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chuàng)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yè)車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4203693
- 條形碼:9787574203693 ; 978-7-5742-036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化繁為簡,有趣有料,用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言簡意深,用小學生能理解的文字講通基礎原理;簡約插圖,簡化一切復雜問題,有趣到讓靈魂開竅!锴擅钸x取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在驚嘆聲中大開眼界!松砩嫌卸嗌賶K骨頭?相撲選手為什么很少肩膀酸痛?脾臟對人沒有用處可以切掉?鼻子不通氣時嘗不出味道? ★親子共讀的趣味知識科普書,給孩子的生理科普讀物,給家長的趣味科普讀物,打造親子共讀的閱讀氛圍。★雙色印刷,輕薄紙張,即拿即學,讓學習不再單調。左文右圖,對照觀看,簡約插圖簡化一切復雜問題。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內(nèi)容簡介
人身上有多少塊骨頭? 相撲選手為什么很少肩膀酸痛? 用呼吸的方法就可以區(qū)分男女? 脾臟對人沒有用處可以切掉? 為什么人會被食物噎到? 鼻子不通氣時嘗不出味道? 本書提出日常生活中與人體運轉相關的55個小疑問,全面解析知識點,從每一寸骨骼肌肉,到每一個組織臟器,再到每一個系統(tǒng)循環(huán),解剖與你朝夕相處的身體,探究鮮為人知的生命奧秘!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目錄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節(jié)選
序言 我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身體。 身體明明是每個人*親近、*重要的東西,我們卻并不了解它,不知道我們的身體中蘊藏著很多意想不到的神奇現(xiàn)象。 其實,在*前沿的研究領域,醫(yī)學專家都會為每次的新發(fā)現(xiàn)感到震驚。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像*近新出現(xiàn)的新冠肺炎病毒這樣的病毒,我們并不知道它會對人體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帶來什么樣的疾病。 經(jīng)歷從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后,我們切身體會到了人類對醫(yī)學和醫(yī)療系統(tǒng)的依賴。今后,相信會有很多年輕人希望投身醫(yī)學和醫(yī)療事業(yè)。而學醫(yī)或學習做醫(yī)療工作,*先要接觸的就是“解剖學”,學習人體構造。人體構造非常復雜,所有部位都有詳細的名稱,或許有人會覺得有點麻煩。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負責給醫(yī)學生和其他從事醫(yī)療工作的學生們教授解剖學,努力告訴他們?nèi)梭w有多么神奇、多么有趣。我的學生們在學習解剖學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樂趣,我編寫的解剖學教科書則被眾多學生使用。 *近,我編寫了面向普通人的人體解剖學書籍,我能夠感覺到,與醫(yī)療工作無關的人們也正在對解剖學產(chǎn)生興趣。特別是注重身體健康的人開始流行健身,使得一部分肌肉和骨骼名稱廣為人知。 本書選取了人體解剖學中非常有趣的內(nèi)容向大家介紹,并配有很多與內(nèi)容契合的有趣插圖。 如果各位因為解剖學太有趣而睡不著覺,敬請原諒。 坂井建雄 第1章 身體組織和結構之謎 1 人的身上一共有多少塊骨頭? 嬰兒有300塊左右,成人有200塊左右。 成年人的骨頭數(shù)量存在個體差異 成年人的身體大約由200塊骨頭組成。孩子的骨頭數(shù)量比成年人多,剛出生的嬰兒,包括軟骨在內(nèi),能達到300塊左右。 ??