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4843
- 條形碼:9787108074843 ; 978-7-108-074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本書特色
1.為貫徹落實習“四史”的需求,本書詳細解析了國共戰爭中,為何國民黨敗退、共產黨取得勝利的深層原因,其內容有利于廣大讀者了解這段重要歷史面貌。。 2.書中所呈現的老一輩革命家們的智慧與謀略,有助于充分領悟“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的精神。 3.全書共十三章,從十三個側面書寫了四年解放戰爭的歷程:抗戰勝利后的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三大戰役”、渡江戰役及至*終共產黨打敗國民黨,從政治、組織與軍事等方面充分闡述了共產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4.為廣大黨史干部提供了學習“四史”、堅守初心使命的生動黨史讀本,亦可作為一般讀者的黨史普及讀物。 在戰爭史上,雙方統帥如何統籌全局、作出判斷、布局下子,如何處理戰爭進程中那些異常復雜而又有關鍵意義的問題,他們的領導能力究竟怎樣,后果又是如何?這本書就是從這此問題出發來研究的。 ——金沖及(歷史學家,中共黨史專家)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內容簡介
黨史專家、中共中央黨校羅平漢教授撰寫的這部專題歷史研究著作,以大量史料為依托,以較高的理論高度和深刻的問題意識,集中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為何能贏得解放戰爭這一歷史問題。 全書共十三章,以歷史為序,從十三個不同側面梳理了政治上、組織上、軍事上國民黨敗退、共產黨勝利的深層原因。從抗戰勝利后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孤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作者在四年戰爭的歷史脈絡上,揭示了勝出蔣介石、共產黨必勝國民黨、解放軍必然戰勝國民黨軍隊的關鍵因素和根源,闡發了中國共產黨在戰爭中始終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切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的勝利之因,*終“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 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普及價值,在史料的組織使用、史論結合的寫法上,圓融通透,在敘寫戰爭史實和人物方面,生動的細節呈現,可讀性強,顯示了大家功力。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目錄
前言:“我欲如何,即可如何”? 1
一 “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 5
二 蔣介石給國民黨打上的死結 23
三 “建立聯合政府的主張是正確的” 49
四 “為全國和平而奮斗” 74
五 “東北為我勢所必爭” 98
六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119
七 “用蔣介石的骨頭熬蔣介石的油” 140
八 “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加大炮” 164
九 “英明的統帥方法和作風” 183
十 “補充的都是俘虜兵” 212
十一 “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 225
十二 “我們要消滅敵人,有兩種戰爭” 258
十三 國民黨的不治之癥 284
結語:得民心者得天下 297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節選
