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1443
- 條形碼:9787547741443 ; 978-7-5477-4144-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本書特色
一部電影除了有主角,還要有主角道具。據IMDb不完全統計,超過70%的穿幫鏡頭與道具設計有關。魔鬼在細節,細節看道具。而主角道具(Hero Prop)是推動劇情發展,幫助演員進入角色,將觀眾推向影片所構建世界的關鍵道具。《弄虛作假的藝術》是一本揭秘經典主角道具、圖解主角道具制作的寶典。
深藏功與名。韋斯·安德森、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御用”道具設計師。作者安妮·阿特斯金是當今炙手可熱的電影道具設計師,創作了《法蘭西特派》《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間諜之橋》《薇塔與弗吉尼亞》《都鐸王朝》等多部影視作品中的平面道具。盡管能夠贏得奧斯卡的永遠是美術指導和布景師,但電影平面道具設計師才是電影美術中那個深藏功與名的人。
Phaidon出品,必屬精品!《弄虛作假的藝術》由出版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以及《藝術博物館》的英國老牌藝術出版社費頓(Phaidon)打造。中文版由英國指定印廠制作,法式護封、磨砂UV、立體浮雕工藝全部原版復刻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內容簡介
為什么好的美術和布景,是電影成功的一半?作者安妮•阿特金斯邀請讀者走進幕后,探究天馬行空又事無巨細的電影道具設計與制作過程。她曾操刀《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間諜之橋》《都鐸王朝》等影視劇作品的平面道具創作。盡管諸如邀請函、信件、門票和包裝等平面道具在銀幕上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很少被觀眾近距離看到,但它們卻是將片場的演員和影院的觀眾進一步推向電影中虛構世界的關鍵所在。弄虛作假的藝術,既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也是變廢為寶,物盡其用。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目錄
**章,細節 Details…………………20
第二章,調研 Research……………… 46
第三章,朱波羅卡 Zubrowka………… 74
第四章,連戲 Continuity ………… 106
第五章,語言文字 Language ……… 126
第六章,工具 Tools …………………156
圖片版權說明/致謝 ………………… 198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節選
“信使”(the herald),是一種故事創作的方法 ,它指故事的展開通常由一則消息或傳達消息的人推動。比如一部時代背景設置在20世紀初的電影,男主角十有八九會收到一封緊急的電報;而如果故事發生在幾個世紀以前,則會是國王頒發的布告;在1980年代的浪漫喜劇中,主角回到她的公寓,懷里抱得滿滿當當,接著按下答錄機的播放鍵。
“信使”可以是一個物件,也可以是某個角色,就像《饑餓游戲》(The Hunger Games,2012)中的艾菲 • 特琳奇在臺上宣布十二歲的波麗姆將一直戰斗到死,這才引出了整個故事;或者是數百封從壁爐中飛出的信件,告訴哈利 • 波特,他即將前往霍格沃茨。無論信使以何種形態出現,它的普遍功能是告訴主角,無論他們愿不愿意,他們的生活都將發生難以想象的改變。這也是所有戲劇藝術的關鍵所在,不是嗎?畢竟沒有人想聽一個人安全地待在舒適區內的故事。
可以說,信使十有八九是一紙文書,一封電報、報紙頭條、緊要的情書……所有這些書面文字的消息,旨在引起主人公對冒險召喚的回應。作為一位電影平面設計師(graphic designer),我也因此常常被有失偏頗地評價為:做幾張紙片兒就能當職業養活自己。
在美術部門(art department),我們不用“信使”這個術語(敘事方法是編劇的問題),而是使用“主角”這個詞,一個“主角道具”(hero prop)必須經得起鏡頭的考驗,同時帶有自己的個性。而這能成為一份差事,甚至是全職工作,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只要提起那些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平面道具(graphic prop),我們便能清楚地看到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七寶奇謀》(The Goonies,1985)中的主角兄弟們在找到藏寶地圖之前不會飛到任何地方冒險;查理在拆開他的黃金獎券之前不會去巧克力工廠;在辦公室文書發現她為一位母親寄出三封吊唁信之前,沒有人想過要去拯救大兵瑞恩。
