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93223
- 條形碼:9787544793223 ; 978-7-5447-9322-3
- 裝幀:90g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本書特色
《黑暗的心》是英籍波蘭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的主要作品之一。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部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主義小說,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對人類文明以及人性這一主題作了深刻的思考。《黑暗的心》記錄了船長馬洛在一艘停靠于倫敦外的海船上所講的剛果河的故事。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內容簡介
《黑暗的心》是約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也是英語小說歷史記錄重要的作品之一。其重要性源于對人性至為深刻的揣摩和分析、對殖民統治的沉痛反思和對敘事技巧的革新。康拉德作為一位波蘭裔英語小說家,以其雄渾深邃的語體風格,革新了當時疲軟式微的英語寫作,為后來喬伊斯、艾略特等作家掀起的現代主義高峰鋪設了道路。小說以馬洛在剛果殖民地拯救庫爾茨的過程為主線,以多重敘事構成的巨大張力為框架,深入挖掘了人性面對野性的召喚所經歷的考驗,揭示出現代人生存的孤獨與虛無。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目錄
51 二
91 三
131 附錄一 :剛果日記
145 附錄二 :剛果信件
153 附錄三 :《黑暗的心》導讀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節選
一 奈莉①是一艘觀光游艇,她②只稍稍一晃就落定了船錨,連帆都沒動一下,就安歇下來了。潮已漲滿,風行漸止,既然要駛向河的下游,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停泊下來,等待落潮。 泰晤士河的人海口鋪展在我們眼前,猶如一條無盡綿延的航道的起點。在遠處,海天無縫,鉚接在一起;在河上發亮的地方,停泊著隨潮涌來的駁船,她們褐色的船帆簇擁著,帆頂如山尖般聳立著,耀眼的**斜桅閃著光。一層薄霧歇憩在低緩的河岸上,河岸平緩地延伸進海里。格雷夫森德③上空的云氣是黑色的,再往遠處看,這黑色被壓縮成了憂傷的昏暗,一動不動地懸浮在地球上*大、*輝煌的城市上空,徘徊不去。 站在船頭,眺望著大海的是我們的船長,也是一位公司的總裁。我們四個,深情地注視著他的背影。整條河上,沒有人比他更像海員了。他像一個導航員,對于水手們來說,這個稱謂意味著他很可靠。很難想象,他的工作不是在明亮的河口之外,而是在他身后那揮之不去的陰暗里。 就像我早先說過的,海洋是我們之間的紐帶①。不僅能在長久分離時,把我們的心維系在一起,它還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就是讓我們能忍受彼此的奇談怪論——甚至是信念。那位律師——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者,因為年長且美德加身,擁有甲板上唯一的靠背,還躺在唯一的毯子上。那位會計早就拿出了一盒多米諾骨牌搭著玩。馬洛盤腿坐在船尾正中,背靠著后桅桿。他兩頰深陷,面色發黃,后背直挺,一副苦行僧的模樣;他的雙臂下垂,掌心向上,如一尊佛像。看到船錨已經很好地抓地,總裁心滿意足地來到船尾,在我們中間坐下。大家慵懶地交談了幾句,之后,就是靜默。