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米蓮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62729
- 條形碼:9787559662729 ; 978-7-5596-6272-9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米蓮分 本書特色
1、 平凡個體命運值得書寫。女性議題作品的能量值得關注。本書延續了“楊本芬”系列的立意脈絡,故事質樸溫暖,文字利落干凈,是難能可貴的小說處女作。2、 作者寧不遠本人即是一位裁縫。作為服裝品“遠家”的主理人,她手持針線,“縫”出了這個動人的故事。 3、 延續樂府“看見女性”系列的創作關切。 (1)小人物的生平,波瀾壯闊的命運。 (2)講述三代人背負的女性身份、苦難與悸動。 (3)書寫母親、女兒,故鄉、羈絆。 4、以孩童視角切入的講述方式。 (1)真實,但不殘酷。 (2)干凈,但不稚嫩。 (3)溫暖質樸,引人共情,給人勇氣。 5、誠意滿滿的封面設計。 (1)用特種紙的紋理和布紋設計表現主角“米蓮分”的裁縫身份,質感拉滿。 (2)封面三層設計,突出三代人或壓抑、或糾結、或悸動的命運。 (3)裸脊,平裝,小開本,便于攜帶和閱讀。
米蓮分 內容簡介
我媽米蓮分,黑山村專享的裁縫,也是**個騎摩托的女人。她走路快,做衣服手藝好,喜歡種花。我不知道我爸是誰,也不知道她去過的省城是什么樣。 我的鄰居阿西婆婆,從老高山上嫁來黑山村的彝族女人,麻風病把她的丈夫和孩子帶走了。她總吃頭痛粉,每晚都睡在一口棺材邊,還給自己挖了座墳。 我的朋友秀寶,左手有一塊砍豬草時留下的疤。為了幫家里交“超生費”,她賣了自己的辮子。月經初潮后,她跑了,我不知道她過得怎么樣。 三代女人的春秋冬夏,“我”只能打撈出一點點。
米蓮分 節選
我們村所在的這一片山叫黑山,所以我們村就叫黑山村。當然黑山村是當地人自己的叫法,在村中心大隊部會議室的地圖上,它的名字是“新安村”。就像隔壁的村莊叫“團結”,但大家還知道它是“柳賢”,山那邊的村莊政府取的名字叫“農科”,但我們認為它真正的名字是“埡口”。黑山村有條小河溝,溝上有座單孔橋,它也有個名字:“涼橋”。涼橋在村中心,從那兒上個坡,是我讀書的黑山村小,村小旁邊是大隊部,大隊部其中一間房子就是我媽的裁縫店了。 我媽的裁縫店沒有名字。 黑山村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大山里,這里是“二半山區”,在黑山村前方是矮一點的山,后面是更大更高的山。前面的山住著和我們一樣但是皮膚白些的漢族,背后的山住著曬得更黑的彝族人。后面的山只種得出洋芋,二半山區出產玉米、小麥和甘蔗,*肥沃的地區在山腳下河谷地帶,大壩上的陽光和山上一樣充沛,海拔低溫度高,種什么得什么,熱帶水果和早市蔬菜賣到全國各地。 大壩上的人管我們村的人叫“老高山上的”,我們自己可不這么叫,反正比我們這里更高的山上,還住著彝族呢,他們才是“老高山上的”。 我們村的姑娘們都想嫁到大壩上。我媽和那些姑娘不一樣,她很小的時候就去過很遠的地方。那個地方比大壩遠多了,比縣城也遠多了,在遙遠的內地,省城。那個地方不僅有汽車還有飛機。 村里人都說米師傅是見過世面的人。那一年,見完世面的米蓮芬大著肚子從內地回到村里,回來的時候帶著一臺腳踏縫紉機,外加一個又重又白的抽水馬桶。后來她生下我,也慢慢成了遠近聞名的裁縫米蓮分。 