功與廈門港的誕生
**節 重新認識鄭成功
第二節 鄭成功與根據地
第三節 鄭成功在思明創建的偉業
第四節 永遠的鄭成功
第八章 廈門文化的形成
**節 施瑯與水師提督
第二節 清代前期廈門港構建的海洋經濟鏈條
第三節 農耕社會閩南海洋文化*后的挽歌
第四節 廈門文化的形成
第九章 歷史的轉折——屈辱與奮斗
**節 不能忘記的苦難和英雄
第二節 破產與造反
第三節 過番
第四節 從甲午之變到辛亥革命
第十章 走向現代文明——廈門文化的轉型
**節 實業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第二節 走進現代化——城市更新建設
第三節 建筑——歷史的記載與永遠的鄉愁
第四節 人的健康——走向文明的根本基礎
第五節 教育救國——以人才培養為根本
第六節 紅色——廈門文化亮麗的底色
第七節 人的理念、學習、文化,是城市進步的根本動力
結語
廈門學導論 作者簡介
《廈門學導論》課題組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申請的中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課題《廈門學導論》,在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支持下,由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前會長、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研究院前身)首任所長陳耕領銜,課題組成員有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蔡亞約,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許子賢、蔡少謙、黃錫源、陳花現、蔡秀草、扈美麗,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梁宏彥、研究員李暉、資料員王玲玲,共11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