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9234
- 條形碼:9787532659234 ; 978-7-5326-5923-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本書特色
該書在詳細考察文獻語例的基礎上,重點考察了先秦兩漢的漢語里“能”“可”“可以”“得”等情態動詞的發展演變路徑和機制,表現出較大的創新性。**,引入認知語言學奠基人之一Talmy提出的“力動態”(Force Dynamics)理論作為分析框架,對幾個情態詞發展演變路線的刻畫較有說服力,為上古漢語詞匯語法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顯示出較大的創新性。第二,書中不乏更加圓通的解釋和分析,具有較大的理論貢獻和參考價值。第三,作者側重語義特征的刻畫描寫與應用,語例豐富,分析細致。在語義特征分析的基礎上,對各情態動詞做了進一步的界定和辨析,有助于更為準確地理解和詮釋上古文獻。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內容簡介
該書是近年來關于情態和情態動詞研究中較為深入的一部著作。該書以先秦兩漢幾個常見的表可能情態動詞“能、可(可以)、得”等為描寫對象,以Talmy的“力動態”理論為基礎,在情態理論、情態動詞語義分析及功能的發展演變等方面,都做出了相較前人更為細致的分析和更有系統性的解釋。該書長于理論思考,對當前研究中有關情態語義研究的理論探討都有所吸納。在具體分析中,該書還采納了生成語法的語跡、移位、空語類、照應等分析模式。該書充分吸收了當前語義地圖對情態語義的分析的成果等。這種理論觀照較好地使漢語史中的個案研究更具理論價值,是當前研究中需要提倡的。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目錄
內容提要 **章 緒論
1.1 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
1.2 情態的概念
1.3 情態類型
1.4 情態動詞的判定標準
1.5 情態動詞的語義研究回顧
1.6 理論背景
1.7 相關理論、術語
1.8 語料說明 第二章 主體動力——能
2.1 前人研究簡述
2.2 情態動詞“能”的來源
2.3 先秦漢語的情態動詞“能”
2.4 兩漢漢語中情態動詞“能”的變化 第三章 客觀條件——可、可以
3.1 前人研究綜述
3. 2 情態動詞“可”的來源義
3. 3 先秦漢語情態動詞“可”的語義發展
3. 4 先秦漢語情態表達“可以”的語義功能發展
3. 5 兩漢情態表達“可”和“可以”的發展變化 第四章 事件能性——得
4.1 前人研究綜述
4.2 從動詞“得”發展為情態動詞“得”
4.3 先秦漢語中情態動詞“得”的語義發展
4.4 兩漢漢語中情態動詞“得”的變化 第五章 先秦漢語中可能類情態表達的對比
5.1 動力情態的語境對比
5.2 道義情態的語境對比 第六章 結語
6.1 “能”“可”“可以”“得”語義發展總結
6.2 與已有語義地圖的對比
6.3 可能類情態動詞來源義的影響
6.4 有待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后記
專家評審意見(一)
專家評審意見(二)
清華語言學博士叢書:先秦兩漢漢語可能情態動詞語義功能變化研究 作者簡介
余素勤,女,1989年生,四川巴中人。2007年進入四川大學文新學院讀本科,2011年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師承胡敕瑞和宋亞云兩位老師,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是上古漢語語法和語義。參與國家社科研究重大項目一項,主持并參與重慶市市級項目和四川外國語大學校級項目一項。在《歷史語言學研究》等期刊上發表數篇論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