不知為什么,我們并沒有開始玩骨牌,而是若有所思,大家靜靜地發呆,什么也不想做。天色漸晚,白晝結束在一片寧靜里,沒有風,天邊泛著光。河水映射著天光;四下晴空萬里,是一片純凈柔和的浩渺蒼穹,埃塞克斯②濕地的薄霧,猶如閃光的輕紗,從內陸林木覆蓋的山丘上垂下,用半透明的衣褶,籠罩著低矮的河岸。唯有西邊的陰暗,彌漫在河的上游,變得愈發陰郁,好似被臨近的太陽激怒了一樣。 終于,太陽沿著它彎曲、不易覺察的弧線慢慢地落了下去,從耀眼的白色變成了呆滯的紅色,沒有光,也沒有熱度,像是要熄滅似的,猶如籠罩在人群之上的陰暗,一觸即亡。 水上即刻起了變化,褪去了它的寧靜模樣,轉而變得沉郁。古老的泰晤士河那寬闊的人海口,在日暮時分安歇了下來。世世代代,泰晤士河造福著兩岸的人民;它平靜莊嚴地伸展著,成為通往天涯海角的航路。一天雖然短暫,但卻鮮活,它到來,然后永遠地離去。我們看待可敬的泰晤士河,不是通過一天的光景,而是透過恒久記憶的威嚴之光。俗話說,有人滿懷愛與敬“追隨了大海”。對于這樣的人,有什么比喚起泰晤士河下游往日的偉大精神更容易的呢?潮水起起落落,不停歇地為人服務著。充斥在這起落之間的,是對人和船的記憶——有些被帶回家園安息,有些則被帶往海上的戰事。潮水認得且服務過這個國家引以為傲的所有人,從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①到約翰·富蘭克林②爵士,不管他們是否受過封誥,皆堪稱爵——他們都是大海上偉大的游俠騎士。它承載過所有船只的名字,猶如珠寶閃耀在時間的夜空上,比如“金鹿號”①,她圓鼓鼓的船體滿載寶藏而歸,得女王陛下御臨船上,因此流傳下不朽的傳奇;再比如“幽冥號”和“驚恐號”②,她們踏上了另外的征途——一去不復返。泰晤士河知曉那些船和那些人;他們從德特福德、格林威治、伊利斯③出發——那些探險家和殖民者們;國王的船只和商人們作為交易場所的船只;船長、艦隊司令、東方貿易的地下“走私者”以及被委任的東印度艦隊的“將領”們。那些搜尋黃金和追逐榮譽的人——他們都由這條河出發。他們手執寶劍,更多時候則是高擎火炬;他們既是陸上威力的信使,也是神圣火花的護持者。哪樣偉大的東西,沒有順著這條河的潮落,流向這顆人類尚未完全知曉的地球的那些神秘區域!比如:人的夢想,共同體的種子,帝國的萌芽…… 太陽落了下去,薄暮籠罩在河面上,沿岸亮起了燈。三條腿的查普曼燈塔立在泥灘上,發出耀眼的光。船燈在航道上穿梭——雜亂的光束或西或東地閃爍著。再往西去,上游那座巨大的城市所在的地方,依然不祥地映照在天空上。在陽光里,它是徘徊不去的陰暗;在星光下,它是耀眼的俗麗之光。 “這里,”馬洛突然說,“也曾經是地球上野蠻未開化的地方。” 他是我們中間唯一一個仍然“追隨海”的人。給他的*壞評價,就是他不是典型的自己那類人。他是個海員,也是個流浪漢。如果我們可以這樣描述的話,多數海員其實過的都是定居生活,他們的頭腦是宅家型的:他們的家與他們始終在一起,那就是船;他們的國度亦如此,那就是海。一艘船與另一艘船沒什么不同,而大海也始終如一。在他們永恒不變的四周,異國的海岸、面孔,還有龐雜生活的變遷,順船滑過。為這些景致蒙上面紗的不是神秘,而是稍帶不屑的無知,因為對
黑暗的心/康拉德經典 作者簡介
約瑟夫·康拉德,1857年12月生于波蘭,后加入英國國籍。他出身于上流社會,少年時逃到了馬賽,曾先后在許多船上做工,因而他精通英語并擅長航海,也了解水手。他把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描寫船員的作品中。描寫在神秘的剛果河上航行的《黑暗的心》(1902年)是他最負盛名的小說。《“水仙號”上的黑水手》也是其代表作品。安寧,碩士師承北京大學申丹教授,博士師承香港中文大學李歐梵、大衛·帕克教授,英國、波蘭、美國、日本等國康拉德協會會員。已出版譯著《康拉德文學傳記》《康拉德書信選》《康拉德散文選》,在《康拉德學報》 (英國)、《康拉德學刊》(美國)、《中華讀書報》等發表論文、雜文多篇。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