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精)/張祥龍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12649
- 條形碼:9787100212649 ; 978-7-100-21264-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精)/張祥龍文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研究海德格爾哲學和中本書在方法上具有重要的突破和創新,它融合了現象學、解釋學與中國傳統體道。尤其是在中國天道觀的研究上,無論對其底蘊的發掘,還是對其永恒價值的評價,都顯示出思想重構和富于詩意的精神。在這項高層面的研究中,作者不僅使中國近代以來的比較研究獲得了新的深化,而且似乎為中西思想融通找到了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精)/張祥龍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借鑒現象學與解釋學的方法,來討論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古代天道觀的關系,并通過這種討論去揭示一條領會終極問題的古老而又新鮮的思路。全書主體包括三個部分:海德格爾其人及其道緣、印度與中國古代思想、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觀的比較。這種中西思想對話迫使我們放棄一切概念型的和現成式的比較研究,而尋求一種更根本的、具有語境和史境構成力的探討方式;而這恰恰與海德格爾及中國天道觀的基本思想相通,也是任何關于終極問題的對話之所以能有意義的關鍵所在。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精)/張祥龍文集 目錄
引言
**部分 海德格爾思想
第1章 海德格爾其人及其道緣
一、海德格爾的人生道路
二、海德格爾的道緣
第2章 海德格爾的現象學起點
一、胡塞爾的現象學
二、范疇直觀與“存在”系詞
三、為什么“在胡塞爾那里沒有存在的問題”?
第3章 海德格爾與古希臘哲學
一、前柏拉圖思想——西方哲學的真正源頭
二、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三、古希臘哲學衰落的思想原因和語言表現
第4章 海德格爾對康德的解釋——先驗想象力和時間純象
一、作為“存在問題引論”的《康德書》
二、《康德書》的基本思路
三、海德格爾解釋康德的特點
四、《康德書》如何打開理解《存在與時間》之門
第5章 《存在與時間》(一)
一、《存在與時間》的思想線索——緣在(Dasein)
二、緣在的在世
三、在緣的方式
四、牽掛——緣在的存在
第6章 《存在與時間》(二)
一、解釋學的處境
二、朝向死亡存在的存在論含義
三、良知與決斷
四、時間性——牽掛的存在論意義
五、海德格爾時間性的特點
六、亞里士多德和黑格爾的時間觀
七、對《存在與時間》的總體估價與“時間性的退化現象”
第7章 海德格爾的后期思想(一)
一、“轉向”的含義
二、轉向的方式——真理與不真性
三、自身的緣構發生(Ereignis)——存在的真義
四、語言與詩
第8章 海德格爾的后期思想(二)
一、技藝(techne)與技術
二、海德格爾的思想方式
第二部分 印度與中國古代思想
第9章 西方傳統哲學與古代印度思想
一、探討終極問題的三條思想道路
二、西方哲學的“形式”理念與“概念”構架方法
三、古印度正宗思想——直覺體驗的直陳表述
第10章 佛家的緣起終極觀與龍樹的中觀
一、佛家與印度正宗的不同表達方式
二、先于龍樹的緣起說
三、龍樹的緣起說與中道義
第11章 中國古代思想的特性
一、天:中國的原初思想境域
二、原本儒家的天道觀
三、墨家思維方式的現成性
第12章 形而上之道還是勢域之道
一、對道的錯解:形而上之理
二、《韓非子》得人勢而未得天勢
三、《孫子兵法》——活在勢域中的道
第13章 老子
一、終極處境中的構成之道
二、誤解“道”的一個原因
三、道任天勢
四、老子的生存關切
五、道是生存的優選形態
六、小國寡民
第14章 莊子
一、終極形勢不可避免
二、依天勢而得真知
三、氣虛得勢
四、道境與道言,天機與機械
五、真人
六、夢與癡——《紅樓夢》的道境
第三部分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觀的比較
第15章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的相通之處
一、非現成的識度
二、人間體驗為理解之根
三、終極即構成境域
四、境域本身的消息
第16章 海德格爾思想與天道觀的區別和對話可能(一)
一、時間觀與歷史觀
二、人格神還是境域之神
三、人的本性與成為“真人”的可能
第17章 海德格爾思想與天道觀的區別和對話可能(二)
一、技藝與現代技術
二、語言與道言
三、海德格爾所理解的“道”
結語
附錄 海德格爾與“道”及東方思想
一、海德格爾論“道”
二、海德格爾關于東、西方思想關系的言論
三、關于海德格爾與中國及東方思想的關聯的一些報道與事實
后記
修訂版附記
人名索引
詞匯索引
展開全部
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精)/張祥龍文集 作者簡介
張祥龍,1949年生于香港九龍,后隨父母遷居北京,先后在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和紐約州立布法羅大學獲得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講座教授,《世界哲學》《哲學們》《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等刊物編委。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比較,西方現代哲學(現象學、海德格爾、解釋學、維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東西方宗教哲學。主要著作有《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西方哲學筆記》《從現象學到孔夫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