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三國演義:三百回足本保真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136570
- 條形碼:9787551136570 ; 978-7-5511-365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三國演義:三百回足本保真版 內容簡介
回裹黃巾張角舉大事看白榜劉備明壯心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剿黃巾英雄首第三回劉玄德援剿投廣宗曹孟德助戰到潁川第四回劉玄德獻謀破宛城孫文臺飛身斬趙宏第五回劉玄德簡從赴安喜張翼德盛怒鞭督郵第六回袁司隸入宮正君位董太后失勢出
第七回一國舅決計誅宦豎十常侍定謀殺權臣
第八回袁本初斬關誅宦豎董仲穎提兵入京城
第九回言廢立董卓叱丁原話際遇李肅說呂布
第十回廢漢帝陳留踐位擊董賊丁尚書捐軀
第十一回鴆少帝董仲穎為虐刺國賊伍德瑜殉身.
第十二回托壽誕允聚舊臣謀國賊曹操獻寶刀
第十三回中牟縣捉曹又放曹成皋邑投呂卻殺呂
第十四回傳矯詔各道討董賊見檄文諸鎮應曹公第十五回立盟主袁本初升帳遣先鋒孫文臺叩關
第十六回孫文臺幘明折祖茂關云長酒溫斬華雄
第十七回八諸侯齊救武安國三英雄共斗呂奉先?
第十八回拒結親孫文臺斥賊命遷都董仲穎行兇
第十九回離洛陽曹操追國賊戰滎陽曹洪救主公.
十回匿玉璽孫文臺背約見異心袁本初解盟
十一回劉景升荊州截孫堅袁本初磐河戰公孫十二龍上陣救公孫劉玄德助戰敗袁紹十三回孫文臺報恨聽袁術劉景升迎敵遣黃祖十四柔設謀遣健將孫文臺中計殞峴山.
十五回董太師外筑萬歲城司徒內定連環計
十六回誘呂布允送金冠迷董卓貂蟬把玉盞
十七回呂溫侯荷花池董太師擲戟鳳儀亭
十八回勸董卓李儒恨無效說呂布允喜有成
十九回假禪位司徒定謀真入朝董太師斃命
第三十回,聽賈詡李儺竟犯闕謝呂布允卒捐軀
第三十一回勤室馬騰舉義兵敗敵軍賈詡用妙計
第三十二回據兗州曹公攬人才伐徐郡阿瞞報父仇
第三十三回太史慈奉命助北海劉玄德麾兵救孔融
第三十四回陶恭祖兩番讓徐郡劉玄德一書退曹兵
第三十五回復兗州曹孟德失謀戰濮陽呂奉先得計
第三十六回濮陽縣曹操又入套馬陵山呂布也上鉤
第三十七回陶公祖三番讓徐郡曹孟德再次得兗州
第三十八回曹孟德乘勝克二城呂奉先因敗投一牧
第三十九回兩忠臣共奏除賊策二逆將互起拼命兵
第四十回賈文和暗保漢獻帝皇甫酈明挑西涼人?
第四十一回兩忠臣伴圣駕三逆賊共謀劫獻皇
第四十二回獻皇帝御駕返洛陽曹孟德奉詔到東都
第四十三回曹孟德移駕聽董昭徐公明易主從滿寵
第四十四回曹孟德問圖劉呂計荀文若獻計虎狼謀
第四十五回劉玄德銜命戰盱眙呂奉先乘隙取徐州
第四十六回劉玄德屈身屯小沛孫伯符借兵回江東
第四十七回周公瑾路薦張子布太史慈智斗孫伯符
第四十八回孫伯符力敗劉正禮周公瑾計擒太史慈
第四十九回孫伯符平定江南地虞仲請來醫中仙
第五十回袁公路發兵到沛邑呂奉先射戟在轅門
第五十一回袁公路求親遣韓胤呂奉先悔婚聽陳玨
第五十二回張翼德牛氣失沛邑曹孟德納降入宛城
第五十三回曹操獵艷敗師洧水呂布絕婚解使許都
第五十四回袁公路起七路大軍陳元龍動三巧舌
……
百九十五回伐鄧艾惹疑忌問計策鐘會謀反叛
百九十六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言真詭謀變幻影
百九十七回絕漢祀蜀主志故國紹魏統晉建新朝
百九十八回陸將軍上疏勿伐晉羊都表請征吳
百九十九回薦杜預老將獻新謀防瘠暴君聽幸臣
第三百回取建業諸將齊攻吳降孫皓三國卒歸晉
結束語
附錄聽周正講〈三國演義〉故事
三國演義:三百回足本保真版 節選
回裹黃巾張角舉大事看白榜劉備明壯心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七國分爭,并人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人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于桓、靈二帝。桓帝禁錮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等弄權,竇武、陳蕃謀誅之,機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于椅驚倒,左右急救入官,百官俱奔避。須夫,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人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人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現于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詔問群臣以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蛻墮雞化,乃婦寺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帝覽奏嘆息,因起更衣。曹節在后竊視,悉宜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于罪,放歸田里。后張讓、趙忠、封謂、段理、曹節、侯覽、塞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人山采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日:“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角拜問姓名,老人日:“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角得此書,曉夜攻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角有徒弟五百余人,云游四方,皆能書。次后徒眾日多,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角遣其馬元義,暗赍金帛,結交中涓封謂,以為內應。角與二弟商議日:“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遂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謂。唐周乃徑赴省中告變。帝召大將軍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謂等一千人下獄。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申言于眾日:“今漢運將終,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奏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倘,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