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4405
- 條形碼:9787205104405 ; 978-7-205-1044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介紹康熙帝陵的普及性通俗讀物。 圖文并茂,具有趣味性、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清朝皇帝康熙及其陵墓的相關故事?滴醯鬯篮笤嵩诹饲鍠|陵的景陵,與他合葬的有四位皇后和一位皇貴妃。作者在清東陵工作了十多年,以正史和清宮檔案為依據,通過實地考察和社會調查,以講述的方式,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介紹清景陵,包括營建、改革和創新,以及發現的相關謎團、對后世建筑規制的影響、內葬人物的傳聞逸事等。同時還介紹了景陵的附屬建筑,景陵皇貴妃園寢和景陵妃園寢的基本情況。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目錄
序 章 神秘的大火
**章 清東陵:守陵人的生活
清東陵風水*佳‖ 008
生者保護死者‖ 016
“鐵飯碗”變成要飯碗‖ 029
第二章 康熙帝與兩個傳奇女人
因天花當上了皇帝‖ 042
她是來自科爾沁草原的皇后‖ 048
終身未嫁的侍女蘇麻喇姑‖ 064
第三章 康熙帝與景陵
為女人建造的地下宮殿‖ 074
景陵的選址‖ 079
改革與創新‖ 082
康熙帝:帝后禁止火化‖ 100
第四章 景陵的地下宮殿
康熙時代的結束‖ 106
雍正帝:我沒有逼死太后‖ 114
康熙朝這樣結束‖ 118
有趣的地宮棺位位置小探‖ 126
第五章 景陵地宮的秘密
康熙帝:英明又糊涂‖ 130
與康熙帝合葬的四位皇后‖ 136
祔葬:來頭不小的皇貴妃‖ 145
第六章 景陵妃園寢
皇帝女人:“七十二妃嬪”‖ 150
清朝發明“選秀女”‖ 155
康熙帝:妃嬪、皇子和空穴‖ 163
享殿與兩口古井‖ 184
第七章 景陵皇貴妃園寢
兩個神秘女人的墓地‖ 188
謠言這樣被打破‖ 192
第八章 盜墓現象難以休
神火與九龍玉杯‖ 200
落網:盜墓也黑吃黑‖ 208
尾 聲 永不消失的吶喊
后 記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節選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卯時(1905年3月25日早6時許),景陵隆恩殿的上層檐突然濃煙噴冒,繼而火光四起,火焰沖天。值班的陵寢官員驚恐萬狀,慌忙中找來救火工具趕到隆恩門前,卻發現沉重的大鎖鎖住了隆恩門,等人們找來鑰匙打開隆恩門,隆恩殿的大火已是萬條金龍亂舞,千條烈焰沖天了。 由于事故嚴重,責任重大,內務府郎中連璧主事博爾莊武等人冒著濃煙烈焰奮不顧身地沖進隆恩殿內,將六塊神牌搶救了出來。其他的物品來不及搶救了,因為火勢太大,人根本無法靠近。又因為大火是從里面往外燃燒的,除了派人迅速上報上司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火焰吞噬著隆恩殿,束手無策。東陵守護大臣載澤、壽全,馬蘭鎮總兵豐升阿聞訊趕到景陵時,整個隆恩殿已經變成了一座熊熊燃燒的火山。沒過多少時間,偌大的一座隆恩殿竟化為灰燼,變成了一片廢墟。 隆恩殿,也稱享殿、大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有月臺,環以漢白玉石欄桿,龍鳳望柱頭。在月臺前正中踏跺中間的御路上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月臺上陳設兩個鼎式銅香爐,兩側陳列著兩對銅鹿與銅鶴,象征“六合同春”之意。殿內有暖閣三間。中暖閣內供奉著帝后的五件神牌。西暖閣內供奉著敬敏皇貴妃的神牌。暖閣里面還陳設著金玉器皿、陵圖及逝者畫像。每年的清明、中元、冬至、歲暮為四時大祭,皇帝派遣王公致祭行禮。每月朔望,稱之為小祭,由陵寢官員自行祭祀。因此說,隆恩殿不僅是陵寢地面上*大的建筑,也是舉行祭祀的*主要的場所。 隆恩殿被燒毀,問題太嚴重!載澤等不敢隱瞞,急忙將此事上奏朝廷,接到奏報后,朝廷感到十分震驚,立即命戶部尚書趙爾巽、軍機大臣兼戶部右侍郎鐵良為欽差大臣,趕赴東陵查辦此事。兩位欽差大臣不敢怠慢,立即動身。到達東陵后,他們嚴查密訪,晝夜刑訊,使出了所有手段,用盡了各種方法,折騰了十多天,什么原因也未查到。二人無計可施,只得回京復旨,上奏說:“火自上出,別無可疑形跡!背Υ私Y果雖不滿意,但也是無可奈何。只得嚴懲了守陵官員,令趙爾巽、鐵良勘估重建景陵隆恩殿的錢糧,并承修景陵隆恩殿。后來承修大臣又有所更換,直到宣統元年(1909)才建成。 對于隆恩殿失火被毀,兩位朝廷大員竟查不出半點線索,這可真是一件奇事。當時是農歷二月,尚未進入雷雨季節,況且失火那天根本無雨,觸雷電失火是完全不可能的。二月二十日距二月初一日小祭已過十九天,距三月初一日清明大祭還差十天,康熙帝及四位皇后的忌辰祭又均不在二月,所以因祭祀時燈火不慎引起火災的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到底火災是何原因,東陵地區有兩個傳言。一是陵寢官員之間矛盾極大,互相陷害。為致景陵官員于死地,其對頭設計故意放火。另一種傳言是,一個作案多起的江洋大盜長期藏匿于隆恩殿的天花板上,用殿內的蠟燭照明,不小心碰倒了蠟燭,引起了火災。這兩個傳言是真是假,現在無從查考。 這是繼光緒二年(1876),孝陵神功圣德碑亭被雷火焚毀之后,清東陵發生的第二次大火災,是景陵發生的**次大火災,是景陵各種災難開始到來的前奏。 現在我們看到的景陵隆恩殿的須彌座臺基、殿及月臺周圍的石欄桿、御路石、拐角的蒼龍頭、銅爐座、銅鶴鹿座等石構件,都是這次重修時新做的,并非康熙時的原物。雕工明顯比較粗糙。 康熙帝景陵的災難何其多?歷史是這樣為人們展開他的故事的。
康熙帝陵:大清陵墓解密 作者簡介
徐鑫,男,滿族,河北省遵化市人。自幼愛好歷史,對清朝陵寢興趣尤其濃厚。1993年8月起在清東陵工作,長期致力于清朝陵寢的研究、保護和發掘。在國家一級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性文章,出版《點擊乾隆陵地宮》《香妃迷案》《大清皇陵私家相冊》及《大清皇陵》四卷本考古系列等二十余部專著,其中《大清皇陵》考古系列影響深廣。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