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胃與腸 胃、十二指腸內鏡放大觀察的基礎與最新見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122308
- 條形碼:9787559122308 ; 978-7-5591-2230-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胃與腸 胃、十二指腸內鏡放大觀察的基礎與最新見解 本書特色
《胃與腸》以消化道形態學診斷為中心,每本有一個主題,結合內科、外科及病理,以提高疾病診斷能力為目的,病歷報告涵蓋內容廣泛,用優質的內鏡及X線圖像解釋疾病,是消化內科醫師必讀的專業性圖書。《胃和腸》系列邀請日本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參與撰寫,從臨床、X線到病理進行深入探討,緊密貼近臨床,是每個消化內科醫師必讀的圖書。在日本對醫師的問卷調查中,《胃與腸》在日本醫師定期購買排行榜位列商業圖書雜志第二名(僅次于《日本醫事新報》)。深受消化內科醫師的歡迎。
胃與腸 胃、十二指腸內鏡放大觀察的基礎與最新見解 內容簡介
根據日本消化道學會、日本消化內鏡學會、日本胃癌學會之三大學會聯合推出的診斷體系——早期胃癌診斷簡化流程(diagnostic algorithm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MESDA-G),就早期胃癌疑似病變,可以通過“邊界(demarcation line,DL)的有無”和“不規則微血管結構(ir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IMVP)或不規則表面微結構(irregular microsurface pattern,IMSP)的有無”的組合進行診斷。病理醫生在小的活檢組織內不僅重視“細胞異型與結構異型的有無”,而且還重視“區域性/邊界的有無”,以診斷腫瘤性病變及其良惡性質。“浸潤的有無”在日本以外的消化道病理觀察中受到重視。 在本文中,希望通過放大內鏡檢查來觀察胃、十二指腸的上皮性黏膜內病變,關注其表面性狀,按上皮系統類別且以圖譜的形式加以提示。
胃與腸 胃、十二指腸內鏡放大觀察的基礎與最新見解 目錄
序
希望通過放大內鏡大內鏡鑒別的胃、十二指腸的上皮性黏膜內病變
專題
正常胃、十二指腸黏膜的放大內鏡表現和組織學表現之間的對比觀察
慢性胃炎黏膜(腸上皮化生)的放大內鏡表現
胃上皮性腫瘤的放大內鏡診斷體系(MESDA-G)和讀片方法
胃癌診斷體系以外的有用表現
——白色不透明物質(WOS)
胃癌診斷體系以外的有用表現
——分界線:著眼于形狀的小凹陷型胃病變的鑒別診斷
胃癌診斷體系以外的有用表現
——白球征(WGA)
胃癌診斷體系以外的有用表現
——上皮環內血管模式(VEC pattern)
除菌后放大觀察對發現早期胃癌的作用及局限性
未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早期胃癌/胃腫瘤的放大內鏡診斷
——根據經治病例進行的研究
十二指腸非腫瘤性病變的放大觀察
關于十二指腸上皮性腫瘤的放大內鏡的應用和臨床處置
專題病例
幽門螺桿菌未感染者胃底腺黏膜多發低度異型胃腺癌(小凹上皮型)
和小凹上皮型增生性息肉1例
亮藍嵴陽性的小腸型低度異型分化型胃癌(狹義的橫向擴展型胃癌)1例
早期胃癌研究會病例
經ESD治療多發隆起型直腸黏膜脫垂綜合征所致的貧血患者1例
呈特異性形態的小腸GIST 1例
編輯后記
胃與腸 胃、十二指腸內鏡放大觀察的基礎與最新見解 作者簡介
《胃與腸》編委會的作者均為日本消化內科專家,學者,在《胃與腸》系列的每本書中就該專題發表新的綜述、研究結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