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3106170
- 條形碼:9787213106170 ; 978-7-213-10617-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書提出了開創性的觀點,內容獨特,從文明的形態和運作模式,文明發展的能量來源,社會復雜化、地域時空和文明系統的反饋環以及人類對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討了前工業社會文明和20世紀之后的E文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作者歷時六年,搜集了大量真實可靠的數據,極具說服力。與同類書相比,本書人文氣息濃厚,充滿了對人類命運的關切,文字真切動人。
當今世界所有的環境問題,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即20世紀之后,人類社會進入全球互聯的超能量級大工業時代,脫離了自然界(和所有以前的文明)的循環模式,變成了一個單向的線性系統。這個線性系統就是“E文明”。
“E文明”的發展模式威脅著人類的未來,這是問題的本源,是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物種滅絕、環境破壞、海洋中充滿塑料,以及一系列正在加劇的全球性問題的根源,讓可持續性發展成為一紙空談。要想改變它,唯有重歸循環。
本書從宏觀角度分析了現代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立意高遠,觀點新穎。書中,作者提出了“E文明”的概念。E文明也可以叫石油工業化文明,指20世紀之后,以化石燃料為動力的、全球互聯的超能量級大工業社會。作者從文明的形態和運作模式,文明發展的能量來源,社會復雜化、地域時空和文明系統的反饋環以及人類對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討了前工業社會文明和E文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20世紀之前的人類文明是循環的,原材料采集、生產加工過程和廢棄物排放基本都可以在當地完成,文明發展的動力是當代能源,材料取之于自然,終也回歸自然,經濟體量受自然資源限制,人類對自然界干預較少。而E文明是線性的,人們在一端輸入巨量原材料,在另一端提取產品并排放廢棄物。原材料不再局限于當地,而是來自地球另一面;能源也不再局限于此時,我們開采出了百萬年前的化石能源,排放的廢棄物也會影響到遙遠未來的子孫后代。E文明是失控的,追求效率,崇拜進步,無休止地、越來越快地擴大經濟規模;人類肆意改造河流、湖泊、山川、海洋、大氣和生物圈,成為整顆星球的主宰。E文明是一種的發展模式,正在迅速掏空我們的地球。
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改變E文明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讓人類社會重歸循環。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讓文明綿延,并且繼續輝煌。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內容簡介
本書從宏觀角度分析了現代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書中,作者提出了“E文明”的概念。作者從文明的形態和運作模式,文明發展的能量來源,社會復雜化、地域時空和文明系統的反饋環以及人類對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探討了前工業社會文明和E文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目錄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節選
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 作者簡介
達林·夸爾曼,薩斯喀徹溫大學政治學學士,是一位目光長遠的思考者、文明批判者和數據分析家,擅長宏觀思考。耗時六年,潛心思考并撰寫出這部心血之作——《文明審判:能源、糧食、自然與人類未來》。著書期間重返大學校園,取得生物學學士和歷史學學士學位。
1996—2010年,任加拿大全國農民聯盟(加拿大的一個農業家庭組織)高級工作人員和研究員,工作重點是糧食、農業、能源、氣候變化、環境、經濟和貿易。如今是國際技術評估組織ETC集團的董事會成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