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158903
- 條形碼:9787540158903 ; 978-7-5401-589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本書特色
經過一次又一次精心打磨,《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一書終于問世了。這是河南美術出版社“讀懂中國畫”叢書的第二本。作為總編和**讀者,此時此刻,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半年來的體驗和感受分享給讀者諸君。 **是感動。大家知道,《洛神賦圖》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根據曹植的文學名篇《洛神賦》創作的長篇敘事畫卷,描繪了失意王子曹植途經洛水時和女神宓妃相遇相戀,卻*終因為人神殊途而分手的凄美愛情故事。在編輯書稿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一起品讀《洛神賦》,一起細看《洛神賦圖》中的一個個細節,常常被感動得一塌糊涂。我感動于曹植和洛神一見鐘情的美好,感動于他們無奈分手時扭頭凝望的眼神,感動于顧愷之做畫時對曹植文字的“直譯”,感動于他在畫卷結尾擅自做主將洛神手中的“比翼扇”贈與曹植的“創造”,感動于作者田玉彬老師對原文逐字逐句的深情解讀,感動于他對畫作中一個個細節密碼的探究破譯……如果說曹植是洛神的知音,顧愷之是曹植的知音,那么田玉彬老師又何嘗不是顧愷之的知音呢?他弄懂了、講透了顧愷之作畫時用心、用情設置的一個個奇思妙想和“小心機”,這種超越千古的“讀懂”,真好! 第二是愉悅。愉悅和感動有聯系但又有點區別,對吧?當下有個文化熱詞叫“美育”,而美育的可貴在于潤物細無聲。“讀懂中國畫”叢書之所以能得到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先生的高度贊譽,正因為它能給每位讀者帶來美的享受和愉悅的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審美素養。超高清的千古名畫,幅幅看得清;娓娓道來的大眾表述,人人看得懂;“初遇”“誓言”“情傷”“歡情”“追憶”,曹植的五幕愛情大戲看得觀眾如癡如醉;精美的封面、考究的用紙、180度平攤裸背鎖線裝、知識點加注釋、生僻字加注音,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是如此的流暢和舒服……我們的宗旨是:一切為了讀者,把麻煩統統留給我們作者和編輯來解決。 第三是漲知識。讀者朋友,您心目中的通俗藝術讀物是什么樣的?圖文并茂,文質兼美,生動有趣,深入淺出,對吧?雖然實踐起來很難,但我在這里可以自豪地說:這本書基本做到了!本書作者借用“序幕”“看戲”“幕后”的戲劇結構謀篇布局,在一往情深地陪您觀看跌宕起伏的感情大戲的過程中,還平靜而詳細地解讀了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創作背景、畫家故事、魏晉風度、摹本比較、服飾器物、美學內涵……借用一句有點俗套的話,可謂“一本書讀懂中國人的《洛神賦圖》”。 愿這本小書成為愛情的信物,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讓失戀之人一覺醒來,仍能藉此追憶夢中的感情。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內容簡介
國寶名畫《洛神賦圖》是依據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賦》創作的長篇敘事畫卷,傳為東晉顧愷之所作,描繪了那場發生在1800年前的經典愛情大戲。戲劇的主人公是三國魏人曹植和洛水女神宓妃,一個是癡情的王子,一個是敏感的女神,他們的愛情大戲因而無比夢幻、瑰麗、磅礴,具有動人心魄、牽人心魂的藝術能量。 本書秉持細讀中國畫的理念,對文本與圖像進行超細解讀,完全打破理解障礙,使讀者可以舒暢地閱讀與觀看;由作者親手打磨修復的《洛神賦圖》,也將一如既往地帶給讀者超清視覺體驗;作者還在幕前幕后、戲里戲外介紹了此畫的時代背景、畫家故事、摹本比較、后世影響等,既具體又廣闊,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圖文并茂,文質兼美。 本書是“讀懂中國畫”叢書的又一部力作,堪稱讀懂《洛神賦》和《洛神賦圖》的標配,在《洛神賦》問世1800年之際出版此書更是別具意義。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目錄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節選
