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0754
- 條形碼:9787500170754 ; 978-7-5001-707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本書特色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傾力推薦! 為什么很多人無知無能,卻很自信?為什么很多人有知識有能力,卻不自信? “讀心術”和“占星術”為什么聽起來有道理? “達克效應”提出者、全球*多被引用前2%心理學家大衛(wèi)·鄧寧經(jīng)典著作,國內(nèi)首次引進。 擺脫自我認知偏差,提升自我洞察力,幫你“認識你自己”。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內(nèi)容簡介
任何在學校或職場與他人打過交道的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印象:不少人對自己的認知偏離了客觀事實。心理學家大衛(wèi) 鄧寧對這種現(xiàn)象展開了深入研究,并與賈斯 克魯格共同提出了“鄧寧-克魯格效應”(即“達克效應”)。該效應揭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自我認知現(xiàn)象,比如:在一項任務中,表現(xiàn)差勁的人會傾向于認為自己比實際情況更加,而表現(xiàn)的人會傾向于低估自己的表現(xiàn)。在本書中,鄧寧教授全面總結了關于自我認知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為何我們在個人能力和品性兩個方面會傾向于形成認知偏差,并揭示了避免這些認知偏差的途徑。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這本書部分討論了人們關于自我能力的錯誤評價,并探索了為何人們經(jīng)常認識不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第二部分討論了人們關于自己品格的錯誤評價,并探索了人們?yōu)楹蝺A向于認為自己比實際更具獨特性、為何對自己的道德品質傾向于做出不切實際的樂觀判斷,以及為何沒能預先得知情緒對他們的選擇和行動所具有的影響。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目錄
為什么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從認知偏差到自我洞察 作者簡介
大衛(wèi) 鄧寧(David Dunning),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現(xiàn)為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2021年,斯坦福大學發(fā)布了心理學領域作品被引用次數(shù)排行榜,鄧寧教授名列前茅(前2%)。
他的研究主要關注人類錯誤信念背后的心理機制。他在自己為人所熟知的著作中指出,人們傾向于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前景持有不受客觀證據(jù)支持的樂觀判斷——這一現(xiàn)象對健康、教育、工作和經(jīng)濟交流等具有重要影響(即“達克效應”)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