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大學(插圖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779591
- 條形碼:9787553779591 ; 978-7-5537-7959-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插圖本) 本書特色
國學大書院 全新升級軟精裝鎖線裝訂插圖本!注釋+譯文+論引+札記+史例闡釋,無需古文基礎,也能輕松讀懂 四書之首,初學者入德之門。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理論大綱。精選多幅精美繡像插畫,圖文并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1.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理論大綱。“四書之首”,初學者入德之門。 2.儒家理論的源頭,指導生活的教科書。 3.注釋、譯文精煉曉暢,論引、札記、史例闡釋旁征博引,點明現實意義。 4.精選多幅精美繡像插畫,圖文并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于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程子名為《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鄭玄此《大學》之篇,論學成之事,能治其國,章明其德于天下。 ——孔穎達
大學(插圖本) 內容簡介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相配合,便成了“四書”之一,是討論古代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
大學(插圖本) 目錄
3. 深隱于事物內部的“道”/ 14
4. 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16
5. 從思考開始/ 19
6. 修身為本
二 傳 統論綱領旨趣,細論條目功夫
章 明明德
1. 道德是公眾的認同/ 27
2. 高尚的品質與
3. 遠古的昭示/ 32
4. 道德的人/ 35
第二章 新民
1. 每天都有一點進步/ 37
2. 公民必需的覺悟/ 40
3. 改變命運/ 42
4. 接受新思想的陶冶和洗禮/ 44
第三章 止于至善
1. 民為邦本/ 47
2. 舉止所宜/ 50
3. 找到自己的位置/ 53
4. 詩意人生和人生的詩意/ 56
5. 歷史,永遠寫在人民的心里/ 58
第四章 本末
抓住事物的根本/61
第五章 格物致知
1. 以民為本/ 65
2. 智慧的境界/ 68
3. 學習與與思考/ 70
第六章 誠意
1. 謹守內心的誠./ 73
2. 誠于中而形于外/ 76
3. 惟有德行,使我們心身安泰/ 78
第七章 修身正心
1. 修身必先正心/ 82
2. 在心靈之外/ 85
3. 美好的心靈是是我們永遠的航標 87
第八章 修身齊家
1. 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弱點/ 90
2. 加強修修養的理由/ 93
第九章 齊家治國
1. 為治之道,必有先務 96
2. 治國以重民為要/ 98
3. 德澤化化育/ 101
第十章 治國平天下
第四章 本末
抓住事物的根本/61
第五章 格物致知
1. 以民為本/ 65
2. 智慧的境界/ 68
3. 學習與與思考/ 70
第六章 誠意
1. 謹守內心的誠./ 73
2. 誠于中而形于外/ 76
3. 惟有德行,使我們心身安泰/ 78
第七章 修身正心
1. 修身必先正心/ 82
2. 在心靈之外/ 85
3. 美好的心靈是是我們永遠的航標 87
第八章 修身齊家
1. 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弱點/ 90
2. 加強修修養的理由/ 93
第九章 齊家治國
1. 為治之道,必有先務 96
2. 治國以重民為要/ 98
3. 德澤化化育/ 101
第十章 治國平天下
大學(插圖本) 節選
【綜述】曾子述孔子之言。“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是中國古代教育理論的重 要著作。 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三綱領:明明德、新民、止至善。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方法:“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 個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心靈:“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大學(插圖本) 作者簡介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山東嘉祥縣)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正宗傳人。曾子師從孔子十余年,是孔子晚期弟子之一。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頗有建樹,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后世尊曾子為宗圣,與復圣顏子、述圣子思、亞圣孟子并稱“孔門四圣”以孝著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提出“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犯而不校(計較)”等主張。《大戴禮記》記載有他的言行,相傳《大學》為他所著。后被尊為“宗圣”。
- >
推拿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