大家看這塊玉佩,這是我在國家博物館拍攝的。那天是2019年10月17日。是的,我記得這個日子,因為當時我注意到了玉佩的銘牌,上面寫著“山東東阿曹植墓出土”。 這塊玉佩,是曹植的。 那時,我與曹植的玉佩距離不過幾十厘米,這讓我產生一種奇異的時空錯位感:一方面,我離他的玉佩那么近;一方面,我又距它的主人一千八百年之遙。 曹植是于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十一月庚寅去世的,那一年他才41歲。就在這較為短暫的一生中,曹植取得了極高的文學成就,其中就包括千古名篇《洛神賦》。 早在晉代,《洛神賦》就已使文藝界傾倒。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父子多次書寫《洛神賦》,顧愷之為《洛神賦》作畫,都是晉人推崇《洛神賦》的證明。 和《洛神賦》一樣,《洛神賦圖》名氣也很大,在當代,它更是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洛神賦》是千古名篇,《洛神賦圖》是千古名畫,文圖完美合璧,完美得就像天作之合。 能為它們寫書,我何其榮幸! 使我有此榮幸的,是河南美術出版社。那是2021年的一天,康華總編帶著兩位編輯專程到北京來找我,在南城一所安靜的四合院里,我們合意于一處,為中華美學復興出力,出版“讀懂中國畫”叢書。如今回顧,可以說,那是歷史性的一刻。不是大歷史,而是小歷史,一個人、一本書的小歷史,在那個四合院里,因為完美的合意而開始了有意義的書寫。 2021年底,我完成了我們計劃的**本書,就是《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2022年4月8日夜晚,我給你手中的這本書寫下*后一個句號。那時已是深夜,家人都已熟睡,整個世界都睡著了,鍵盤安靜下來,鼠標也在降溫之中——剛才我作圖時緊緊攥著它,它熱壞了,但我的小指血管也被它擠得鼓了包。現在,我垂著手,靜靜地看著屏幕,感覺眼淚都要流下來了。 為何要流淚?我說不清楚。應該不是因為寫作的艱辛,而是為了一切懸而不決的不確定性。每一個字,每一幅圖片,每一處標點符號,都要確定無疑,這太折磨人了。在寫作上,我早已不是新手了,為何偏偏這一次如此緊張?也許,那時,在寫作進程中,我已經意識到這本書的意義非同尋常了。隨著這本書的寫作接近尾聲,我的某種害怕也在與日俱增。我不敢出門,不敢生病,我總是擔心遭遇不測,路上見到刺猬也遠遠跑開怕它把我扎傷。那些天,我每天在洛神的云霧中懸浮著,總是想要拼命抓住曹植的手臂,以確信現實的力量是存在的。 曹植沒有叫我失望。他的信物給了我力量。 一切分開的,合起來就圓了。 《洛神賦》和《洛神賦圖》是現實與夢境的合璧,是愛情與疑心的合璧,甚至,是生與死的合璧。 圓是張力的*完美形式。分開的圓,同樣也是。分分合合,沒有區別。這就是曹植的信物所告訴我的。 在《洛神賦》中,曹植解下玉佩,想要交給洛神作為信物。而洛神給予他什么回饋,他語焉不詳,以至于一夜之后次日的離去像是徹底的愛情悲劇。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曹植沒有告訴讀者的,顧愷之卻告訴了看畫之人。在《洛神賦圖》卷的尾聲,在洛神離場之后,看畫人將會注意到曹植手里多出一樣東西,那樣東西從洛神出場時就一直被她拿在手中,那是她的神性“徽章”,而顧愷之將它轉移到了曹植手中。原來,顧愷之才是那個浪漫的洛神,他用自己的深情和浪漫彌合斷璧,讓曹植的愛情在畫卷中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曹植走了,但他愛過,也被她愛過。洛神亦然。這就夠了。 愿這本小書也能成為愛情的信物,讓有情人終成眷屬,讓失戀之人從夢中醒來,仍能藉此追憶夢中的感情。
讀懂中國畫:洛神賦圖.曹植的愛情 作者簡介
田玉彬 作家 學者 著有《中國畫好好看》《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陪孩子看中國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課》(4冊)《中華傳統文化通識讀本》(12冊)等 清明上河圖研究會顧問 《青年文摘》《北京青年報》專欄作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