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普惠金融實踐創新:廣東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97388
- 條形碼:9787109297388 ; 978-7-109-2973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普惠金融實踐創新:廣東案例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地,廣東也率先開啟以普惠金融減貧和縮小粵東西北與珠三角貧富差距的行動,推進新村建設和共同富裕進程,取得了不菲績效。但實踐中的效率不高、體系功能缺失、資產難以證券化和資本化等問題制約了普惠深度和廣度。總結實踐中的創新,破解制度性約束也正是我所立項著力解決的問題,也是本書的綱要邏輯。 本書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部分廣東農村普惠金融供給效率研究。第二部分廣東農村微型金融體系研究。第三部分廣東省林業資產資本化的制度研究。第四部分普惠金融實踐創新的廣東案例。以上研究都是在對廣東省的田野調查基礎上進行的,算是對廣東部分普惠金融實踐的掃描,主要提取值得借鑒的經驗。
普惠金融實踐創新:廣東案例 目錄
鄉村振興的普惠金融邏輯(自序)
**部分 廣東農村普惠金融供給效率研究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義
1.4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數據來源
1.5 技術路線
1.6 創新之處
2 文獻綜述
2.1 普惠金融
2.2 交易費用
2.2.1 交易費用概念
2.2.2 測量方法
2.3 文獻述評
3 調查設計與樣本描述
3.1 調查設計
3.1.1 樣本區域
3.1.2 調查對象
3.1.3 抽樣情況
3.1.4 問卷設計
3.2 樣本地區農戶基本特征
3.2.1 性別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2 年齡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3 教育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4 家庭負擔人口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5 身體狀態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6 耕地面積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7 家庭總收入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8 社會身份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2.9 金融知識與農戶正規借貸行為
3.3 農戶借貸行為現狀
3.3.1 農戶申請借貸情況
3.3.2 農戶獲得正規借貸情況
3.3.3 農戶借貸行為表現
4 交易費用與農戶正規借貸可獲性:實證分析
4.1 描述性分析
4.2 實證研究設計
4.2.1 模型設定
4.2.2 變量選擇
4.3 實證結果與討論
4.4 模型比較與穩健性檢驗
4.4.1 模型比較
4.4.2 穩健性檢驗:替換變量
4.5 小結
5 普惠信貸案例驗證:基于交易費用視角
5.1 “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站+農戶”模式
5.1.1 農村金融服務站內涵
5.1.2 形成動因:高交易費用
5.1.3 河源老隆鎮紅橋村金融服務站案例
5.1.4 功能成效:降低交易費用
……
第二部分 廣東農村微型金融體系研究
第三部分 廣東省林業資產資本化的制度研究
第四部分 普惠金融實踐創新的廣東案例
后記
普惠金融實踐創新:廣東案例 作者簡介
張樂柱(1965-),山東人,1989年獲文學學士學位,分別于2000年、2004年獲管理學碩士、博士學位,2007年博士后出站。2011年在美國堪薩斯大學訪學。現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職廣州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云浮市政府產業發展咨詢專家;中國城市經濟研究會理事、廣東省經濟學會理事、廣東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金融理論與政策、農村金融、普惠金融、農業經濟管理、公共經濟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等課題20多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世界銀行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出版專著《農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需求導向的競爭性農村金融體系重構研究》2部;合作著作《30年溫氏發展軌跡的制度性解析》等7部;在《學術研究》《改革》《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農村經濟》《經濟縱橫》等發表論文80余篇。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