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與中國競爭力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84429
- 條形碼:9787509684429 ; 978-7-5096-844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與中國競爭力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與貿易發展、中國特色油料生產與貿易發展兩個視角研究探討中國特色油料貿易變動成因與國際競爭力提升問題。基于全球特色油料貿易數據, 采用恒定市場份額模型衡量了中國葵花籽、葵花籽油、亞麻籽、芝麻等特色油料作物貿易變動成因 ; 采用國際出口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等三項指標, 測算了中國葵花籽、亞麻籽、芝麻等特色油料作物的國際競爭力, 并分析了影響競爭力的主要因素。相關的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為進一步優化中國特色油料貿易格局、提升競爭力提供了數據支撐和理論參考。
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與中國競爭力研究 目錄
**節 全球葵花籽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二節 全球芝麻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三節 全球胡麻籽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四節 全球油棕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五節 全球紅花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六節 全球蓖麻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七節 全球椰子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二章 中國特色油料生產與貿易發展
**節 中國葵花籽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二節 中國芝麻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三節 中國胡麻籽生產與貿易發展情況
第三章 中國特色油料貿易變動成因分析
**節 恒定巿場份額模型構建
第二節 中國葵花籽及葵花籽油貿易變動成因分析
第三節 中國芝麻貿易變動成因分析
第四節 中國胡麻籽貿易變動成因分析
第四章 中國特色油料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節 測算指標的選擇與解釋
第二節 中國葵花籽及葵花籽油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節 中國芝麻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中國胡麻籽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特色油料貿易潛力分析
**節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發展情況
第二節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油脂油料貿易現狀
第三節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油料貿易潛力分析
第六章 中非特色油料合作發展研究
**節 中非油棕合作研究
第二節 中非芝麻合作研究
第七章 提升中國特色油料產業競爭力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與中國競爭力研究 節選
全球范圍內油料種類十分豐富。大豆是全球**大油料,其次是油菜籽、葵花籽和花生,四類油料產量占全球總量的89.0%①。其他油料包括芝麻、胡麻籽②、紅花籽、蓖麻、蘇子等草本油料,油棕、椰子、油茶、橄欖、核桃等木本油料,以及棉籽、玉米等兼用型油料。油菜籽和花生是中國兩大主要油料,兩類油料產量占全國總量的89.3%③,其他油料中除油棕和橄欖受氣候影響無法在國內大面積種植外,多數品種均有一定規模種植。特色油料在國內外尚沒有既定統一的概念。中國特色油料一般特指具有特色和特殊用途的一類油料作物:一是區別于油菜籽和花生等規模相對較大的傳統大宗油料;二是除油用外還具有一定的特殊用途,如醫用、藥用、工業用。在本書中,我們基于全球油料和中國油料生產特點以及特色油料的基本含義,將特色油料界定為除大豆、油菜、花生等國內外傳統大宗油料以外的油料總稱。基于數據可獲得性、連續性和完整性,本書重點對全球向日葵、芝麻、胡麻籽、油棕、紅花籽、蓖麻和椰子等特色油料進行分析。 近60年來,全球特色油料生產和貿易總量、結構呈現顯著的動態變化趨勢。主要生產和貿易區域變遷特征十分明顯,部分地區如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分別成為全球葵花籽、芝麻、胡麻籽、油棕、紅花籽、蓖麻和椰子的主要生產以及出口地區。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葵花籽產業、非洲的芝麻產業、加拿大的胡麻籽產業、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油棕產業、印度的紅花籽和蓖麻產業、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椰子產業等逐漸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并為各國農業經濟發展和農產品出口創匯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在世界特色油料生產、消費和貿易中也占據重要地位,曾經也是世界主要芝麻和食用葵花籽出口國。