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給家長的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322473
- 條形碼:9787570322473 ; 978-7-5703-224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家長的建議 內容簡介
做家長是人一生中不可逃避的一個崗位,家長素養和家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是一位退休的老教育工作者給家長的建議,但是對家長而言,當希望孩子進步、優秀的時候,自己在進步嗎?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家長嗎?對學校而言,家庭是延伸的課堂,家長是不領薪水的編外老師。對政府而言,隨著社會的進步,“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書中一共給家長提出了100條建議,寫這些是為了更多孩子們的成長,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為了祖國的明天,希望更多的家長從中受益。
給家長的建議 目錄
學會關“心”
我把素質比作一棵大樹
己所不欲,勿施于娃
巧用心理暗示
只有理解與寬容才能理智對待失敗
你家孩子愿意和你說心里話嗎?
給孩子留面子
精心維護人生的發動機
大人的矛盾不要表現在孩子面前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善與人處
學會適當放手
待子如客
每一朵蓮藕都有自己的花期
爭做孩子的“情緒緩沖墊”
孩子說謊,家長何為
批評的藝術
你是“復讀機”父母嗎?
用關心和尊重打開孩子封閉的心靈
為孩子樹立人格榜樣
批評孩子有技巧
莫把飯桌當第二課堂
與孩子多些交流,少些責備
贊美使孩子更好地前進
父母不該說的話
合作,讓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領
教會孩子花錢,是父母重要的必修課
別觸碰孩子的底線
信守諾言,但不要輕易許諾
正確看待考試分數
沒有興趣的特長不能長久
孩子需要挫折
媽媽的審美,藏著孩子的模樣
說說孩子的衣著打扮
大愛不愛
學會拒絕
話說孩子“不爭氣”
不要小看習慣的力量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和孩子一起去旅行
家庭變化了如何教育孩子
活著的意義
抓住機遇,挑戰自我
學會調動孩子的主動性
幻想如何成為理想?
讓孩子盡情玩耍
每個孩子都蘊藏著優勢
奮發努力是回報歧視的*好做法
引導孩子立大志,干大事
讓孩子懂得自尊、自信、自強
不要讓孩子在“溫床”中長大
什么是心理與心理素質
何為心理健康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父母應正確對待孩子
父母需正確對待自己
如何“懲戒”孩子
“聽話”真的好嗎?
放手,讓孩子學會“吃苦”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順其自然不可取
給家長的建議 節選
《給家長的建議》: 讓孩子學會感激,父母首先要懂得感激,感激自己父母的辛勤養育,感激他人對自己的友善支持,感激社會為自己提供的發展機遇,感激孩子對自己的細小幫助。榜樣是無聲的老師,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中理解感激、學會感激。 學會感激的前提是理解感激。家長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清為什么應該感激,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人的愛心,理解社會正是在感激中才變得充滿愛心、寬容和祥和。 我到美國訪問時,一天早晨在旅館附近的人行道上散步,忽聽身后有急促的腳步聲,心想此人步履匆匆,一定有急事,于是連忙靠邊讓路。行人是一位中年男子,經過我身邊時客氣地用美語說了聲“謝謝”。我想,這是對讓路的感激。晚上,到一家商店買東西,付錢后,店主人把包好的物品雙手交給我,滿臉微笑地連聲說了兩次“謝謝”。我想,這是對購買他的物品的感激。有一天,我在一位國內曾經接待過的大學教授家里做客時,他還在上中學的兒子又倒茶,又搬凳,兒子離開時,教授很客氣地對兒子說了聲“謝謝”。我想,這是對兒子協助父母熱情待客的感激。訪問期間,我們聽了不少課,有大學的,也有中學、小學的。我發現,每當學生回答了老師的問題,老師總要由衷地說聲“謝謝”。我想,這是對學生勞動的尊重,也是對學生與老師配合的感激。 由此,我想到了感激,想到了我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古訓。 對別人的善意和幫助表示感激,是對別人的尊重。人與人之間,只有懂得感激,彼此感激,才會變得祥和、寬容和親切。然而,不知感激的人大有人在。特別是在家里,不知感激父母幾乎成了孩子的通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許多孩子無動于衷;父母忙里忙外,辛辛苦苦,不少孩子熟視無睹。在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眼里,父母對家庭的辛勤勞作,對自己的愛護關心,似乎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感激,因此也不懂得感激。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自己的事自己不做,一律推給父母;有的孩子不顧家庭條件,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比闊氣、講排場,滿足不了便埋怨父母無能;有的孩子在父母遇到困難或生病時不僅不知道幫忙或侍候,還躲得遠遠的;有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稍不順心便賭氣、頂撞、發脾氣。細細想想孩子的表現,父母們應該深思,應該反省。 感激是一種品德,是對別人付出愛心的肯定與回報。知道感激的人心底是明亮、豁達的,常常以愛心回報他人與社會;不知道感激的人思想是狹隘、自私的,心里只有自己,讓他對他人、對社會付出愛心是很難的。 讓孩子學會感激,父母首先要懂得感激,感激自己父母的辛勤養育,感激他人對自己的友善支持,感激社會為自己提供的發展機遇,感激孩子對自己的細小幫助。榜樣是無聲的老師,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中理解感激、學會感激。 學會感激的前提是理解感激。家長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講清為什么應該感激,理解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人的愛心,理解社會正是在感激中才變得充滿愛心、寬容和祥和。 俗話說:“養兒才知父母苦。”意思是說當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經過養育孩子的實踐,才知道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辛勞。所以,學會感激的關鍵是實踐,凡是孩子自己的事,凡是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事,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要怕孩子吃苦,不要怕孩子受累,更不要怕孩子吃虧。經過苦與累的磨煉,孩子會知道凡事并不容易,沒有付出就不會有回報。孩子體驗過辛苦,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知道他人對自己付出的是愛心,*終才能知道感激的價值。 ……
給家長的建議 作者簡介
陳茂林,1992年到1998年任山西省教育學院院長。期間兼《德育報》總編輯。曾任、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學校長協會會長。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