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泉南雜志:使琉球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75980
- 條形碼:9787501075980 ; 978-7-5010-7598-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泉南雜志:使琉球錄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文物出版社出版,右翻本
★《泉南雜志》:對于明代泉州一代的社會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史料文獻參考價值,對于今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明代泉州方面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使琉球錄》:為后世留下了珍貴的琉球語記錄,是研究明代造船和航海的重要文獻,對于今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書為影印本,原始文本掃描之后經過修復處理,仍存原式,少數部位由于原始底本欠佳,略有模糊之處,不影響閱讀使用
《泉南雜志》
明代陳懋仁著,二卷,明萬歷繡水沈氏刻寶顏堂祕笈本。
陳懋仁,字無功,明代嘉興人,官泉州府,將其經歷著此書。此書是關于明代泉州一代地方志,分為二卷,主要記載福建泉州地理名勝、以及相關題詞、風俗物產、人物遺聞等,涵蓋內容廣泛,間及前代。尤多記泉州一帶社會風俗,對于研究明代泉州一代的社會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史料文獻參考價值,對于今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明代泉州方面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使琉球錄》
明代陳侃撰,一卷,清抄本。
陳侃,浙江人,曾任行人、刑部給事中。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陳侃奉諭出使琉球對中山王世子尚清進行冊封,為此第二年赴閩造船。嘉靖甲午(1534年)三月舟始畢工,當年去還,歸后寫成此書。
《使琉球錄》是一部明代游記,記載了嘉靖十三年( 1534年)明朝琉球冊封使出使見聞,對航海情形、抵達琉球后迎接盛況及琉球風情名勝多有記載。后附琉球語,分天文、地理、時令、花木、鳥獸、宮室、器用、人物、人事、衣服、飲食、身體、珍寶、數目、通用等十五門類,用漢文共記錄琉球語405個,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貴的琉球語記錄,也是研究明代造船和航海的重要文獻。對于今人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泉南雜志:使琉球錄 內容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一般意義上是指從秦漢至鴉片戰爭前中國與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主要分為經由黃海、東海的海路終抵達日本列島及朝鮮半島的東海航線和以徐聞、合浦、廣州、泉州為起點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非常早、非常詳細記載“海上絲綢之路”航線的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地理志》,詳細記載了西漢黃門譯長率領應募者入海“齎黃金雜繒而往”之事,書中所出現的地理記載與東南亞地區相關,并與實際的地理狀況基本相符。 東漢后,中國進入魏晉南北朝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據時期,絲路上的交往也走向低谷。這一時期的絲路交往,以法顯的西行非常著名。 隨著隋唐的統一,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中國與西方交通以海路為主,海上絲綢之路進入大發展時期。廣州成為唐朝非常大的海外貿易中心,朝廷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
泉南雜志:使琉球錄 目錄
使琉球錄 一卷 [明]陳侃撰 清抄本
泉南雜志:使琉球錄 節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