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916478
- 條形碼:9787521916478 ; 978-7-5219-164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的主體部分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應用研究。定性研究為理論基礎,即本書前兩章,是對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特征、影響機制、活力評價及活力優化提升的相關理論、相關分類、相關方法的梳理過程;定量研究為影響機制和評價體系的建立部分,即本書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對特色小鎮公共空間影響機制及活力評價而完成現場調研、活力特征數據分析、影響機制模型建立和指標體系形成過程;應用研究是活力影響機制與活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即本書第6章和第7章,對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評價體系進行了檢驗,并根據影響機制和評價結果提出了優化提升策略。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研究 目錄
1 緒論 1.1 相關背景 1.1.1 特色小鎮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舉措 1.1.2 當前特色小鎮處于糾偏調控階段 1.1.3 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的提升對于小鎮活力發展至關重要 1.1.4 風景園林視角下特色小鎮公共空間研究的不足 1.2 相關概念與研究范疇 1.2.1 特色小鎮 1.2.2 公共空間 1.2.3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 1.2.4 活力 1.3 國內外研究概況 1.3.1 特色小鎮的發展研究 1.3.2 特色小鎮評價體系研究 1.3.3 公共空間活力特征、影響因素及提升方法相關研究現狀及分析 1.3.4 城市活力評價及公共空間評價相關研究現狀及分析 1.3.5 國內外研究綜合評述 1.4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義 1.5 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本書的總體框架 1.5.1 研究內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本書的總體框架2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相關研究基礎 2.1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的類型與特點 2.1.1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的類型 2.1.2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的特點 2.2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構成 2.2.1 外在表征 2.2.2 內在機制 2.3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分析方法與過程 2.3.1 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分析方法 2.3.2 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分析過程 2.4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評價方法與過程 2.4.1 公共空間活力的綜合性評價方法 2.4.2 公共空間活力的綜合性評價過程 2.5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提升相關理論支撐 2.5.1 城市觸媒理論 2.5.2 Team 10有關活力的設計理論 2.5.3 揚·蓋爾的公共交往理論 2.5.4 簡·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樣性理論 2.6 本章小結3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調研及特征分析 3.1 研究樣本選擇 3.1.1 研究地點的選擇 3.1.2 研究空間的選擇 3.2 數據獲取與分析方法 3.2.1 調研方法與數據獲取 3.2.2 數據處理及分析方法 3.3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特征分析 3.3.1 人群維度活力特征分析 3.3.2 時間維度活力特征分析 3.3.3 空間維度活力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結4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研究 4.1 研究思路與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研究方法 4.2 問卷調查與樣本分析 4.2.1 問卷調查 4.2.2 樣本分析 4.2.3 樣本信度和效度分析 4.3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子分析 4.3.1 因子分析過程 4.3.2 因子分析檢驗 4.3.3 因子提取 4.3.4 因子旋轉 4.3.5 因子命名 4.4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模型建立 4.4.1 結構方程模型的設定 4.4.2 結構方程模型的識別 4.4.3 結構方程模型的估計 4.4.4 結構方程模型的評價 4.4.5 結構方程模型的修正與評價 4.4.6 結構方程模型闡釋 4.5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機制分析 4.5.1 文化與景觀影響因素的分析 4.5.2 自然環境影響因素的分析 4.5.3 產業空間功能影響因素的分析 4.5.4 設施服務影響因素的分析 4.6 本章小結5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評價體系 5.1 評價體系建立原則 5.1.1 科學性原則 5.1.2 實踐性原則 5.1.3 全面性原則 5.1.4 易操作性原則 5.1.5 可比性原則 5.2 評價指標篩選 5.2.1 文化與景觀評價指標 5.2.2 自然環境評價指標 5.2.3 產業空間功能評價指標 5.2.4 設施服務評價指標 5.3 評價指標的確定 5.3.1 焦點訪談分析 5.3.2 評價指標 5.4 指標權重確定 5.4.1 層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和步驟 5.4.2 評價指標權重計算 5.4.3 權重計算結果 5.4.4 評價體系解析 5.5 公共空間活力評價體系的分級量化標準 5.5.1 五級制評價指標劃分 5.5.2 活力度評價等級制定 5.6 本章小結6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評價實證研究 6.1 研究地基本情況 6.1.1 實證研究地的選取 6.1.2 研究地總體概況 6.1.3 自然環境情況 6.1.4 交通情況 6.1.5 產業空間功能 6.1.6 特色文化 6.1.7 公共空間 6.2 評價數據獲取方法 6.2.1 評價數據采集 6.2.2 評價指標賦分 6.3 評價結果與分析 6.3.1 評價結果 6.3.2 評價檢驗 6.3.3 評價分析 6.4 本章小結7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優化提升策略 7.1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提升指導思想 7.2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提升原則 7.2.1 文化與景觀相結合的原則 7.2.2 自然環境與人居空間融合的原則 7.2.3 設施與服務協同的原則 7.3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提升策略 7.3.1 文化與景觀提升策略 7.3.2 自然環境提升策略 7.3.3 產業空間功能提升策略 7.3.4 設施服務提升策略 7.4 杭州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提升設計指引 7.4.1 公園空間活力提升設計指引 7.4.2 廣場空間活力提升設計指引 7.4.3 街巷空間活力提升設計指引 7.4.4 中介空間活力提升設計指引 7.5 本章小結8 結論與討論 8.1 研究結論與創新點 8.2 討論與展望參考文獻附錄A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使用者活動調查附錄B 特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調查問卷附錄C 結構方程模型相關結果附錄D 夢棲小鎮公共空間活力影響因素(部分)得分調查問卷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