十二 “我們要消滅敵人,有兩種戰爭” 1939 年3 月18 日,毛澤東出席在陜北公學大禮堂舉行的紀念三一八慘案、巴黎公社和慰勞保衛工作人員晚會時,曾這樣說過:“我們要消滅敵人,有兩種戰爭:一種是公開的戰爭,一種是隱蔽的戰爭。隱蔽的戰爭有戰略的進攻,打入敵人內心;也有戰略的防御,保衛自己。要打敗敵人,須內外夾攻,所以兩者都有同樣重要的意義。”[1] 進行革命的目的不但要消滅敵人,而且要保護好自己,二者是互相聯系的。反革命總是要千方百計的對革命力量予以鎮壓,以維護其反動統治,如果不把革命力量保護好,革命不但不能發展而且還會走向失敗;革命要取得勝利,還要防止反革命對革命的破壞,并且*終消滅反革命的力量。 抗日戰爭一勝利,蔣介石就在美國的支持下,搶奪勝利果實。1945 年9 月,馮玉祥舊部高樹勛奉命從伏牛山區的駐地南召出發,經許昌、鄭州進抵新鄉,部隊被編入孫連仲任司令長官的第十一戰區序列,高擔任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八軍軍長。孫連仲遵照蔣介石迅速打通平漢路、搶占平津戰略要地的旨意, 令高樹勛沿平漢路北進,把高樹勛逼往內戰的前沿。抗戰時期, 中共就積極開展對高樹勛的工作,與高有過合作抗日的良好關系。1944 年8 月,湯恩伯扣押了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地下工作的中共黨員王定南,隨即押到高部駐地鎮平。高樹勛竭力營救,將王保釋出獄,委以參議名義,留在身邊工作,兩人結下了很深的友誼。 1945 年7 月,抗戰勝利在望,高樹勛被委任為冀察戰區總司令,但冀察大部分是中共領導的解放區,由此,高派王定南與劉伯承、鄧小平聯系,劉、鄧對此非常重視,劉伯承給高寫了復信, 希望他不斷前進,為革命、為人民作出貢獻。按照劉、鄧的指示, 中共晉冀豫區黨委決定由軍區情報處副處長申伯純負責組成一個工作組,以各種方式同高樹勛部聯系。 這年9 月底,國民黨第十一戰區所轄的新八軍、第三十軍、第四十軍齊集新鄉,完成沿平漢鐵路向北推進的準備。高樹勛知道平漢路大部已為八路軍控制,要打通平漢路談何容易。他想甩開第三十軍、第四十軍單獨北上,先到石家莊受降,然后去冀察邊區。于是,他決定由王定南再去見劉伯承、鄧小平,提出“借路北上”問題。劉、鄧將高樹勛“借路北上”問題報告了中共中央軍委。10 月10 日,中央軍委復電劉、鄧,明確指示:如果過早允許高部北進,將事實上掩護蔣軍北上,增加人民武裝受降的困難。如果高在反蔣行動上有所表現,則應當給予適當的援助。接到中央軍委軍委復電后,劉、鄧立即將指示精神轉告了申伯純等人,同時在軍事部署上作了調整。高樹勛為實現單獨北上的計劃,曾向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請求,允許他帶新八軍、河北民軍先行北進。但孫連仲對高早有戒心,借口一個軍的力量太小,單獨北上有危險,不同意高的請求,并仍令三個軍一起行動。 這時,劉伯承、鄧小平加緊了對高樹勛的爭取工作,通過王定南轉告高樹勛,這是他擺脫蔣介石集團,走向革命的大好時機,希望他以民族大義為重,立即舉行戰場起義。同時派晉冀魯豫軍區參謀長李達和軍區負責聯絡工作的靖任秋來到高部。李達早年在西北軍時同高共過事,靖任秋在張家口參加抗日同盟軍時與高相識。李達代表劉、鄧向高致以問候,并轉交了劉伯承致高樹勛的親筆信,對高進行細致思想工作,對高所擔心的他在徐州的夫人和西安的眷屬等人安全問題,李達明確表示將請示中共中央予以解決,請高放心。10 月30 日,高樹勛率部一萬余人在內戰前線起義,粉碎了蔣介石打通平漢路,分割解放區的企圖。高樹勛起義后,國民黨第三十軍、第四十軍準備南逃,劉、鄧指揮參戰部隊乘勝追擊,在漳河地區將敵大部殲滅,俘敵兩萬余人, 其中包括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四十軍軍長馬法五,取得了平漢戰役的重大勝利。 在平津戰役中,為了爭取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隱蔽戰線通過不同的方式做傅作義的工作。抗戰勝利后,傅作義在內戰問題上甚為積極,1946 年9 月,傅部半個月內占領了晉察冀解放區的卓資山、集寧、豐鎮等城鎮,而且還在他的機關報《奮斗日報》上發表致毛澤東的公開信。這封信國民黨的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還全文轉載,使用的通欄標題是“傅長官作義致信毛澤東先生,希接受教訓,放下武器,參加政府,促進憲政”。隨后不久, 傅部又占領了晉察冀解放區的首府張家口。