之所以人長大后骨頭的數(shù)量會減少,是因為隨著身體長大,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縫隙逐漸消失,多塊骨頭會長成一塊。每個人的骨頭連接方式并不相同,成年人的標準骨頭數(shù)是206塊,存在個體差異。 骨頭的作用是支撐人體,保護重要部位 200多塊骨頭經(jīng)過復雜的組合與連接形成了骨骼。一副骨骼由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骨頭組成,軟骨同樣是組成骨骼的一部分。 人體中*大*強壯的骨頭是大腿處的大腿骨。與之相對,*小的骨頭是耳朵里的三塊聽小骨(詳見第88頁),為了讓我們聽到聲音,聽小骨形成了復雜的形狀。 骨頭*大的作用有兩個。**個作用是支撐人體。如果沒有骨頭,我們甚至無法站立;如果沒有連接骨頭的關節(jié),身體就無法彎曲伸展,甚至完全動不了。 骨頭的第二個作用是保護人體中重要的部位。堅硬結實的頭蓋骨可以牢牢保護住大腦,肋骨的結構類似鳥籠,正好護住心臟和肺等臟器。 2. 人的身上有多少個關節(jié)? 人體內(nèi)大約有260個關節(jié)。 人體關節(jié)每天大約要活動10萬次 連接骨頭與骨頭的是關節(jié),比如肩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指節(jié)等,人體一共有大約260個關節(jié)。 ??關節(jié)的作用是讓身體順暢地活動。走路、下蹲、抓取物體等日常動作,都是通過活動關節(jié)來完成的。無論骨頭與肌肉多么結實,如果沒有關節(jié),身體就沒辦法隨心所欲地動起來。 ??人每天大約要活動10萬次關節(jié),好在關節(jié)結構結實,經(jīng)得住如此高強度的使用。關節(jié)上覆蓋著韌帶和一層薄膜,薄膜內(nèi)側充滿滑液,作用是讓關節(jié)順滑地活動。面向關節(jié)的骨頭表面是富有彈性的軟骨,滑液與軟骨能夠避免骨頭之間相互摩擦,從而保護關節(jié)。 種類、形狀、活動方式各不相同 人體的關節(jié)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能夠前后、上下、左右活動的球窩關節(jié),比如肩關節(jié)、股關節(jié);有形狀像鉸鏈,能夠彎曲伸展的滑車關節(jié),比如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等。 大拇指根部的鞍狀關節(jié)雖然不像球窩關節(jié)那么靈活,不過也能夠在較大的范圍內(nèi)自由活動。脖子等處的車軸關節(jié)的結構則便于我們環(huán)視左右。還有手腕等處的橢圓關節(jié),能做出橫向或前后方向的細致動作。 3. 人類的進化多虧了手和腳? 直立行走讓手腳完成分工,促進大腦發(fā)育。 學會使用工具,獲得學習能力 大部分四足動物,前腿和后腿盡管有一定差異,在功能上卻差別不大。 不過,人類則不同。通過直立行走,人類的手和腳有了明確的分工。 手進化出發(fā)達的大拇指,可以完成抓取物體等精細動作。通過與手臂的聯(lián)動,還能夠移動物體。不僅如此,人類通過學習使用工具,促進了大腦的發(fā)育,獲得了學習能力。 雖然外觀結構不同,骨骼卻幾乎相同 那腳呢?腳在支撐身體的同時,有了走路和奔跑等運動功能。因為人類用雙腳站立,所以腳跟到腳尖能牢牢抓住地面。另外,人的腳底進化出了一塊拱橋形不著地的部分,可以分散體重,起到緩沖效果。如此進化的結果是,腳趾(趾骨)比手指(指骨)短,腳背更長。 雖然外觀和功能不同,手和腳的骨骼結構卻是類似的,一只手有27塊骨頭,一只腳有26塊骨頭。為了不讓這些零碎的骨頭四散分離,手和腳都有韌帶和關節(jié),將它們連在一起,并且指頭(趾頭)進化得更長。 ??盡管原本都是腳,人類卻通過手腳分工促進了大腦發(fā)育,為進化做出了一份貢獻。
太喜歡探秘人體了:2 作者簡介
坂井建雄 醫(yī)學博士,順天堂大學保健醫(yī)療學部特聘教授,日本醫(yī)史學會理事長。1953年出生于大阪,1978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醫(yī)學部,后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主要研究方向為解剖學、細胞生物學、醫(yī)學史。著有《進化的痕跡:奇妙的人體結構圖鑒》《21個被“淘汰”的人體器官》《了不起的骨頭》等。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