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逆熵:市場常青樹思維與抉擇:market evergreen thinking and choice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83231
- 條形碼:9787509683231 ; 978-7-5096-832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逆熵:市場常青樹思維與抉擇:market evergreen thinking and choice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研究企業逆熵的專著。300多年的近現代經濟文明發展史表明,通過主動逆熵以保持企業活力和競爭優勢是市場常青樹企業的共同特點;反之,失敗、衰亡都是逆熵不力或毫無逆熵意識的企業。
逆熵:市場常青樹思維與抉擇:market evergreen thinking and choice 目錄
**節 企業與人類
第二節 逆熵與熵運
第二章 格局逆熵
**節 生存哲學
第二節 發展哲學
第三章 治理逆熵
**節 底色溯源
第二節 底層邏輯
第四章 制度逆熵
**節 制度文明變遷
第二節 企業制度文明
第五章 人本逆熵
**節 本原
第二節 務本
第六章 天職逆熵
**節 內化天職神圣使命于心
第二節 外化責任倫理于行
第七章 交易逆熵
**節 實現價值
第二節 創造價值
第八章 品質逆熵
**節 內在及外在
第二節 承諾及塑造
第九章 維新逆熵
**節 變革創新要件
第二節 變革創新催化
第十章 共蕃逆熵
**節 人類必由之路
第二節 企業共蕃正途
參考文獻
引用文獻
后記
逆熵:市場常青樹思維與抉擇:market evergreen thinking and choice 節選
一、市場經濟制度文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對制度概念的基本理解是:制度是一個社會的博弈規則,或者更規范一點說,它們是一些人為設計的、形塑人們互動關系的約束。這種理解總體較為準確、深刻。但把制度說成是公共大眾(社會)的博弈,還不如說成市場的博弈更為準確。 有觀點認為,人類只有存在交換才需要制度,這種交換有經濟的、政治的、情感的。只要存在交換就會存在博弈,就必然產生市場。寬泛地說,市場存在于政治、經濟、情感的各個生活中。只不過各個市場衡量的標的不同,經濟中的市場靠的是貨幣標的而已。這種“泛市場”觀點并不一定被人們普遍意識所接受,而作為經濟學家的諾斯,對制度的定義主要是從經濟的角度。經濟意義上的制度,顯然是市場博弈的結果。市場博弈的偉大成果之一,就是人們所說的市場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逆熵。市場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制度逆熵又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市場,與市場形成和諧相向、共生共存的正相關關系,演繹出當今偉大的人類文明,包括經濟文明、政治文明和人類公共生活形態文明等。 (一)現代經濟文明市場制度逆熵之源 隨著人類經濟文明的發展,尤其是近現代經濟文明的發展,分工的出現及細化,交易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以及人們的認知能力的有限性,且時常生活在一種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的環境中,于是在交易的過程中隱瞞、欺詐、偷懶及“搭便車”等機會主義行為開始出現。另外,在復雜交易中,各行為主體的意愿發生抵觸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由此而導致的利益沖突和摩擦致使交易無法順利進行,這更急切需要一種協調機制來促進交易的實現。*初是偶然的、非規則型地做出協調或判決,或就具體問題達成共識,或以成文的方式規定下來,當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依據前例或既定的原則、方式處理。這樣,漸漸地一系列協調機制便產生了,并以一定形式的執行力約束各交易主體,消除信息不對稱,抑制機會主義行為,維護交易各方利益,以保障交易的順利進行。而這正是契約論說所描述的市場制度自然形成的過程,以及市場制度所起到的作用。 1.產生:市場經濟制度起源于西方 市場經濟制度作為現代文明制度之源,是人類現代經濟文明的*大“制度逆熵”元素。而市場經濟制度起源于西方,并推動全球文明逆熵。 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西方在農業文明發展中實在無可圈可點之處。在長期實行的封建制度下,公國林立,大小貴族自設關卡,各霸一方,呈現事實上的千年分裂狀態,只有靠宗教實現文明的統一。但是,正是政治上官僚制度的欠發達,經濟上沒有以政府財政為中心的相關制度,沒有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無法實現以血緣為基礎的政治上的長期統一,經濟上與東方的中國更是難以匹敵。但在上一千年之初,卻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出現了對人類來說具有跨時代意義的1215年《英國大憲章》。英國國王和貴族簽訂的《英國大憲章》,規定了“王在法下”,約束了封建君主(實際上是專制王權政府首腦)的權利,成為構建后農業文明的法律基石。人類**次以制度形式,限制了國王的權利,也就徹底斷絕了政府的專屬之利,隨之而來的是英國公共生活的商業化,國民私利得到制度保護和突飛猛進發展,為西方特殊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創立打開了通道。后來英國再通過《權利法案》保護私有財產,直接促使了工業革命的產生,并發展成為今天以企業為主的工業文明及后工業文明(信息、數字、智慧文明),尤其是創立了世界可通用的現代企業制度。而在曾經長期分裂的歐洲大地上,還出現了統一國家的雛形——歐盟,盡管英國成功脫歐。 《英國大憲章》向來被認為是一種政治制度,但從人類發展的宏觀上看,實則是一種市場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1215年《自由大憲章》中規定:國王不能任意征稅,個人財產不得侵犯,不能隨意逮捕自由人,等等。這說明英國國王的權力雖然至高無上,但必須受到法律和慣例的約束。此后,隨著議會的興起,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三大原則的制約:其一,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征稅。其三,他必須按國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違背法律,其謀臣及代辦官員應負責任。由于議會與國王的權力斗爭,17世紀中期爆發了英國資產階層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具有重大影響的《權利法案》,對王權進行了種種限制,議會成為國家的*高權力機構。其后不久,議會通過《叛亂法》,規定平時必須經過議會同意才能征集和維持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只能維持一年。這個法案通過后,每年都要重申一次,以免國王破壞。這樣,議會就剝奪了國王招募常備軍的權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軍權,實現了軍隊的國民化,使國王(政府首腦)可能的惡性失去了國家機器的保護而再也不敢恣意妄為。限制王權,保護平民產權,這為市場秩序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尤其是限制了政權對市場的肆意任性行為,使市場秩序在促進人類發展的軌道上完善、發展、運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制度,也是經濟發展必要的制度逆熵。這種“政治制度決定著以產權和市場為核心的經濟制度,而經濟制度決定了制度”的績效,隨著近代英國政治制度的變革,現代經濟制度逐漸確立起來,主要表現在金融、土地、貿易等方面。制度逆熵促進了經濟的變革,經濟的變革又促進了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
逆熵:市場常青樹思維與抉擇:market evergreen thinking and choice 作者簡介
王飆,江蘇銅山人。一直在企業工作,已近40年。合著有:《改革后的選擇——中國經濟文明的歷史邏輯》(2004年)、《政府力的轉移——中國經濟文明的特殊邏輯》(2005年)。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