見過世面的米師傅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樣呢?除了喜歡穿白襯衣,她還喜歡在我們的小院里種花。別的人可沒這個閑心,種莊稼還種不過來呢。他們說,花有什么可種的,果樹會開各種顏色的花,滿山洋芋也開白花和藍花,就連紅苕都會開花,而且山坡上到處是野花,根本看不過來嘛。 我媽不這么想。 我家院子的東南角有幾株大麗花和一盆天竺葵,是幾年前我媽從縣城帶回的種子,播種后我媽小心照料它們,如今兩種花每年都從春天開到夏末。其實我也是長大了才知道這兩種花的名字,那時候,我媽把兩種花都統一叫作“臭香花”,因為她說,“兩種花都臭香臭香的,不如桂花,桂花是甜香甜香,可惜我們沒有桂花。” 我湊過去仔細聞花的味道,好像,嗯,真的是有點臭又有點香的臭香花。除了這么形容花,我媽也用同樣的方式說別的東西,比如她說苦瓜:“好吃好吃,苦甜苦甜的。”說我:“米多多啊,個子太小了,丑乖丑乖的。” 冬天背后山上的茶花開了,我媽還帶著我上山討茶花。那種單瓣的野山茶,紅的,只開在深山老林里,要走很久的路才能遇到一株。我跟在我媽后面往森林里走,她在前面拿根棍子掀開密密麻麻的灌木,一步一步,腳下生生走出一條路來。在密林深處,松樹杉樹的下方,偶爾長著一株紅山茶,花骨朵包得緊緊實實的,就是它了。我媽小心把花骨朵討下來,用繩子扎成一捆放進背簍。花討回來插在搪瓷大水杯里,放在裁縫店窗臺上。我媽每天給花換水。有時候她換完水,一個人坐在茶花面前,兩只眼睛盯著茶花,一言不發,坐很久。 二半山區的天氣變化快。夏天熱得要死,冬天要下雪,秋天干燥風又大,大家的脾氣也像這天氣一樣暴躁,三天兩頭有人吵架打架,但我從沒見我媽跟別人發生過沖突。除了喊我幾聲“短命娃兒”,她再沒說過別的罵人的話。她身上總有什么東西,讓她跟周圍的人不太一樣。關于這一點,我只能講一件小事。 黑山村的狗也比別處的兇。同桌馬小華家門前的路是我上學放學的必經之路,他家的大黃狗也是我*怕的一只狗。 大黃狗長著兩對獠牙,夏天的時候舌頭伸得老長,口水不停從兩邊嘴角往外流。我親眼看見過它追一只紅花大公雞,它從馬小華家屋檐下起勢,猛撲那只雞。公雞一開始還在奮力往前跑,后來竟然被追得扇動翅膀飛起來下了坡,大黃狗在后面騰空而起,越過門前的水溝直接落進坡下的水田里。公雞慘叫著撲騰遠了,大黃狗從水田里爬起來時全身一激靈,身上的毛打顫顫,帶著淤泥的水花濺出幾米遠,落在我衣服上,嚇得我一溜煙往學校跑,恨不得變成那只會飛的雞。 每天經過馬小華家,我都默默祈禱大黃狗不要看見我。不過多數時候它都站在那里盯著我,隨時準備采取行動,意思是,你敢來,你敢過來我就咬你。我手上緊緊捏根大棍子。一邊靠近它,盯著它,一邊想著,你敢咬,敢咬我就打你。我們慢慢逼近,在*后關頭,我不顧一切從它身邊跑過,而它的叫聲也在我身后鋪天蓋地涌來。我跑得越快,它叫得越響亮,我越害怕,它越要追我。 真是奇怪,我媽和我一起經過那條狗時,一切全變了,那只狗不再搭理我們。我仔細觀察過我媽,只見她兩眼直視前方,平時怎么走路現在也怎么走,就像那只狗根本不存在。這一點,即使在很多年后,我也無法做到。
米蓮分 作者簡介
寧不遠(曾用名:寧遠 ) 四川籍,現居成都。作家,生活美學家,曾是電視臺主持人。中國原創服裝品牌“遠家YUANJIA”主理人。 曾出版繪本《遠遠的村莊》,散文集《素與練》《豐收》等書,《米蓮分》是其小說處女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