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論書絕句(注釋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3808
- 條形碼:9787108073808 ; 978-7-108-0738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書絕句(注釋本) 本書特色
啟功論書,不僅限于書法,更由書畫旁及詩文,而觀其相通之理,頗可玩味。
論書絕句(注釋本) 內容簡介
《論書絕句》(注釋本)收錄啟功先生歷年來評論書法的七言絕句一百首。每首絕句后另有短評,縱論歷代書法名家及書法名跡傳本的優劣及真偽,辭簡而意周,見解每有獨到處。另加釋文、評注,附印歷代書法名跡以配詩,*后附《論書隨筆》和《論述札記》兩篇。
論書絕句(注釋本) 目錄
前言
引言
論書絕句
讀注釋后記
論書隨筆
論書札記
論書絕句(注釋本) 節選
古代論書法的文章,很不易懂。原因之一是所用比喻往往 近于玄虛。即使用日常所見事物為喻,讀者的領會與作者的意圖,并不見得都能相符。原因之 是立論人所提出的方法,由于行文的局限,不能完全達意,又不易附加插圖,再加上古今生活起居的方式變化,后人以自己的習慣去理解古代的理論內容,以致發生種種誤解。 比喻的難解,例如“折釵股、屋漏痕”,大致是指筆劃有硬折處和運筆聯綿流暢,不見起止痕跡的圓渾處。“折釵股”又有作“古釵腳”的,便是全指圓渾了。用字尚且不同,怎 么要求解釋正確呢? 又例如:古代沒有高桌,人都席地而坐,左手執紙卷,右手執筆,這時只能用前三指去執筆,有如今天我們拿鋼筆寫字的樣式,這在敦煌發現的唐代繪畫中見到很多。后人只聽說古人用三指握管,于是坐在高桌前,從肘至腕一節與桌面平行,筆桿與桌面垂直,然后用三指尖捏著筆桿來寫,號稱古法,實屬誤解。 諸如此類的誤解誤傳,今天從種種資料印證,舊說常有重新解釋的必要。啟功幼年也習聞過那些被誤解而成的謬說,也曾試圖重新做此較近乎情理的解釋,不敢自信所推測的都能合理,至少是尋求合乎情理的探索。發表過一些議論,刊在與一位同好合作的《書法概論》中,向社會上方家求教。從這種探索而聯系起對許多誤傳的剖析,有時記出零條斷句,隨時寫出,沒有系統。案頭偶有花箋,順手抄錄,也沒想到過出版。 ……這里的一些論點,只是自己大膽探索的淺近議論,并沒想“執途人以強同”。 凡與傳統論點未合處,都屬我個人不見得成熟的理解,如承糾正,十分感謝。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啟功自識
論書絕句(注釋本) 作者簡介
啟功(1912—2005),字元伯、元白,滿族,生于北京。學者、書畫家,古典文獻學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長期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一生教書育人,研究學問,著述甚豐,有《啟功叢稿》《古代字體論稿》等存世。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