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奧斯維辛的裁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8560
- 條形碼:9787520728560 ; 978-7-5207-2856-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奧斯維辛的裁縫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歷史讀物愛好者,小說、傳記愛好者,軍事、戰爭研究者。鮮為人知的歷史側面 殘暴納粹的另類罪證 想到二戰,想到奧斯維辛集中營,你會想到什么?滅絕人性的鎮壓與屠殺?不屈不撓的反抗與逃亡?隱約模糊的歷史與真相?關于二戰中納粹罪行的圖書與文獻資料已不勝枚舉,本書另辟蹊徑,從猶太人中從事裁縫工作的女性入手,以女裁縫的視角,講述了從20世紀30年代末期在歐洲逐漸開始的反猶、納粹勢力崛起、對猶太人生存空間的剝奪,直至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進行大屠殺等殘忍歷史。全景展現了納粹屠刀下,一群堅韌強大的女性,用針線、剪刀、卷尺縫織出集中營的生存與逃亡之路的精彩故事。 服裝歷史學家露西·阿德靈頓全新著作 本書作者露西·阿德靈頓是一位知名服裝歷史學家、作家、主持人。她具有20多年的社會史研究經驗。多年來,她為博物館、學校與各類文物遺址策劃過多場研討會與演講。其著作多次入圍卡內基文學獎、曼徹斯特圖書獎和利茲圖書獎等各類知名圖書大獎。 近年來,露西聚焦于服裝史方面的研究,特別是20世紀前半世紀的服裝歷史。為撰寫本書,露西足跡遍布歐洲、亞洲與北美洲,采訪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女裁縫幸存者,并從十余家圖書館中找尋到大量史料,以真實的筆觸,撰寫出一部令人感慨的悲歌。
奧斯維辛的裁縫 內容簡介
本書從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女裁縫這樣一個少見的女性視角,為讀者展示了二次世界大戰前后歐洲的全景圖。書中描繪了20世紀30年代末期開始在歐洲出現的反猶開端、納粹勢力的崛起、納粹統治下對猶太人生存空間的剝奪,直至納粹在奧斯維辛等集中營進行大屠殺等殘忍歷史。 書中不斷對比猶太人與納粹的不同處境,特別是在時裝產業,猶太人從擁有時裝廠,在歐洲的時尚產業中占據一定的話語權,到產業被剝奪,生計被毀滅,甚至人也失去了生存權。更可怕的是,為滿足納粹上層女性的審美需求,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成立了一家定制時裝店,而工作者唯有的報酬就是生存權。作者用這樣的鮮明對比,重新帶領讀者審視了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與法西斯主義的可怖,希望喚醒讀者對和平的珍視。
奧斯維辛的裁縫 目錄
序??言
**章 ????在納粹陰影下成長的猶太女孩們
第二章 ????時尚是力量,也是被摧毀的對象
第三章 ????排擠、盤剝、迫害,直到無處可逃
第四章 ????奧斯維辛:被遣送的終點
第五章 ????活下去,撐過**年
第六章 ????勞動是集中營里唯一的活路
第七章 ????被奴役的勞動者,作威作福的納粹
第八章 ????奧斯維辛里開了一家“高級縫紉工作室”
第九章 ????被迫勞動下是暗流洶涌的反抗
第十章 ????逃離魔窟,重獲新生
第十一章 ????歷史不應被遺忘
致??謝
注??釋
奧斯維辛的裁縫 節選
當我受邀來到布拉查·科胡特夫人的家中,瞬間就被照料她的親屬簇擁了起來。科胡特夫人對我說的頭一句話就是:“您怎么可能相信呢?”這位身材嬌小、活潑開朗的女士身著時髦的休閑褲和短上衣,戴著串珠項鏈,留著花白的短發,涂著玫瑰粉色的口紅。我之所以長途跋涉,從英格蘭北部飛到距離舊金山不遠的這座簡樸的山間房屋,就是為了拜訪她。 我們握了握手。此刻,歷史變成了真實的生活,不再只是檔案、書架、時裝效果圖和柔順的布料,那些是我在進行寫作和展示時通常使用的歷史材料。而我拜訪的這位女士從一個與“恐怖”畫等號的時代和地方幸存了下來。 科胡特夫人坐在一張蓋著蕾絲桌布的桌邊,為我遞上自制的蘋果餡餅。她的身后擺滿了學術書籍,其間還擺放著花束、美麗的刺繡、家庭照片和色彩斑斕的瓷器。我們翻閱起我特意為她帶來的 20 世紀 40 年代的時裝雜志,又一同審視一件我個人珍藏的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紅色時裝經典藏品。