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尋找夏朝——夏代史與中國早期國家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4319
- 條形碼:9787522704319 ; 978-7-5227-04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夏朝——夏代史與中國早期國家問題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研究夏朝歷史的論文集結(jié),總計收錄35篇論文,共分為四部分內(nèi)容,**部分“夏史研究的基本問題”論述夏朝在歷史上的存在、夏代國家起源、“夏族”概念等基本問題;第二部分“關于夏的地域”提出夏朝分布地域主要在古河濟之間,禹都陽城所在,以及相關“禹劃九州”說的理解諸問題;第三部分“禹治洪水問題”,探討有關大禹治水真相、《□(特殊字體)公盨》銘文,并對疑古派主張禹是天神而非人王的說法提出質(zhì)疑;第四部分“有關理論研究”由十五篇文章組成,包括對中國古代政治組織的模式,中國早期國家的起源、形成、標志、路徑、社會形態(tài)等問題,以及國外人類學理論、“酋邦”概念進行的探討。附錄包括一篇訪談。該書是沈長云先生數(shù)十年夏史研究的總結(jié),對夏代歷史研究應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尋找夏朝——夏代史與中國早期國家問題研究 目錄
夏朝的存在是無法“抹殺”的
夏代是杜撰的嗎——與陳淳先生商榷
論我國夏代國家的起源——以世界*早的一批文明古國的產(chǎn)生為視角
“四大文明古國”視閾下的中國夏代文明
關于夏代國家產(chǎn)生的若干理論與實證問題
目前夏史研究需要深入討論的幾個問題
說“夏族”——兼及夏文化研究中一些亟待解決的認識問題
關于夏的地域
夏后氏居于古河濟之間考
禹都陽城即濮陽說
夏族興起于古河濟之間的考古學考察
關鍵是要弄清楚夏的地域問題
再論夏后氏起源于東方——與主張二里頭文化即夏文化的先生商榷
“九州”初誼及“禹劃九州”說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
禹治洪水問題
論禹治洪水真象兼論夏史研究諸問題
《□(特殊字體)公盨》銘與禹治洪水問題再討論
再論禹治洪水兼及夏史諸問題
走下神壇的治水者:再說夏后氏居于古河濟之間
禹是天神還是人王——對顧頡剛一個疑古主張的質(zhì)疑
論大禹治水及其對中華文明進程的影響
有關理論研究
古代中國政治組織的產(chǎn)生及其模式
中國古代國家起源與形成問題的幾點思考
由“社會公仆”到“社會的主人”——中國早期政治組織產(chǎn)生的途徑
中國古代國家起源與形成問題論綱
關于中國早期國家的幾個問題
酋邦、早期國家與中國古代國家起源及形成問題
酋邦理論與中國古代國家起源及形成問題研究
聯(lián)系實際引進國外人類學理論
中國早期國家階段的社會形態(tài)問題——兼介紹一種關于三代社會性質(zhì)的提法
中國古代社會形態(tài)問題的新一輪討論及其前瞻
從不同文明產(chǎn)生的路徑看中國早期國家的社會形態(tài)
古代國家形成的兩個標志不宜否定
論中國早期國家的基層行政組織“邦”及其對國家的服屬關系
五帝時代的歷史學、考古學及人類學解讀
中華文明起源的歷史學、考古學與人類學考察
附錄:訪談
古代文明研究的理論思考與前瞻——訪沈長云先生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尋找夏朝——夏代史與中國早期國家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沈長云,1944年生,重慶市人。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1979年復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師從趙光賢先生攻讀商周史專業(yè)研究生,1982年畢業(yè)獲碩士學位。旋即分派至河北師范大學工作,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后任古籍研究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擔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理事長,現(xiàn)為中國先秦史學會顧問,兼任中國史學會史學理論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暨史前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出版專著約十部,在國內(nèi)專業(y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形成研究”。多次獲得河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