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330781
- 條形碼:9787571330781 ; 978-7-5713-3078-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本書特色
百萬粉絲關注的暖心爸爸魚爸帶娃新作。 7大主題,從爸爸的角度重新理解養育,理解妻子,理解家庭。 現身說法,如何在日常細節中發現孩子,讀懂孩子,助力孩子成長。 讓每一個雞零狗碎的帶娃日常,變成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為我們分享了自己養育孩子的點滴心得,如何在陪伴中共同成長。特別是從自身經歷和常年觀察到的案例,講述了爸爸角色的重要性。針對工作忙碌的爸爸,作者也現身說法,給出了高效陪伴的建議。 書中展示了大量的養育場景,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溝通和相處方式,以及父母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自發成長,更加優秀,讓每一對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為之自豪的原生家庭。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目錄
目錄
**章 我*重要的身份,是爸爸
“爸爸”的身份,帶給我自豪與滿足
爸爸,是身份,更是責任
每個好脾氣的媽媽背后,都有不缺席的爸爸
爸爸*不能欠兒子的兩堂課
假如爸爸不在家
第二章 爸爸決定一個家庭的溫暖
家,才是男人*好的事業根基
比不管更可怕的,是家人的雙標
爸爸的好脾氣,是一家人的福氣
當我不再對孩子發脾氣
第三章 再忙,都可以有陪伴的時光
爸爸一定要陪孩子做的6件事
當你試著為孩子做頓飯
心疼這個錯把我當爸爸的孩子
培養孩子的自律,幾歲是關鍵
爸爸這樣做,孩子愛閱讀
第四章 家有男孩,爸爸應該怎么做
家有男孩,爸爸要更努力才行
用好3句話,讓孩子更自信
怎么說,男孩才會聽
臟一點,也沒關系
養娃6年,我這樣給孩子立規矩
3個關鍵期,爸爸一定要多陪孩子
多一點耐心,男孩就是開竅晚
第五章 好好說話,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用負罪感來逼孩子聽話
每個孩子體內都有一個時鐘,別急著催
別讓“心情式育兒”傷害你和孩子
不揭孩子的短,是父母*大的修養
這3個時間點,千萬別批評孩子
你家有個小“話癆”嗎
當孩子說“我不想學了”
第六章 請一定要讀懂孩子的心
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怎么感覺孩子不懂心疼我呢
為什么媽媽一回家,孩子更愛哭
讓孩子無聊一點,是件好事
我們終將接受孩子只是個普通人
第七章 你將給孩子怎樣的原生家庭
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恰到好處的愛是什么樣子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有多大影響
當心,別把自卑刻進孩子骨子里
自己過好了,孩子就不會差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節選
很多時候,父母不能夠陪伴孩子,主要還是因為太忙。要工作,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這是每個父母*樸素的想法。但如果我們能夠關注孩子在這個階段*需要的是什么,就總能想辦法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了。 相比于成人的需求,孩子的所求很少,他并不需要你給他多么豐厚的物質條件。當你真的在他身上花費了足夠的時間,他的發展和成長常常會超越你所想。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觀察,我發現,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跟隔代養育的孩子,以及缺乏陪伴的孩子相比,都會有明顯的不同。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更加自信開朗,也更遵守規則。這些都是在平常的陪伴玩耍中慢慢形成的習慣。 關于陪伴的重要性,我也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的。有了孩子后,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這么需要我。記得小小魚2歲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鄉下奶奶家。那時候我每天只能晚上跟他打電話,在電話里給他講那個我自編自創的動物園游記。 這個故事是上次我帶他去動物園后根據我們在動物園的經歷編的,每次打電話我就講一段,令他很期待下一次電話。但電話里講故事總是感覺趣味性沒那么足,每次回奶奶家看他時,我總會帶著補償心理,給他帶些玩具和好看的圖書。 有一天晚上陪他睡覺時,我問他:“你是不是希望爸爸天天能陪你玩?” “嗯,他點點頭。” “那好吧,爸爸做一個計劃,早點回家帶你。” 那天晚上,他幸福地睡了,而我卻很久也沒有睡著,因為我的這個計劃是辭去全職工作,做自由職業者,這需要付出更多。因為這份對孩子的承諾,我在小小魚3歲的時候毅然辭職成了一位全職爸爸。 孩子的成長不可重來,錯過與孩子共處的時光,或許會成為父母此生*大的遺憾。每當想到那晚誤把我當爸爸的小男孩,無論多累,我都覺得自己走過的陪伴旅程是值得的。既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要好好愛他,就應當在他需要我們的時候全身心融入與孩子的共處,給他的人生底色注入堅實的力量,讓他將來在回憶童年的時候記得爸爸溫暖的手、厚實的肩,還有忘情的歡笑。
真希望我爸爸讀過這本書 作者簡介
魚爸,兒童心理研究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養育男孩”公眾號創始人,家庭育兒分享原創作者。“85后”爸爸,家有兩個男孩。他堅信,所有的理論離開實際教養的土壤都開不了花。愿在培養孩子的成長中找到教育的方法,接近教育的真諦。 著有暢銷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剛剛好的養育》。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