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東嘉故書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7966
- 條形碼:9787549637966 ; 978-7-5496-379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嘉故書譚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頗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史”研究專著。它關注的時間段是“晚清民初”,這一時間段是中國歷史大變動、東西文化大碰撞的歲月;它關注的人物是溫州土生土長并從甌江畔走向海內外的新文化人,作為江南沿海文教重鎮的溫州,隨著西式教育的引進、新風尚的推動,在這一歷史轉型期可謂英才輩出、人文薈萃;它關注的具體對象是他們著書立說的成就。 細讀全書,作者的文風是嚴謹而誠摯的。他以書話的傳統方式,讓讀者如同大海尋珠一般跟隨著他在歷史的長河中尋覓消失的典籍以及著作者的傳說。作者的語言也頗有幾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遺風,平實簡潔,干凈利落,且幾乎每篇文章都配有所講述的書籍的不同版本的照片,以印證自己的觀點,圖文并茂,用心良苦。本書的設計小巧精致,又樸素文雅,也是從形式上對“故書”的致敬。
東嘉故書譚 內容簡介
東嘉是溫州的舊稱,《東嘉故書譚》是一本談民國老版本的書,并且談的都是有關溫州的書。雖然有地域的,但并不影響這本書有全國性的意義,因為所談不乏夏承燾、蘇淵雷、朱維之、趙瑞蕻、趙超構、唐湜、黃宗江、繆天瑞等國內現代名家的著作,而且涉及劉廷芳、葉永蓁、莫洛等逐漸被學界重視的作家的作品。此書從小處著手,鉤沉爬梳,娓娓道來,引人入勝,頗有益于中國現代文學史及民國學人研究。從地方的角度看中國,亦是當今學術研究的熱門范式。
東嘉故書譚 目錄
前言
上 輯
中國文學變遷史
和影子賽跑
小小十年
小學新歌
瘋人
中國文學概論
應用圖案
我的故鄉
霍桑童話集
懺悔
外族音樂流傳中國史
電影藝術
應用圖案講話
石火集
普天頌贊
晚宋民族詩研究
飲水詞箋
怎樣研究木刻
作文三步
中國文藝史略
紅與黑
延安一月
缽水文約
生命的畫冊
父母子女
唐宋詞錄*
賣藝人家
隕落的星辰
意度集
無產者耶穌傳
下 輯
論理學達旨
馬術
新疆紀略
日本語典
*新柑橘改良栽培法
國民軍事學
幾何學ABC
西洋十九世紀之教育家
國際問題
大地測量學
意德土訪問錄
育兒法
中國正史編纂法
中國商業史
談心理衛生:給少年的十八封信
拉丁重音研究
法國革命史講話
比較財政制度
世界各國側影
英國之新聞事業
后記
東嘉故書譚 節選
小小十年 葉永蓁畢生從軍,在文壇只是曇花一現,而且很大程度是沾了魯迅的光。如果沒有魯迅的點撥和推薦,他寫的小說《小小十年》可能就不會如此順利出版。如果不是魯迅為《小小十年》作了《小引》,可能這部小說早被讀者遺忘。 《小小十年》由上海春潮書局初版于一九二九年八月,分上下兩卷。魯迅《小引》云:“這是一個青年的作者,以一個現代的活的青年為主角,描寫他十年中的行動和思想的書。”“他描出了背著傳統,又為世界思潮所激蕩的一部分的青年的心,逐漸寫來,并無遮瞞,也不裝點,雖然間或有若干辯解,而這些辯解,卻又正是脫去了自己的衣裳。至少,將為現在作一面明鏡,為將來留一種記錄,是無疑的罷。”“我極欣幸能紹介這真實的作品于中國,還渴望看見‘重上征途’以后之作的新吐的光芒。” 可能也因為魯迅的介紹,這部小說出版后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申報》《新月》《大公報》等報刊均刊登了相關書評,其中以沈端先(夏衍)發表在一九三〇年一月《拓荒者》上的批評文章尤為激烈。夏衍認為“這是一部以革命為穿插的言情小說。濾去了游離性的革命的Impurity(渣滓),在濾紙上剩下來的只是些‘情書一束’的Amorphism(虛幻體)”。這讓葉永蓁印象深刻,不忘在《小小十年》再版時對此進行反駁:“我自己當寫這部書的時候,并沒有說自己是一個十足的無產階級,也沒有告訴人說這乃是一部無產階級文學的書,而魯迅先生在這書的《小引》也曾說過,‘這是一部個人的書,感傷的書’。” 《小小十年》再版于一九三三年八月,由鄒韜奮和艾寒松推介在生活書店印行。據葉永蓁說,這個版本不僅修訂了春潮書局版的一些錯字,而且更換了原來的十二幅插圖。“在這幾年來,我對于畫是可謂沒有學,可是因為**版的插圖太難看了,這回臨時由幾個朋友那邊借得一本《蕗谷虹兒畫選》和一本《A.Beardsloy畫集》看了一番,陸續畫了十七張,雖然仍是不大高明,不過比**版總算好了一點。”這十七張插圖中有一張春潮書局版《小小十年》的封面,這說明當初那個封面為葉永蓁設計。另外生活書店版《小小十年》的《后記之后》還附錄有一張葉永蓁送給小說女主人公茵茵作結婚禮物的畫,這樣書上總共有十八幅插圖。一九三四年二月,生活書店版《小小十年》再版。 生活書店版《小小十年》的初版和再版均是單卷本,封面比春潮書局版有設計感。但我還見過生活書店另一個版本,封面設計不同于初版和再版,疑是第三版。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將《小小十年》列為“新文學碑林”重版時,以此封面作為彩插,但未標明版本信息。 這里順便說說一九四九年后《小小十年》再版的情況。先是一九五五年六月,作家出版社以生活書店一九三四年版為底本重排出版《小小十年》。這個版本不僅刪去了插圖,而且連魯迅的《小引》和作者的《后記》《后記之后》也沒有收入。當時形勢下,《小小十年》怎么會出版,令人費解?后來責編此書的王笠耘回憶說這是工作失誤:“到一九五四年,一直未查清作者的下落,我卻強調魯迅為它寫過序,就發了稿。出書后得知作者已墮落為國民黨軍官,逃亡臺灣。書中還有一些黃色描寫,也以同樣的原因未刪。此書雖經終審,卻仍然是我難忘的教訓,當時曾主動寫了檢查。”再是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書店為紀念魯迅逝世五十周年,編印《魯迅作序跋的著作選輯》時,收錄了《小小十年》,以春潮書局初版本為底本影印出版,原汁原味,只不過將上下卷合為一冊。*后就是上面提到的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版,但這個版本既沒有出版說明解釋依據哪個版本排印,同樣也沒有將魯迅的《小引》和作者的《后記》《后記之后》收錄,很有些美中不足。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二日
東嘉故書譚 作者簡介
方韶毅,現任教于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副編審,溫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甌風》主編。曾在報刊、出版社工作,近年來致力于研究民國學人及地方文化。著有《民國文化隱者錄》《東嘉故書譚》《獵書瑣談》,編有《伍叔儻集》《吳鷺山集》《曼髯三論》《過來人言》《夏承燾墨跡選》《一代詞宗夏承燾》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