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堂安梯田社會/中國百村調查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02466
- 條形碼:9787522802466 ; 978-7-5228-024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堂安梯田社會/中國百村調查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家-村-國”關系下的村落共同體作為研究對象,對西南地區一個侗族村落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調查,記錄了人與自然、社會與生態的調適,村民生活形態的變化和行將消逝的農耕記憶。通過對堂安稻作水利系統與以“家”為基底的社會合作互嵌模式的研究,重新認識傳統村落共同體的價值和意義,從自在自然到城鄉互嵌、農耕業態多維度更替中發現農業文化遺產與時代銜接的可能性,回應推動地方主體性成長、接續文明根脈的問題。
堂安梯田社會/中國百村調查叢書 目錄
**章導論
**節研究緣起及過程
第二節前提性背景及研究主題界定
第三節研究視角轉向及理論對話
第二章梯田農業與社會延續
**節安居的抉擇與“家業”繼承
第二節梯田耕作與社會合作
第三節梯田生態系統及其在農戶生計支持中的作用
本章小結
第三章梯田社會的物態標識及其文化意涵
**節梯田社會的核心標識:鼓樓
第二節梯田社會的生活標識
第三節梯田社會的界分標識
本章小結
第四章梯田社會的人生儀禮與公共生活
**節梯田社會的人生儀禮與社會互動
第二節梯田社會的公共生活與跨域聯結
本章小結
第五章梯田社會的精神世界及其多維價值
**節祭薩與信仰發生學的梯田社會基礎
第二節侗寨地方精英與平權社會
第三節“人觀”多維拓展的意義建構
本章小結
第六章梯田社會變遷與村民主體性的成長
**節生態博物館:堂安現代變遷的原點
第二節旅游開發:堂安現代變遷中的經濟選擇
第三節政府行動:堂安現代變遷中的組織治理
本章小結
第七章旅游發展:堂安的經濟轉向
**節堂安與現代旅游市場的初步接觸
第二節堂安與現代旅游市場的全面互動
第三節堂安旅游再前行
本章小結
第八章堂安村民的生計結構轉型與整合式發展
**節堂安家戶生計的結構安排
第二節返鄉創業:堂安村民新的生計選擇
第三節村莊生計結構的再整合及其問題
本章小結
第九章梯田社會與鄉村振興
**節梯田社會系統理論的拓展空間
第二節梯田社會的合作基礎與價值
第三節城鄉融合視角下探尋接續根脈的路徑
附錄
附錄一黎平縣堂安村各組家庭土地情況統計
附錄二2014~2018年黎平縣發展旅游相關政策文件
附錄三實地調查典型個案訪談錄
后記
堂安梯田社會/中國百村調查叢書 作者簡介
曾 蕓,貴州大學教授,理學博士,文化產業博士后。研究領域:鄉村旅游、民族文化產業。 學術成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國家科技部重大支撐計劃課題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國家旅游局青年專家培養項目1項,貴州省省長基金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多項文化產業規劃,以及貴州省人大重要課題《貴州產業扶貧與社會建設研究》、貴州省委宣傳部委托項目《文化旅游創新示范區》、世界銀行評估項目《貴州省鄉村旅游與社區發展》等。出版兩本專著《二十世紀貴州屯堡地區農村變遷研究》、《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開發研究》。作為主要參與者,合著出版了四本著作《貴州省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畢節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及專題研究》、《社會建設與扶貧開發新模式的探求》、《第四只眼——世界銀行貸款貴州省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和發展項目(中期)“社區參與工作”評估以及重點社區基線調查》。 其他作者:徐 磊,貴州民族大學副教授;宗世法,貴州民族大學副教授;曹端波,湖南懷化學院教授。詳細介紹略。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