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6054052
- 條形碼:9787106054052 ; 978-7-106-0540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下)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電影人口述歷史中較為獨特的一卷,受訪人全部是在 電影界擁有一定藝術成就的女導演:王好為、王君正、劉國權、姜樹森、陸小雅。簡單而又條理地展現了她們的電影創作思想、創作風格等,尤其對她們拍攝過程中所經歷過的事情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展現。
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下) 內容簡介
真正的女導演群體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共計五十多位,中國因此也擁有了全世界強大的女導演陣容。這兩卷《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正是以口述歷史的方法來全方位地采訪這個群體的主力,即第四代女導演中的十位代表。女導演作為職業精英女性,以其不凡的勇氣躋身男性主導的競爭激烈的行業,對傳統固化的性別分工和性別價值體系給予了強有力的反證,這對塑造女性自身的價值無疑具有榜樣和示范作用。而相應地,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女性電影也是從第四代女導演的電影開始的。
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下) 目錄
女導演談女導演
王好為訪談錄
一、兒時記憶,家庭影響
二、上學經歷:八一小學-師大女附中
三、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和勞動
四、北京電影制片廠:場記和副導演
五、升任聯合導演
六、新時期:故事片導演
七、電視劇領域
八、導演心得
九、女導演的電影感悟
十、家庭和事業伴侶
附錄:李晨生談王好為
采訪手記
王君正訪談錄
一、我的三個父親
二、上學經歷:從西安到北京
三、從北京電影學院到北京電影制片廠
四、結婚生子
五、《海霞》劇組做老師
六、重返電影崗位:導演助理-副導演
七、故事片導演
八、兒童電影和兒童電影學會
九、女導演和女性電影
采訪手記
劉國權訪談錄
一、童年往事:從四川到北京
二、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習和生活
三、北影演員劇團:初上銀幕
四、轉行做導演
五、香港銀都機構拍電影
六、開辟電視劇新領域
七、商業片導演的苦與樂
八、幸福的電影之家
附錄:李寧談劉國權
采訪手記
姜樹森訪談錄
一、童年記憶
二、家庭變故
三、參軍經歷
四、戀愛成家
五、進入廣西電影制片廠
六、調入長春電影制片廠:副導演
七、譯制片和樣板戲導演
八、故事片導演
九、導演工作
十、女導演的感受
采訪手記
陸小雅訪談錄
一、幸福的童年時光:從長沙到長春
二、考入長春電影制片廠:演員之路
三、戀愛結婚
四、譯制片室:配音和話劇表演
五、下鄉社教-洗印車間-譯制科教室
六、調入峨眉電影制片廠:做場記
七、在北京電影學院學習
八、重返峨眉電影制片廠:導演生涯
九、生活輾轉:澳門-珠海-成都-北京-深圳
十、導演藝術
十一、家庭生活
十二、關于“女導演和女性電影
附錄:《永久的夢》
采訪手記
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下) 作者簡介
周夏,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電影學博士,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訪問學者。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國電影史,電影敘事學,女性電影。在《當代電影》《電影藝術》《中國電影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影視文章百余篇。主持2016年度國家廣電總局課題“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研究”,參與課題6項。主編《海上影蹤:上海卷》、《她的光影:女導演訪談錄》(上卷);出版專著《拯救與困惑——中國早期電影中的女性悲。1905-1949)》《夢與鏡:類型敘事與作者風格》。曾獲第27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特別獎,第13屆巴黎中國電影節“電影研究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第14屆“學會獎”學術專著一等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