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國民語文能力構成研究(閱讀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24715
- 條形碼:9787576024715 ; 978-7-5760-247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語文能力構成研究(閱讀篇) 本書特色
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研究成果,上海市重點圖書。 2.對國民語文能力構成中的閱讀領域進行了系統、創新性的研究: ☆構建了描述“閱讀能力”的結構化框架。 ☆辨識、確認了情境中的實用性閱讀八種主要類型并具體描述了能力構成要素,較全面地勾勒出了普通國民真實情境中的實用性閱讀的實際狀況。這八種閱讀類型分別是:(1)以獲取資訊為目的的閱讀;(2)程序性文本的操作性閱讀;(3)自我導向的致用性閱讀;(4)普通讀者“有難度的”理論讀物閱讀;(5)必讀理論書的分析性閱讀;(6)論說性文章的理解性閱讀;(7)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反思;(8)學科閱讀與學術語言能力。 ☆構建了“測評面相的文學閱讀能力”框架模型,為系統地描述普通國民“文學生活”中主要閱讀類型的能力構成及其要素奠定了基礎。
國民語文能力構成研究(閱讀篇) 內容簡介
本書的創新點主要在:(1)構建了描述“閱讀能力”的結構化框架,為系統地描述閱讀類型及其能力要素奠定基礎。(2)具體地描述了情境中的實用性閱讀能力,描述8種主要閱讀類型的能力構成及能力要素。(3)構建了“測評面相的文學閱讀能力”框架模型,為系統地描述普通國民“文學生活”中主要閱讀類型的能力構成及其要素,奠定了基礎。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部分《要略》,包括“引言”“所涉主題和內容的研究綜述”“可發展或突破的空間: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和“研究結論”等。第二部分《“語篇閱讀能力”的多維度觀照》,具體論述“影響閱讀活動的主要因素”“閱讀活動與閱讀能力”“閱讀取向、閱讀方式與閱讀類型”“閱讀方法與閱讀策略”“過程維度與結果維度”等,描述“閱讀能力”的結構化框架。第三部分《情境中的實用性閱讀能力》,分別論述國民主要閱讀類型及其能力構成,包括“以獲取資訊為目的的閱讀”“程序性文本的操作性閱讀”“自我導向的致用性閱讀”“普通讀者‘有難度的’理論讀物閱讀”“推薦閱讀理論書的分析性閱讀”“論說性文章的理解性閱讀”“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反思”等。第四部分《學科閱讀與學術語言能力》,第五部分《作為普通讀者的文學閱讀能力》。
國民語文能力構成研究(閱讀篇) 目錄
**章 所涉主題和內容的研究綜述
一、語文能力包含哪些部分
二、要哪種取向的語文能力
三、在哪個層級上描述語文能力
四、如何描述語文能力要素
五、語文測試系統建設的關鍵是什么
第二章 可發展或突破的空間: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一、以籌劃思維解答語文能力構成問題
二、按真實情境的功能類型設定描述層級
三、面對事情本身具體描述能力要素
四、關于研究內容及術語使用的說明
第三章 “語篇閱讀能力”的多維度觀照
一、影響閱讀的主要因素
二、閱讀活動與閱讀能力
三、閱讀取向、閱讀方式與閱讀類型
四、閱讀方法與閱讀策略
五、過程維度與結果維度
六、總結 : 描述“閱讀能力”的結構化框架
第四章 情境中的實用性閱讀能力
一、閱讀情境及閱讀類型
二、以獲取資訊為目的的閱讀
三、程序性文本的操作性閱讀
四、自我導向的致用性閱讀
五、普通讀者“有難度的”理論讀物閱讀
六、必讀理論書的分析性閱讀
七、論說性文章的理解性閱讀
八、批判性閱讀與批判性反思
第五章 學科閱讀與學術語言能力
一、學科閱讀的情境
二、透過學科看世界
三、概念、概念視角與概括性知識
四、學科閱讀的特點及其能力要求
五、在學科學習中發展“學術語言能力”
六、“問題情境”中的探究學習
第六章 測評面相的文學閱讀能力
一、文學閱讀的多重面相
二、描述“測評面相的文學閱讀”
三、“測評面相的文學閱讀能力”框架
結 語: 研究結論和后續工作
一、主要研究結論
二、本研究的創新之處
三、待后續的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附 錄: 匿名評審專家項目鑒定意見
國民語文能力構成研究(閱讀篇) 作者簡介
王榮生,博士,上海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語文科課程論基礎》《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聽王榮生教授評課》《語文教材的教學化編制》《語文教學之學理》《語文課程內容的合理性研究——散文為主導文類的困境與突圍》等。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