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五號屠場 本書特色
黑色幽默之父馮內古特,百年誕辰紀念精裝!
◆ 這場災難永遠地改變了每一個人,只有黑色幽默不變地嘲笑一切、撫平一切。
◆ 村上春樹、阿特伍德、波拉尼奧、格雷厄姆·格林、多麗絲·萊辛、今敏、樸贊郁、木心、麥家……都愛閱讀馮內古特。
◆ 本書入選《時代》周刊“100本永恒經典”、現代圖書館“100本世紀經典”、美國公立高中大學閱讀書目、《世界禁書百部》……
◆ 作者馮內古特親歷戰爭后,用了25年,寫廢5000多頁,試圖回憶這場改變了他一生的災難,zui后只是講了一個時空穿越的故事。
◆ “馮內古特的小說既滑稽又悲傷,他的痛苦從不嚴肅,他是獨特的。”——多麗絲?萊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 馮內古特基金會特別授權,收錄作者印簽、序言。
◆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虞建華導讀,深入領略黑色幽默和荒誕現實。
◆ “我寫了《五號屠場》,從每個死人身上賺了3美元。”——馮內古特
◆ 閱讀馮內古特,就是用黑色幽默反抗荒誕現實。
五號屠場 內容簡介
故事中的一切,或多或少都發生過。至少,關于戰爭的部分是相當真實的。 比利被外星人綁架了,他因此從時間鏈上脫開了。 他上床睡覺時是個老態龍鐘的鰥夫,醒來時卻在他的婚禮日。
他從 1955 年的那扇門進去,從另一扇門出來的時候是 1941 年。 他說,他多次看見過自己的出生和死亡,看見過自己發財致富、兒孫滿堂,也看見自己成為戰俘,一遍又一遍地
經歷五號屠場的大屠殺......
五號屠場 目錄
譯后記《五號屠場》:用另一種方法表現災難
五號屠場 相關資料
?因為知道了馮內古特,心想還有這樣的小說啊,假如沒有他,也許就沒有我的《且聽風吟》。
——村上春樹
?馮內古特的小說既滑稽又悲傷,他的痛苦從不嚴肅,他是獨特的。
——多麗絲·萊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馮內古特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馬克·吐溫。
——諾曼·梅勒(普利策文學獎得主)
?一個充滿歡笑的末日預言家。
——《紐約時報》
?我目睹過德累斯頓的毀滅……我的反應之一當然是笑。上帝知道,這是靈魂在尋找寬慰。
——馮內古特
?比利跟前的一個美國人哀號著說,除了腦漿身體里什么東西都拉完了。過了一會他說:“出來了,出來了。”他指的是腦漿。
——《五號屠場》第131頁
五號屠場 作者簡介
[美]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世紀美國極具影響力的黑色幽默文學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推崇他為“美國當代zui有才能的作家”。在1960年代的美國大學校園,馮內古特的小說幾乎人手一冊,他被稱為“幾代美國青年的偶像”。 馮內古特擅長以黑色幽默描繪時代的荒謬。當暴力、愚蠢、敵視、仇恨泛濫成災,絕望的人們遭受無法愈合的創傷。在笑聲下,是馮內古特對全人類深切的關愛和療愈。 他的許多文學創作與其在二戰中的親身經歷息息相關。 1945年,年僅23歲的馮內古特遭德軍俘虜,被囚禁在德累斯頓戰俘營。英美聯軍發動大轟炸時,馮內古特身處屠場的地下室內。整座城市在炮火中燒成廢墟,他是幸存的7名美軍戰俘之一。 戰爭在馮內古特心底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我目睹過德累斯頓的毀滅……我的反應之一當然是笑。上帝知道,這是靈魂在尋找寬慰。”25年后,講述此事的《五號屠場》終于出版。時值越戰,本書在社會上引起爭議,多次遭禁。馮內古特由此成為20世紀70年代美國反戰的代言人,這部小說也被譽為“結束了越南戰爭的杰作”。 虞建華,上海外國語大學資深教授,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譯有馮內古特代表作《五號屠場》《時震》《回首大決戰》等。
- 主題:
圖書泡過水了,很明顯,外面的透明膜都沒有的,就直接寄了,客服說可以先墊付運費寄過去,但我覺得太麻煩了,這種寄之前就應該看到情況不發出去的,體驗太不好了,或者直接提示不是全新的書??哎,反正感覺特別不好,郁悶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