傅作義因為進攻解放區積極,得到蔣介石的賞識,1947 年12 月,被蔣介石任命為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成為華北地區國民黨的*高軍事長官,此為雜牌軍出身的將領中所僅見(傅本屬于閻錫山的晉系, 后來自成體系)。 平津戰役發動前,傅作義還企圖偷襲石家莊,進而襲擊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領導機關。平津戰役發動后,解放軍先是通過新保安戰役殲滅了傅賴以起家的第三十五軍,解放了張家口,切斷了傅沿平綏鐵路西逃綏遠老家(抗戰期間傅部長期駐守綏遠)之路,繼而通過天津戰役封死其走海路南逃通道。這時,參加平津戰役的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野戰部隊已有百萬之眾,將北平圍得水泄不通。與此同時,在平津前線指揮部和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的領導下,北平和天津地下黨組織通過各種渠道,多方爭取傅作義。如利用各種關系請傅作義的結義兄弟、同學、民主人士曾延毅,同鄉兼好友杜任之,以及傅的老師、華北“剿總”中將總參議劉后同,出面做傅作義的工作。華北局城工部部長劉仁親自安排曾延毅的女兒、南開大學學生、地下黨員曾常寧與劉后同的女兒、天津耀華中學學生、中共外圍組織民主青年聯盟盟員劉杭生,通過她們的父親去做傅作義的工作。劉仁還將傅的女兒、共產黨員傅冬菊(天津《大公報》記者)安排回傅的身邊, 從生活上關心,在思想上開導,對傅曉以利害,指明出路,并及時向地下黨負責人匯報傅的思想動態。同時,地下黨還派人去做傅作義的部下的工作,如派當時在傅部所辦的《平民日報》社當 采訪部主任的中共黨員李炳泉,去爭取他的堂兄、華北“剿總” 少將聯絡處長李騰九,通過李騰九去影響傅作義。傅作義**次派人與平津前線司令部談判,就是通過李騰九和李炳泉聯系并直接參與的。 在促成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的過程中,長期埋伏在傅身邊的中共秘密黨員閻又文起到了特殊作用。閻又文1938 年在傅作義所部任團政治部主任時,經中共特派員潘紀文介紹,秘密入黨。由于閻與傅作義是山西小同鄉(都是萬榮縣人),1939 年春被傅調去任自己的秘書。到1947 底,已是少將軍銜的閻又文隨傅作義進入北平。此時,他除繼續擔任傅的秘書外,還兼任華北“剿總”辦公室副主任、政工處副處長、新聞處處長、傅作義的對外發言人等數職,進入了傅作義的核心決策層,得到傅作義的信任。他通過秘密渠道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傅作義的政治動向、軍事力量以及傅、蔣關系等。平津戰役開始后,中共中央決定爭取和平解決北平問題,閻又文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耐心地給傅作義談形勢,講政策,消除他的疑慮。閻又文還建議傅作義與中共秘密談判,選擇和平解放北平的道路,并作為傅作義的代表之一,出城與平津前線指揮部代表談判,還草擬了《關于北平和平解放問題的協議》。“在這個關鍵時刻,閻又文幾乎每天一份書面匯報,向中共中央反映傅作義的思想動態和表現。” 隱蔽戰線對爭取傅作義*終接受和平改編發揮了重要作用。聶榮臻就此評價說:“北平的地下黨組織,為了配合當時的軍事斗爭和政治斗爭,正積極地進行著各種活動。他們利用各種關系,獲取了大量的情報,源源不斷地供給平津戰役指揮部。”“幾十年來,我打過許多仗,能夠如此及時了解對方*高指揮官的動態,還是不多的。這對我們做出正確判斷,下定正確決心,進行正確的作戰部署,具有重要的作用。”[1] 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使北平這個千年古都避免了戰火造成的損害,國民黨駐北平的二十余萬部隊隨后被改編成人民解放軍,創造了解放戰爭歷史上著名的“北平方式”。
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 作者簡介
羅平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g家級人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的教學與研究,著有《農村人民公社史》《回看毛澤東》等。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