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墨子(精編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782638
- 條形碼:9787553782638 ; 978-7-5537-8263-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墨子(精編本) 本書特色
國學大書院 全新升級軟精裝鎖線裝訂精編本! 精編精譯,旁注解讀,輔以案例,輕松讀懂墨家學說之精髓。 先秦墨家學派的代表作。中國辯論性散文的源頭。與儒家相對立的學派,在百家爭鳴具舉足輕重之地位。 1.先秦邏輯思想史的奠基之作,百家爭鳴的代表之作。 2.原文精校,注釋詳盡,譯文流暢,解讀通透,深入領會墨家學說的現世價值。 3.全書雙色印刷,特別采用圓脊鎖線裝幀,內文選用輕型紙,更環保、護眼,更易平攤,方便閱讀。
墨子(精編本) 內容簡介
《墨子》為戰國百家中墨家的經典。墨子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等觀點,對哲學、邏輯學都有研究和貢獻。此外,他在軍事學、工程學、力學、幾何學、光學上都有相當的研究和貢獻,先秦的科學技術成就大都依賴《墨子》以傳。
墨子(精編本) 目錄
修身/ 10
所染/ 14
法儀/ 19
七患/ 23
辭過/ 28
三辯/ 34
尚賢(上)/ 37
尚賢(中)/ 42
尚賢(下)/ 52
尚同(上)/ 58
尚同(中)/ 63
尚同(下)/ 72
兼愛(上)/ 79
兼愛(中)/ 83
兼愛(下)/ 90
非攻(上)/ 101
非攻(中)/ 104
非攻(下)/ 109
節用(上)/ 118
節用(中)/ 122
節葬(下)/ 126
天志(上)/ 137
天志(中)/ 143
天志(下)/ 153
明鬼/ 162
非樂(上)/ 175
非命(上)/ 182
非命(中)/ 189
非命(下)/ 194
非儒(下)/ 201
大取/ 209
小取/ 218
耕柱/ 223
貴義/ 233
公孟/ 241
魯問/ 252
公輸/ 265
備高臨/ 269
備梯/ 272
備水/ 277
備突/ 279
備穴/ 281
迎敵祠/ 288
號令/ 293
雜守/ 311
墨子(精編本) 節選
親士 1 ※ 原文 入國 2 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國而霸諸侯;越王勾踐遇吳王之丑而尚攝中國之賢君。三子之能達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國抑而大丑也。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 注釋 1 親士:親近賢能之人。2 入國:“入”疑“乂”之形誤,乂國即治國。 ※ 譯文 治理一個國家而不關心賢士,那么這個國家就會滅亡。見到賢德的人而不急于任用,他們就不會盡心盡力輔佐君主。沒有比任用賢能的人更急迫的事情了,沒有賢德的人才,就沒有人與國君一起謀劃天下大事。怠慢賢才,輕視賢士,而又能使國家長治久安的事,那是從未有過的。 從前,晉文公曾經長期流亡國外,而后來成為天下盟主;齊桓公也曾出走國外,*后稱霸諸侯;越王勾踐受過吳王戰敗的受辱,*終成為威懾中原諸國的賢君。這三個國君之所以能夠成功地揚名于天下,都是由于他們的國家曾遭受困境、個人曾蒙受奇恥大辱的緣故。*高明的當然是不失敗,其次是失敗了但能反敗為勝,有所成就,這才叫善于用人。 ※ 原文 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君子進不敗其志,內 1 究其情,雖雜庸民,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是故偪臣 2 傷君,諂下傷上。君必有弗弗 3 之臣,上必有詻詻 4 之下,分議者延延 5, 而支茍 6 者詻詻,焉可以長生保國。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則暗,遠臣則唫,怨結于民心。諂諛在側,善議障塞, 則國危矣。桀紂不以其無天下之士邪?殺其身而喪天下。故曰:歸國寶,不若獻賢而進士。 ※ 注釋 1 內:依俞樾校,讀“納”(即“退”的意思)。2 偪臣:權臣。3 弗:通“拂”。 違背。4 詻(è)詻:同“諤諤”,直言爭辯。5 延延:通“炎炎”。各執一詞不退讓的樣子。6 支茍:互相譴責。 ※ 譯文 我聽說過這樣的話:“不是沒有安定的居處,而是自己沒有一顆安定的心;也不是我個人沒有足夠的財產,而是自己沒有一顆滿足的心。”所以君子要自己勤于操勞,做那些難辦的事,而讓別人承擔容易的事;一般人則恰恰相反,常常自己辦理容易的事情,而把困難推給別人。君子得志時不改變他們的志向,失意時能深刻反省,即使處于逆境或于平庸的百姓中間,也始終沒有怨恨之心,這是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的緣故。所以愿意去辦那些難辦的事情,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愿望;但是沒有聽說過拈輕怕重的人,可以避免他所厭惡的結果。因此,權臣會危及國君,諂媚的臣下會傷害君長。國君一定要有敢于進諫的臣下,上級一定要有直言進諫的下屬,分辯議事,可以激烈爭辯,直言無忌,只有如此,才能夠保國長存。大臣如果只看重自己的祿位,而不進諫,國君左右的人都默不作聲,地方官員也閉口暗嘆,那么百姓的怨恨就會郁結于心。國君身邊的那些諂諛奉承之人,好的建議、主張都被他們攔截了,那么國家就危險了。夏桀、商紂不正是因為他們沒有賢士嗎?結果呢?自己被殺而且喪失了天下。因此說:送給他國家重寶,還不如推舉賢德的人。
墨子(精編本) 作者簡介
墨翟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