有時候,平面道具需要復雜而漫長的制作過程。在《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中,當“零”閱讀報紙標題得知D夫人的死訊時,我們要造出一份完整的全國性報紙;在《犬之島》(Isle of Dog)里,為了武裝一群憤怒的抗議者,我們制作了足夠多的抗議標語,每一個抗議標語的字母上面都用膠帶粘上了日文。
同時,這些道具也可以是*不起眼、*簡單的東西。只要這些道具上面出現任何文字,無論它的風格多么樸素,字數多么少,它們通常都會被認為是“一件平面設計作品”。《美國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中那個交換名片的經典場景,是一段罕見的以設計驅動演員對白的例子——電影中的角色幾乎從來沒有討論過平面設計。
這些簡單的小東西簡直是影片的絕配,它們在那里恰到好處,仿佛只是偶然被鏡頭拍到,實際上已經在露天游樂場良久。也許在電影劇本被創作出來之前,祖爾塔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街邊游戲機了?不是的,盡管在這之后,祖爾塔變成了購物中心的主打游戲機,但*原始的機器,是為了電影專程打造的。
在《閃靈》(The Shining,1980)中,通過開場的幾個鏡頭,就能看出杰克•托倫斯的心理健康很成問題。他和家人一起住進了被大雪封鎖的眺望酒店,嘗試在那里完成他的小說創作。一個平面道具將影片的恐怖氛圍推向了高潮,當杰克的妻子溫迪躡手躡腳地走向被杰克遺棄的打字機,她發現杰克創作的全部書稿都是由十足的瘋狂組成。一個不斷重復的句子以不同的排版形式被打印出來——“只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也變傻。”(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這句話預示著大勢已定,當溫迪翻閱著那五百頁精美打印上去的廢話的時候,那本書毫無疑問是一個瘋子的藝術杰作。
有時,劇組成員也可能會保留一兩樣他們參與制作的物品。我曾經在道具師羅賓 • 米勒(Robin Miller)的書架上見過《荒島余生》中的“排球”威爾森;我自己也會很自豪地,在工作室里擺上幾個《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門德爾蛋糕盒。
但令人悲傷的事實是,除了少數幾個有收藏癖的愛好者會騰出地方收藏這些道具外,大部分的平面道具并不會得到妥善保存。紙制品在片場的日子可不好過:熾熱的燈光和演員出汗的手掌會使道具的狀態迅速惡化,一些紙質道具往往破損嚴重,不能再用來拍攝。
想到這些工作成果*終被拋棄,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但我自己也很愧疚,通常我喜歡在工作結束后即時清理工作間,而不是把這些成堆的、也說不準會不會出現在*終電影剪輯中的材料收集起來。(除非過了整整一年之后,我們坐在電影院里看完了電影,不然誰能確定哪些道具會出現在成片里呢?)
接下來的幾章中出現的道具,都是我曾經為電影和電視劇集制作的作品。它們不都是主角道具,但每一件都是精心設計的,是我與一群極具才華的、杰出的導演、設計師、美工師、布景師、插畫師、書法家和道具師共同合作完成的。我非常幸運能在過去的幾年中與他們一道工作。希望這樣近距離地觀察平面道具,也許能夠生出一點微光,不單為我自己,也為所有在電影工業中活躍的平面設計師們照亮創作的道路。我們傾盡全力照料這些小東西,正是為了去創造更宏大的電影作品。
弄虛作假的藝術電影美術中的道具設計 作者簡介
安妮·阿特金斯(Annie Atkins)
安妮是一位專業的電影道具平面設計師。從郵戳到紙鈔,從護照簽證到街道路牌,她為各種類型演員和不同時期場景所創作設計的道具和標識,曾幫助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完美構建起阿爾卑斯山中的虛構小國祖波羅卡(ZUBROWKA),也曾協助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精細重現了上世紀中葉的大都市紐約以及諜影重重的柏林。她的設計代表作有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犬之島》《間諜之橋》《寂靜中的驚奇》《盒子怪》,以及電視劇《都鐸王朝》《低俗怪談》等。
安妮•阿特金斯生于威爾士。現在都柏林工作,同父母、兒子一起生活愛爾蘭。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