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694606
- 條形碼:9787512694606 ; 978-7-5126-946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 本書特色
高考作文命題傾向與新課標的要求都驅動我們的寫作視野指向現實生活。寫作教學與訓練也要多多地取材現實生活。生活有多寬,評論就可以有多寬。本書來自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除了到位的思維引導,還提供了大量的例文和豐富的場景,從身邊的目見耳聞到媒體的新聞熱點,從師生日常所用教材、學習生活的教室,到街頭現象、民生瑣事、國際形勢、全球氣候,更豐富的現實生活世界,會使語言產生真正的工具感。本書不是臨陣磨槍的應試作文輔導,而是給中學生朋友們提供的一份長期有效的心智訓練地圖。
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 內容簡介
《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是來自教學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從教學實踐中提煉出的10堂議論文寫作課,內容囊括認知能力的提升、生活素材的積淀、價值觀的穩定、觀念的融合,思維邏輯的梳理,從課堂上應機逗教的實操到教師的下水作文示范,行文親切自然,內容豐富,方法具體。根據高中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認知規律,喚醒這一階段青少年的生活臨在感,引導他們主動輸入廣泛的社會生活見聞覺知,輸出真實的社會生活意見,力圖引導這一階段的同學們,能夠在應試作文的框架下,寫出言之有物、情理并勝的優秀作文。
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 目錄
第1課 “你怎么看”真的是“你”怎么看嗎…………………… 1
1.1 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 ……………………………………………… 1
1.2 認知有多重要 ……………………………………………………… 7
1.2.1 今覺認知淺,當時卻惘然 …………………………………… 7
1.2.2 東西方大不同………………………………………………… 8
1.3 如何提高認知水平 ………………………………………………… 10
1.3.1 談“方法”前,先明確“觀” ……………………………… 11
1.3.2 歸納、演繹與辯證 …………………………………………… 18
1.3.3 幾個實用性建議……………………………………………… 19
第2課 從身邊開始“看”………………………………………… 21
2.1 從課桌上開始 ……………………………………………………… 21
2.2 想過教室為什么朝南嗎 …………………………………………… 26
2.3 關于鄰居 …………………………………………………………… 27
2.4 小區的大事:電瓶車、寵物狗、垃圾分類 ……………………… 33
2.4.1 你與電瓶車同乘過電梯嗎 …………………………………… 33
2.4.2 小區里的垃圾分類…………………………………………… 35
2.5 你還能買兒童票嗎 ………………………………………………… 36
第3課 如果我們走上街頭 ……………………………………………… 40
3.1 街上的落花 ………………………………………………………… 40
3.2 下雨天的灑水車 …………………………………………………… 43
3.3 街頭的人與人 ……………………………………………………… 46
3.4 藥店的促銷 ………………………………………………………… 47
3.5十字路口那些事 …………………………………………………… 48
3.5.1 你那里還有中國式過馬路嗎 ………………………………… 49
3.5.2 換位思考:當你今天騎電瓶車,明天開汽車 ……………… 50
3.5.3 已經沒人再聊共享單車了…………………………………… 51
3.6 時尚其實是時代的烙印 …………………………………………… 54
3.7 街市生活觀察與思考的途徑與策略 ……………………………… 55
第4課 生活可以有多寬 ………………………………………………… 57
4.1 年輕真好 …………………………………………………………… 58
4.2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 ……………………………………………… 59
4.3 電影話題 …………………………………………………………… 61
4.4 其他熱點事件 ……………………………………………………… 63
4.5 馬上就冬奧會了 …………………………………………………… 65
4.6 不放假的紀念日 …………………………………………………… 67
4.6.1 國際博物館日………………………………………………… 67
4.6.2 教師節 ………………………………………………………… 70
4.7*寬的是2017年的全國Ⅰ卷高考作文題 ………………………… 75
第5課 該不該管閑事 …………………………………………………… 77
5.1 人臉識別:給不給臉的問題 ……………………………………… 78
5.2 個人特別的生活方式該不該受指責 ……………………………… 79
5.3 上海的煙花與鉛山的紅燈 ………………………………………… 82
5.4 考上北大憑什么不讓上 …………………………………………… 83
5.5 心疼的只是金子嗎 ………………………………………………… 88
5.6 就是不入戲,怎樣 ………………………………………………… 91
第6課 關于“人”“文” ……………………………………………… 96
6.1 博物館話題 ………………………………………………………… 96
6.2 “有用與無用”的話題 ……………………………………………… 98
6.3 傳統文化話題 …………………………………………………… 102
6.4 明星、偶像、英雄話題 ………………………………………… 104
6.5 大時代中的普通人話題 ………………………………………… 107
6.6 性別話題 ………………………………………………………… 108
第7課 我們是在技術時代 ………………………………………………111
7.1 技術哲學與技術文化 …………………………………………… 111
7.1.1 技術時代的標志性事件 …………………………………… 113
7.1.2 算法世界 …………………………………………………… 116
7.1.3 軟件bug與人性黑洞 ……………………………………… 117
7.2 技術與時間 ……………………………………………………… 118
7.2.1 時間都去哪兒了 …………………………………………… 119
7.2.2 生活中的時間事件………………………………………… 120
7.3 高考作文命題已經與“技術時代”“技術文化”觸碰 ……… 120
7.4 作為信息獲取的媒介的手機 …………………………………… 125
7.5 作為“問題”的手機 …………………………………………… 127
第8課 別忘了大自然 ……………………………………………………131
8.1 《雜草的故事》 ………………………………………………… 131
8.2 《樹的秘密生活》 ……………………………………………… 132
8.3 《種子的信仰》 ………………………………………………… 134
8.4 《游隼》 ………………………………………………………… 135
8.5 《海邊的房子》 ………………………………………………… 137
