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將軍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87390
- 條形碼:9787510887390 ; 978-7-5108-873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將軍族 本書特色
★一生必讀經典,與《吶喊》《活著》并列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陳映真小說全集大陸首次完整出版。他是先驅式的文學家,兩岸知識人的偶像,被稱為“臺灣的魯迅”。他的小說直指人心創痛處,“永遠以弱者、小者的立場去凝視人、生活和勞動”。風靡臺灣半個世紀的中文小說經典,《將軍族》收錄膾炙人口的名篇《面攤》《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劇》《**件差事》等,多篇作品入選大學語文教材。 ★平凡人無告的痛苦和血淚,不可置信的愛和勇氣。失蹤的人,掙扎求生的人,為信仰所禁錮的人,被侮辱與被傷害的人。文學,為受侮辱的人重新找回尊嚴。臺北街頭的面攤車夫婦、城市里漂泊的上班族、背負著戰爭與歷史傷痕的普通人,為信仰受囚錮的青年……溫柔辛酸的人間浮世繪,20世紀平凡人的命運群像,寫下時代后街上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故事。 ★白先勇、蔣勛、王安憶、呂正惠、王德威、梁文道 誠摯推薦。“《將軍族》是一個臺灣的寓言。陳映真的文字直指人心創痛處。” (白先勇)“《我的弟弟康雄》看了一百遍以上,每遍讀都哭。”(三毛) ★附贈《閱讀陳映真》別冊,兩岸六位文學名家專文賞讀。別冊收錄白先勇、蔣勛、王安憶、呂正惠、藍博洲、梁文道六篇賞讀文章,從文學、思想、個人與時代等角度,帶你領略陳映真的人間風景。
將軍族 內容簡介
“下一輩子罷。那時我們都像嬰兒那么干凈。” 《將軍族》收錄陳映真創作于1959-1967年間的24部中短篇小說,包含膾炙人口的名篇《面攤》《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劇》《件差事》等,描繪了一幅20世紀平凡人的命運群像:臺北夜市攤販和病孩子,細瘦蒼白的“安那其”少年康雄,從遠方戰場歸來的鄉村教師吳錦翔,蘋果樹下富于浪漫幻想的青年林武治,淪落他鄉的三角臉和小瘦丫的愛情悲劇,知識界的“弄潮兒”唐倩,虛無厭世的“航海人”胡心保……二十四個故事,飽含淚水的愛和溫柔苦痛的同情,婉曲動人的靈魂剖白,憂郁悵然的詩性抒情,《將軍族》宛如一首首浮世的哀歌,為平凡人留下永恒的生命見證,生發出感人至深的力量。本書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
將軍族 目錄
鞭子和提燈/ 陳映真
面攤
我的弟弟康雄
家
鄉村的教師
故鄉
死者
祖父和傘
貓它們的祖母
那么衰老的眼淚
加略人猶大的故事
蘋果樹
文書
將軍族
凄慘的無言的嘴
一綠色之候鳥
獵人之死
兀自照耀著的太陽
哦!蘇珊娜
累累
某一個日午
永恒的大地
后的夏日
唐倩的喜劇
**件差事
理解陳映真思想與藝術之謎的關鍵:陳映真小說全集大陸版跋/呂正惠
陳映真文學年表
【《閱讀陳映真》別冊】
白先勇 《文學心靈的敬重》
蔣勛 《我的老師陳映真》
王安憶 《英特納雄耐爾》
呂正惠 《陳映真與魯迅》
藍博洲 《陳映真的山路》
梁文道 《不合時宜的左派》
將軍族 節選
將軍族(節選) 在十二月里,這真是個好天氣。特別在出殯的日子,太陽那么絢燦地普照著,使喪家的人們也蒙上了一層隱秘的喜氣了。有一支中音的薩士風在輕輕地吹奏著很東洋風的《荒城之月》。它聽來感傷,但也和這天氣一樣地,有一種浪漫的悅樂之感。他為高個子修好了伸縮管,別起嘴將喇叭朝著地下試吹了三個音,于是抬起來對著大街很富于溫情地和著《荒城之月》。然后他忽然地停住了,他只吹了三個音。他睜大了本來細瞇著的眼,他便這樣地在伸縮的方向看見了伊。 高個子伸著手,將伸縮喇叭接了去。高個子說: “行了,行了。謝謝,謝謝。” 這樣地說著,高個子若有所思地將喇叭挾在腋下,一手掏出一支皺得像蚯蚓一般的煙伸到他的眼前,差一點碰到他的鼻子。他后退了一步,猛力地搖著頭,別著嘴做出一個笑容。不過這樣的笑容,和他要預備吹奏時的表情,是頗難于區別的。高個子便咬住那煙,用手扶直了它,劃了一支洋火燒紅了一端,嗶嘰嗶嘰地抽了起來。他坐在一條長木凳上,心在很異樣地悸動著。沒有看見伊,已經有五年了罷。