氣氛漸漸輕松起來,采訪隨之開始。 “真是杰作,”她評價道,指尖從衣服的裝飾物上滑過,“優雅極了。” 我不禁感嘆,服裝竟能將跨越大洲、跨越世代的我們聯系起來。除了都對這件衣服的剪裁、風格和技藝備感贊賞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數十年前科胡特夫人曾在截然不同的環境中與布料和服裝打過交道。她是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時裝廠的*后一名在世的女裁縫。 奧斯維辛集中營里有一個時裝廠?這種說法簡直不同尋常并令人厭惡。我在為撰寫一本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紡織行業的書籍做準備時,了解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與時裝行業的關系。**次注意到這個名為“高級縫紉工作室”的時裝廠時,我十分震驚。顯然,納粹了解服裝具有的表現力,他們在重大公共集會上身著標志性制服就表明了這一點。制服是利用服裝來強化集體自豪感和身份認同的典型例子。納粹的經濟和種族政策旨在從服裝行業中獲利,利用掠奪所得為戰事提供資金。 可誰能想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內竟開設了一個時裝廠?這一工廠是對第三帝國核心理念的凝縮:追求特權與放縱,輔以掠奪、墮落和大屠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內建立服裝廠的正是該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的妻子海德薇·霍斯。如果說時裝廠和屠殺場所結合還不夠怪誕的話,那么加之時裝廠中工人的身份也就足夠了:時裝廠里的女裁縫大多是被納粹剝奪了財產并遣送至此的猶太人,而作為納粹“*終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等待她們的*終命運是肉體的毀滅。除她們外,時裝廠里還有來自納粹占領下法國的非猶太共產黨人。這些納粹的抵抗者也同樣被囚禁,面臨被消滅的命運。 這些被囚禁的堅韌女性為海德薇及其他納粹黨衛隊成員的妻子從事設計、剪裁、縫紉和裝飾工作。她們為那些鄙視她們、將她們視為具有破壞性的低等人的太太們創造出美麗的服飾。而那些太太的丈夫們則努力想要消滅所有猶太人和納粹政權的一切政敵。對于奧斯維辛的女裁縫們來說,縫紉能保護她們不被送入毒氣室和焚化爐。 面對納粹剝奪人格、貶損價值的做法,這些女裁縫不屑一顧。她們鍛造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忠誠和友誼。在穿針引線和踩動縫紉機的同時,她們還制訂了抵抗納粹乃至逃離集中營的計劃。本書是關于她們的歷史,而不是小說創作。書中*私密的場景和對話,完全源自證詞、文獻、物證以及主人公向家人或直接向我傾訴的回憶,輔以我的大量閱讀和對檔案的探索。電子屏的重要作用體現在現代生活的諸多領域,它協助我們創新,也讓我們養成了糟糕的行為習慣。其實,打電話或面談同樣也會導致上述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僅僅關注“屏幕使用時間”的有關指標,而應該更加深入地探索。成年人很少會將電腦前的工作時間與晚上看電影的時間相提并論。本書將要探索對幸福感具有重要影響的各個生活領域,讓電子屏這種強大的工具發揮作用。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駕馭生活”,而不僅僅是“駕馭電子屏”,因為電子屏就是當今生活的真實寫照!
奧斯維辛的裁縫 作者簡介
露西·阿德靈頓 服裝歷史學家、作家、主持人。劍橋大學英語學士、紐約大學中世紀研究碩士。 露西具有20多年的社會史研究經驗。多年來,她為博物館、學校與各類文物遺址策劃過多場研討會與演講。近年來,露西聚焦于服裝史方面的研究,特別是20世紀前半世紀的服裝歷史。 露西的讀者對象既包括青少年也包括成年讀者。著有《歷史的針腳》、《時間里的針》(stitches in time)、《薩默蘭》(Summerland)、《紅絲帶》(The Red Ribbon)、《佩利·D.的日記》(The Diary of Pelly-D )等多部作品。其著作多次入圍卡內基文學獎、曼徹斯特圖書獎和利茲圖書獎等各類知名圖書大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