8.6 從愛默生到Alex ………………………………………………… 139
8.7 試試讀后感寫作 ………………………………………………… 141
8.8 生活中的“自然沉思” ………………………………………… 143
8.8.1 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難題 ………………………………… 143
8.8.2 為什么要保護大熊貓……………………………………… 144
8.8.3 尊重遙遠地區的遙遠性 …………………………………… 145
8.8.4 怎樣救助動物才算是愛 …………………………………… 145
8.8.5 沙蒿治沙,有其利也有其弊……………………………… 146
第9課 邏輯面前,沒有復雜的事 ……………………………………148
9.1 概念問題 ………………………………………………………… 148
9.2 相關與因果的問題 ……………………………………………… 151
9.3 充要條件問題 …………………………………………………… 153
9.4 幾個常見的邏輯“謬誤” ……………………………………… 157
9.4.1 訴諸權威的謬誤 …………………………………………… 157
9.4.2 訴諸傳聞的謬誤 …………………………………………… 159
9.4.3 訴諸傳統(經驗)的謬誤………………………………… 160
9.5 邏輯工具綜合運用示例 ………………………………………… 164
第10課 寫作,從片段開始 ……………………………………………168
10.1 論證體現在段落中 ……………………………………………… 168
10.1.1 舉例論證 ………………………………………………… 168
10.1.2 類比論證 ………………………………………………… 170
10.1.3 道理論證 ………………………………………………… 172
10.1.4 比喻論證 ………………………………………………… 172
10.2 事件關注與短評 ………………………………………………… 173
10.3 語錄體、微評論 ………………………………………………… 174
10.4 適合片段訓練的作文題 ………………………………………… 179
10.4.1 尼采的話 ………………………………………………… 180
10.4.2 克爾凱廓爾的話 ………………………………………… 180
10.5 簡單的復合材料作文的片段練習 ……………………………… 181
10.5.1 三則格言 ………………………………………………… 181
10.5.2 兩則格言 ………………………………………………… 182
10.6 傳統感悟類材料作文題依然適合練手 ………………………… 183
10.6.1 苦與樂 …………………………………………………… 183
10.6.2 康德的話 ………………………………………………… 184
10.6.3 船吸效應 ………………………………………………… 184
附錄一 2017~2021年高考作文題“下水文” ……………………186
2017年山東卷作文題…………………………………………………… 186
書店的燈光………………………………………………………… 186
2018年全國Ⅰ卷作文題………………………………………………… 188
寫給未來——關于18歲的所“遇”與所“與”………………… 188
2020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 190
相“距”,是為了不“離”……………………………………… 190
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 191
由弱圖強,強而恒強……………………………………………… 192
附錄二 2020~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評析與范文 ……194
2020年新高考Ⅰ卷……………………………………………………… 194
“主題先行”背后,是“思辨”與“邏輯”的要求…………… 195
附優秀范文兩篇
相“距”亦相“聯”,我們共向前………………………… 200
因“疫”而生的“距離”終讓我們心相“聯”…………… 202
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 204
由此及彼,展縱“思力”……………………………………… 204
附優秀范文兩篇
由弱圖強,避強返弱,恒強而興…………………………… 209
行健自強,強而恒強………………………………………… 210
附錄三 2022年**季度熱點專題及范文 …………………………213
專題一 北京冬奧會相關話題………………………………………… 213
具含蓄之情懷,創“點面”之精彩……………………………… 214
以冬奧為點,展示*美中國……………………………………… 216
“可以燎原”的浪漫……………………………………………… 217
欲善其事,器僅為輔……………………………………………… 219
交融的科技與比賽,凝聚了進步與飛躍………………………… 220
讓存在的意義于世間浮現………………………………………… 222
在接納不完美中靠近完美的彼岸………………………………… 224
于蹉跌處擁抱生活………………………………………………… 225
莫問英雄歸何處,且敬奮斗以掌聲……………………………… 227
專題二 社會生活話題 ……………………………………………… 229
選項優化,選擇才更如人意……………………………………… 230
民智開自求選擇,產業強自攬人才……………………………… 231
要“進廠”,先“出新”………………………………………… 233
一枚螺絲釘的選擇………………………………………………… 234
立足情境看歷史與現實…………………………………………… 237
情境下的營銷……………………………………………………… 238
文“創”無界,現實有界………………………………………… 239
柔肩擔重任,巾幗長動人………………………………………… 241
“感”人之輝,“動”我之心…………………………………… 242
牽住這世間情思…………………………………………………… 243
專題三 文化、科技、藝術等話題…………………………………… 245
共情文化內核,激發文化活力…………………………………… 246
評價轉換,不只審美疲勞………………………………………… 247
廢話文學并不“廢”……………………………………………… 249
當我們在說廢話時,我們聽見了什么…………………………… 250
認識到“圈”在,再談破圈……………………………………… 253
莫謂思考費時間,只恐經驗雙刃劍……………………………… 254
后記 …………………………………………………………………………256
展開全部
高中議論文寫作10課 作者簡介
李鴻杰:民盟盟員,語文高級教師。《濟南時報》特約評論員、專欄作者,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社刊模范指導教師。著有《書寫的困惑:漢字九講》《解讀的困惑:絕句十四講》《卷簾看:中國詩畫讀記》。著作獲第四屆“奎虛圖書獎”,入選“百班千人”全國中小學生寒假推薦書目。主持市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級及省級課題多項。在《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語文建設》《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等發表論文10余篇,在《齊魯晚報》《濟南時報》等發表文章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