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131333
- 條形碼:9787519131333 ; 978-7-5191-313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本書特色
作為家長,您給自己的孩子寫過信嗎?面對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諸多問題和困惑,您是怎樣解答和引導的呢? 《給兒子的信》精選了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兒子——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的22封情真意切的家信。在信中,他不僅從懷有一顆拳拳之心的父親的角度,更從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的角度,詳細而深刻地論述了青年如何卓有成效地學習、如何培養遠大的志向、如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締造幸福的婚姻生活等問題。一封封書信,一條條建議,滲透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在30余年的從教經歷中積淀的人生智慧,蘊含著他對兒子乃至所有青年人溫暖、真摯的期許。本書不僅是父母教育子女的鮮活范例,更是長者勉勵青年人奮發進取的殷殷寄語。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內容簡介
作為家長,您給自己的孩子寫過信嗎?面對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諸多問題和困惑,您是怎樣解答和引導的呢? 《給兒子的信》精選了世界有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兒子——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大學生——的22封情真意切的家信。在信中,他不僅從懷有一顆拳拳之心的父親的角度,更從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的角度,詳細而深刻地論述了青年如何卓有成效地學習、如何培養遠大的志向、如何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締造幸福的婚姻生活等問題。一封封書信,一條條建議,滲透著這位偉大的教育家在30余年的從教經歷中積淀的人生智慧,蘊含著他對兒子乃至所有青年人溫暖、真摯的期許。本書不僅是父母教育子女的鮮活范例,更是長者勉勵青年人奮發進取的殷殷寄語。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目錄
第2封信
第3封信
第4封信
第5封信
第6封信
第7封信
第8封信
第9封信
第10封信
第11封信
第12封信
第13封信
第14封信
第15封信
第16封信
第17封信
第18封信
第19封信
第20封信
第21封信
第22封信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節選
第4封信親愛的兒子:你好!當我得知理想、生活的目的、真理、美正在使你感到激動的時候,我是多么高興啊。很久以來,我都沒有發現你對這些問題有過如此“狂熱”的興趣。我之所以高興,也是因為我的信激起了你一連串的想法。造成這種思想激動的原因,大概是由于現在同你相處的都是一些新的人,每天你都能了解一些世界上寶貴的、奇異的對象,那就是人。了解人,也就是重新了解你自己。對我來說,這種熱情的煥發還是在我剛去上學的時候。當我走進教室時,里面坐滿了學生,對我來說,他們全都是一些新的人。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仿佛是在“抖掉”自己身上的塵土,在“檢驗”自己的看法、信念,盡量看到自己的缺點,自己的優點。你寫道:“在我們當前這個時代,未必能找到一個可說是理想的人。”從你的字里行間我還看到了一個令你憂心忡忡的問題:“總的來說,在我們這個時代,還能有完美無缺的、合乎理想的人嗎?”于是你得出一個武斷的青年人慣有的論點:“產生理想人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英雄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還記得,在你去參加入學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倆人之間有一場未完的爭論(你記得吧,我們在果園里的一棵梨樹下邊,當我們辯論得緊張的時候,你媽媽說:“快到時候了,再有一個小時火車就到啦。”)。你強烈地堅持自己的意見:產生理想人物的社會環境,是在一切社會力量分成兩個對立方面的時候,即一方是善,一方是惡的時候。擁護什么,反對什么,孰好孰壞,涇渭分明。然而,現在是另一種樣子:為理想而進行的斗爭已融入平凡的日常勞動之中。你舉了一個例子:一個擠奶女工超過計劃多擠出1000公升的牛奶,于是人們就把她作為英雄人物去談論,英雄稱號難道是這樣容易獲得的嗎?對平凡的勞動(這本來是為生存而盡的一種義務)往往用“功勛”這樣偉大的詞語進行褒獎,是否過分了些?你的這封信發展了你的這些思想。這是一個復雜而微妙的問題,特別是關于理想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弄清楚,所謂理想的,絕不是說沒有缺陷、沒有缺點的。人總歸是血肉之軀而非鋼筋水泥。我想,你不會否認保爾·柯察金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吧!?但是,你是否記得,他在談到自己時說過的一段話。下面就是他的話:“我也辦了不少錯事,有的是由于糊涂,有的是由于幼稚,而更多的是由于無知。”英雄本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點,但是這些缺點并不能決定這位優秀人物的主要方面。主要的是,“在革命的紅旗上也染有他身上的幾滴血”。這就是理想的含義。衡量理想的試金石,就是人的熱情,是他為真理而戰,為革命取得勝利而戰的豪情壯志。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海明威說過的話:“人不是為了忍受失敗而被創造的……。可以把人消滅,但卻不能征服他。”在海明威說這些話很久之前,人們已經從保爾·柯察金的口中聽過這樣的豪言壯語了。不僅僅是聽到過這些話,人們還親眼看見了他的功績。可以設想一下,讓那些早已離開人世的人來看看我們今日平凡的勞動場景,在他們的心目中,公正的社會制度曾經是遙遠的未來,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幻想……。比如,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斯捷潘·哈爾圖林、索菲婭·彼羅芙斯卡婭……。你想想,他們會怎樣看待我們今天的生活呢。當他們觀察今天的生活,了解千千萬萬新世界建設者的勞動時,他們在內心深處會有何種感覺,會想些什么和說些什么呢?他們的心將會因驚異而顫動起來吧。他們將認為我們這個時代本身,我們的整個生活都是理想的。他們當中任何一位英雄都會說:這才是我為之獻出生命的那種生活!遺憾的是,我們自己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忘記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英雄人物,就在我們中間,就在千百萬“普普通通”的勞動者當中,他們甚至沒有想過要當什么英雄,而且當有人對他們說,“你就是英雄”的時候,他們反而會感到吃驚。概念本身起了變化,在我看來,在“普通人”“一般勞動者”這樣一些詞語里似乎包含著對人的某種輕視的意味。人是很不簡單的。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在田野里、在牧場里、在車床旁從事勞動,他們都是很不簡單的啊!你談到的那個擠奶女工,她的確稱得上是一個理想的人、一個英雄。雖然她并沒有做出什么豐功偉績,但她的全部生活,就是一份功績。她那沸騰的熱血,灑落在革命的紅旗上。為什么說她是一個英雄?為什么說她的生命就是功勛?這是因為她用自己的勞動給人們以崇高的精神力量。想一想吧,我的兒子,關于共產主義建設的目的。我們為了什么去勞動?……
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典叢書 給兒子的信 作者簡介
B.A.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他畢生致力于“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創作了40部專著、600多篇論文、約1200篇兒童小故事,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孩子們的。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對中國教育有著深遠影響。譯者張天恩、曲程、吳福生、葉玉華皆為我國研究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專家學者。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