但他卻能一眼便認出伊來。伊站在陽光里,將身子的重量放在左腿上,讓臀部向左邊畫著十分優美的曼陀鈴琴的弧。還是那樣的站法啊。然而如今伊變得很亭亭了。很多年前,伊也曾這樣地站在他的面前。那時他們都在康樂隊里,幾乎每天都在大卡車的顛簸中到處表演。 “三角臉,唱個歌好嗎!”伊說。聲音沙啞,仿佛鴨子。 他猛然地回過頭來,看見伊便是那樣地站著,抱著一只吉他琴。伊那時又瘦又小,在月光中,尤其地顯得好笑。 “很夜了,唱什么歌!” 然而伊只顧站著,那樣地站著。他拍了拍沙灘,伊便很和順地坐在他的旁邊。月亮在海水中碎成許多閃閃的魚鱗。 “那么就說故事罷。” “啰唆!” “說一個就好。”伊說著,脫掉拖鞋,裸著的腳丫子便像蟋蟀似的釘進沙里去。 “十五六歲了,聽什么故事!” “說一個你們家里的故事。你們大陸上的故事。” 伊仰著頭,月光很柔和地敷在伊的干枯的小臉,使伊的發育得很不好的身體,看來又笨又拙。他摸了摸他的已經開始有些兒發禿的頭。他編扯過許多馬賊、內戰、私刑的故事。不過那并不是用來迷住像伊這樣的貌寢的女子的啊。他看著那些梳著長長的頭發的女隊員們張著小嘴,聽得入神,真是賞心樂事。然而,除了聽故事,伊們總是跟年輕的樂師泡著。這使他寂寞得很。樂師們常常這樣地說: “我們的三角臉,才真是柳下惠哩!” 而他便總是笑笑,紅著那張確乎有些三角形的臉。 他接過吉他琴,撩撥了一組和弦。琴聲在夜空中錚錝著。漁火在極遠的地方又明又滅。他正苦于懷鄉,說什么“家里的”故事呢? “講一個故事。講一個猴子的故事。”他說,嘆息著。 他于是想起了一支故事。那是寫在一本日本的小畫冊上的故事。在淪陷給日本的東北,他的姊姊曾說給他聽過。他只看著五彩的小插畫。一個猴子被賣給馬戲團,備嘗辛酸,歷經苦楚。有一個月圓的夜,猴子想起了森林里的老家,想起了爸爸、媽媽、哥哥、姊姊…… 伊坐在那里,抱著屈著的腿,很安靜地哭著。他慌了起來,囁囁地說: “開玩笑,怎么的了!” 伊站了起來。瘦楞楞地,仿佛一具著衣的骷髏。伊站了一會兒,逐漸地把重心放在左腿上,就是那樣。 就是那樣的。然而,于今伊卻穿著一套稍嫌小了一些的制服。深藍的底子,到處鑲滾著金黃的花紋。十二月的陽光浴著伊,使那怵目得很的藍色,看來柔和了些。伊的戴著太陽眼鏡的臉,比起往時要豐腴了許多。伊正專心地注視著天空中畫著橢圓的鴿子們。一支紅旗在向它們招搖。他原想走進陽光里,叫伊: “小瘦丫頭兒!” 而伊也會用伊的有些沙啞的嗓門叫起來的罷。但他只是坐在那兒,望著伊。伊再也不是個“小瘦丫頭兒”了。他覺得自己果然已在蒼老著,像舊了的鼓,綴綴補補了的銅號那樣,又丑陋,又凄涼。在康樂隊里的那么些年,他才逐漸接近四十。然而一年一年地過著,倒也尚不識老去的滋味的。不知道那些女孩兒們和樂師們,都早已把他當作叔伯之輩了。然而他還只是笑笑。不是不服老,卻是因著心身兩面,一直都是放浪如素的緣故。他真正地開始覺著老,還正是那個晚上呢。 記得很清楚:那時對于那樣地站著的,并且那樣輕輕地淌淚的伊,始而惶惑,繼而憐惜,終而油然地生了一種老邁的心情。想起來,他是從未有過這樣的感覺的。從那個霎時起,他的心才改變成為一個有了年紀的男人的心了。這樣的心情,便立刻使他穩重自在。他接著說: “開玩笑,這是怎么的了,小瘦丫頭兒!” 伊沒有回答。伊努力地抑壓著,也終于沒有了哭聲。月亮真是美麗,那樣靜悄悄地照明著長長的沙灘、碉堡和幾棟營房,叫人實在弄不明白:何以造物要將這么美好的時刻,秘密地在闃無一人的夜更里展露呢?他撿起吉他琴,任意地撥了幾個和弦。他小心地、討好地、輕輕地唱著: ——王老七,養小雞, 嘰咯嘰咯嘰咯—— ……
將軍族 作者簡介
陳映真(1937—2016),臺灣文學家、思想家、社會運動家。 本名陳永善,生于臺灣苗栗縣,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1959年以小說《面攤》進入文壇,曾獲吳濁流文學獎、《中國時報》小說推薦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1985年創辦《人間》雜志,開創中文紀實攝影報道先河,關懷邊緣族群,為弱小者發聲。他的小說以獨樹一幟的文學風格、對社會嬗變的深刻體察及深切的人道主義精神,影響了一代文學青年和知識分子。陳映真是臺灣文壇賡續五四傳統的作家和思想家,被稱為“臺灣的魯迅”。 1988年臺北人間出版社出版《陳映真作品集》十五卷。2001年臺北洪范書店出版《陳映真小說集》六卷。2017年臺北人間出版社出版《陳映真全集》二十三卷。2020年理想國推出陳映真小說全集三卷,此為大陸首次完整出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