近年來,在經濟增長、人口增加和消費升級驅動下,中國特色油料消費需求快速增加,但受資源約束、經貿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中國特色油料生產發展趨于緩慢,產需缺口不斷擴大,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導致中國在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突出表現為:部分品種生產發展緩慢,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有所下降,產業影響力減弱;部分以出口為主的產品從貿易順差轉變為貿易逆差,產品競爭力不同程度下降;同時貿易規模的擴大對中國特色油料產業也產生了相應影響。作為特色油料消費大國,一方面,當前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仍將利用全球市場實現特色油料產品供需余缺的調劑,包括穩定和擴大出口市場以及拓展部分品種進口國家和地區;另一方面,特色油料仍將作為主要種植作物在主產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發展壯大,并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點特色產業。因此,在全球貿易自由化以及特色油料生產和貿易新格局構建背景下,有必要基于貿易格局演變趨勢和成因、競爭力測度和因素分析、對外合作現狀和潛力等視角研判中國特色油料產業發展路徑,兼顧供給安全和產業安全,實現既滿足市場需求,又促進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本書正是基于此研究背景確定的研究主題和基本框架。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全面把握全球和中國特色油料生產貿易發展動態趨勢基礎上,剖析中國特色油料貿易變動成因、貿易競爭力變動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研判中國特色油料貿易潛力以及部分品種未來經貿合作方向,進而研究提出提升中國特色油料產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研究的重點內容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基于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與貿易發展視角研究探討中國特色油料貿易變動成因。基于全球特色油料貿易數據,采用恒定市場份額模型分析中國葵花籽、葵花籽油、芝麻、胡麻籽等主要特色油料及油脂貿易變動成因。二是研究探討了中國特色油料貿易競爭力及影響因素。采用國際出口市場占有率、貿易競爭力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三項指標,測算分析了中國葵花籽、芝麻、胡麻籽等特色油料的國際競爭力及變化趨勢,并分析了影響競爭力的主要因素。三是研究中國與主要國家和地區特色油料經貿合作的現狀及潛力,并對近年來產需缺口較大、進口需求旺盛的重點品種對外合作方向進行了探討。相關研究為進一步優化中國特色油料貿易格局、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及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料和有益的決策參考。 ……
全球特色油料生產貿易與中國競爭力研究 作者簡介
張雯麗,管理學博士,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固定觀察點分析處副處長(主持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油料產業經濟、農業政策。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油料專家指導組成員、油料全產業鏈首席分析師。主持課題近30項,參與國家社科重大、國際合作等項目近50項,公開發表文章7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參編圖書近20部。撰寫的研究報告獲國務院領導批示4項,部級領導批示20項。 張瑩,博士,副研究員,目前任職于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曾于2020年作為***、團中央第20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任新疆伊犁州伊寧縣副縣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特色油料產業經濟、農資市場分析、鄉村治理等。先后主持及參與國家社科、自科、農業部軟科學等項目近30項,發表文章30余篇,出版著作2部,參編圖書5部。相關研究成果多次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其中正國級領導批示1次、副國級領導批示3次,獲優秀論文獎項3次。 王慧敏,管理學博士,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文稿編輯部副主任。研究方向為農產品市場與政策、畜牧業經濟、食品質量安全。先后主持農業部軟科學等10多項課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50余項課題,出版專著2部,公開發表文章17篇。參與撰寫的多篇研究報告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 許國棟,經濟學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農產品市場貿易、油料產業和朝韓農業等。長期參與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和農業農村部油料全產業鏈預警分析工作,參與撰寫的多篇研究報告獲得省部級領導批示。現為農業農村部駐外干部,從事經濟外交工作。 劉帥杰,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固定觀察點管理處成員,主任科員。多次參與中心組織的重大調研并撰寫調研報告,擅長使用編程語言和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搜集(數據爬取)、處理、分析和可視化,具有豐富的編程經驗和扎實的科研能力。目前負責特色油料產業技術研究室數據庫設計維護工作和月度產業經濟信息簡報編輯。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