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65979
- 條形碼:9787559465979 ; 978-7-5594-659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精裝) 本書特色
◎“影響人類歷史的百部經典”之一 & 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1954年普利策獎獲獎作品。 ◆一場人與自身限度的不屈苦戰 ——“人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人盡可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 ◆一則意志與命運交鋒的深邃寓言 ——“他依舊臉朝下睡著,孩子坐在旁邊守著他,老人正夢見獅子。” ◎全新收錄海明威萬字新短篇——《追求即是幸福》,再次講述追捕馬林魚的故事。 《追求即是幸福》于2020年6月1日首次公開發表在《紐約客》上,由海明威的孫子塞恩·海明威*初發現,講述了海明威和朋友在古巴捕魚的故事,與《老人與海》的情節遙相呼應。 ◎搭配1952年初版《老人與海》插圖,35幅木刻畫重現老人與大海間的卓絕抗爭。 ◎翻譯家孫致禮潛心打磨,首次推出全新修訂譯本,收錄近5000字譯者序言,深入敘說海明威創作歷程,詳盡闡述譯者翻譯理念——力求達到“似乎是在讀一本海明威本人用漢語撰寫的作品” 。 ◎裝幀亮點 ◆封面UV印銀,藍色皮紋質感用紙+燙深藍工藝,真實還原大海波紋漣漪; ◆上下書口刷老人在海中獨自劃船圖案 ——上書口為老人與天空,下書口為海洋與群魚,再現老人與自然獨自抗爭場景; ◆搭配精美藏書票:選用文瀾橫川和紙,冰白珠光色澤,夾雜絲線效果,呈現海洋水流質感。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精裝) 內容簡介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收錄了海明威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和2020年首次公開在《紐約客》上的自傳性短篇《追求即是幸福》,同時搭配35幅1952年初版《老人與海》的木刻插圖。《老人與海》講述了古巴一位老漁夫八十四天未打到魚,仍堅持不懈獨自出海遠航,接連與一只巨大的馬林魚以及多批鯊魚拼死纏斗,*終只帶回馬林魚骨架的整個歷程。憑借《老人與海》,海明威獲得1953年普利策獎及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追求即是幸福》于2020年6月1日首次公開發表在《紐約客》上,由海明威的孫子塞恩·海明威*初發現并取名“Pursuit as Happiness”,小說講述了海明威和朋友在古巴捕魚的故事,與《老人與海》的情節遙相呼應。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精裝) 節選
他是個獨自駕條小船在灣流打魚的老人,現已出海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捉到。前四十天,有個男孩跟著他。可是,接連四十天都沒釣到一條魚,孩子的父母便對他說,老家伙如今準是極端salao,就是說倒霉透頂,那孩子便遵命上了另一條船,頭一個星期就捕到三條大魚。 孩子看見老人每天劃著空船回來,心里很難受,總要走下岸去,幫他拿卷起的釣繩,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裹在桅桿上的帆。帆上補滿了面粉袋,卷起后活像常敗之師的旗子。老人又瘦又憔悴,頸背上刻著深深的皺紋。兩邊臉上長著褐斑,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上的反光曬成的良性皮膚瘤。褐斑順著兩腮蔓延下去,由于常用繩索拉大魚的緣故,兩手都留下了很深的傷疤。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全都像無魚的沙漠中被風蝕的沙土一樣老邁。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是老邁的,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跟海一個顏色,喜盈盈的,從不認輸。 “圣地亞哥,”他們倆從停船的地方爬上岸時,孩子對他說,“我又能跟你出海了。我家掙到了一些錢。” 老人教會了這孩子捕魚,孩子很愛他。 “別,”老人說,“你跟了一條交好運的船。就跟下去吧。” “可是你該記得,你有一回接連八十七天釣不到一條魚, 接著我們有三個星期天天都逮到大魚的。” “我記得。”老人說,“我知道你不是因為信不過而離開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個孩子,不能不聽他的話。” “我知道,”老人說,“這很正常。” “他沒多大信心。” “是的,”老人說,“可是我們有。是吧?” “是的,”孩子說,“我請你到露臺酒吧喝杯啤酒吧,然后把東西拿回家。” “干嗎不?”老人說,“都是打魚的嘛。” 他們坐在露臺酒吧,不少漁夫拿老人開玩笑,老人并不生氣。另外一些上了年紀的漁夫望著他,心里很難過。但是他們并不流露出來,只是客氣地談論海流,談論釣繩投入水中的深度、持續不變的好天氣以及他們的見聞。當天交了好運的漁夫都已回來,把他們的馬林魚剖開,橫放在兩塊木板上,每塊木板的一頭由兩個人抬著,踉踉蹌蹌地送到收魚站,在那里等著冷藏車把它們送往哈瓦那的市場上。捕到鯊魚的人們把鯊魚送到海灣對面的鯊魚加工廠去,吊在帶鉤的滑車上,除去肝臟,割掉魚鰭,剝去外皮,把魚肉切成一條條,以備腌制。 刮東風的時候,從海港那邊的鯊魚加工廠飄來一股腥味;但今天只有一點淡淡的氣息,因為風轉向了北方,后來又漸漸平息,露臺上和煦宜人。 “圣地亞哥。”孩子說。 “唉。”老人說。他握著酒杯,想著多年前的事情。 “我去弄點沙丁魚來給你明天用好嗎?” “別。你去打棒球吧。我還能劃船,羅杰里奧會替我撒網的。” “我很想去。我即使不能跟你去打魚,也想給你幫點忙。” “你給我買了啤酒,”老人說,“你已經是個大人了。” “你頭一回帶我上船時,我有多大?” “五歲,那天我把一條活蹦亂跳的魚拖上船,它差一點把船撞得粉碎,你也差一點送了命。你還記得嗎?” “我記得魚尾巴吧嗒吧嗒地直撲打,船上的坐板給撞斷了,還有你拿棍子打魚的聲音。我記得你把我直往船頭上推,那兒放著濕漉漉的釣繩卷,我覺得整條船都在顫抖,聽到你噼里啪啦用棍子打魚的聲音,像在砍倒一棵樹,我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甜絲絲的血腥味兒。” “你當真記得那回事兒呢,還是我告訴你的?” “從我們頭一回一起出海的時候起,什么事兒我都記得。” 老人用他那常年日炙、充滿自信和慈愛的眼睛望著他。 “你要是我的孩子,我就會帶你出去闖一闖,”他說,“可你是你爸爸媽媽的孩子,你又跟了一條交好運的船。” “我去弄沙丁魚來好嗎?我還知道上哪兒去弄四份魚餌來。” “我還有我今天剩下來的。我把它們放在盒子里腌上了。” “我給你弄四條新鮮的來吧。” “一條。”老人說。他的希望和信心從沒消失過,這時就像微風乍起時那樣給鼓得更足了。 “兩條吧。”孩子說。 “就兩條,”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偷來的吧?” “我倒想去偷,”孩子說,“不過我是買來的。” “謝謝你。”老人說。他心地單純,不會去琢磨自己什么時候變得如此謙虛。但他知道他已經變謙虛了,還知道這并不丟臉,也無損于真正的自尊。 “看這海流,明天會是個好日子。”他說。 “你打算上哪兒?”孩子問。 “去得遠遠的,等風向轉了再回來。我想不等天亮就出發。” “我要設法讓他也到遠海去打魚,”孩子說,“ 這樣,你要是釣到一條真夠大的魚,我們就可以來幫你的忙。” “他不喜歡去太遠的地方打魚。” “是呀,”孩子說,“ 不過我能看見他看不見的東西,比如說有只鳥兒在覓食,我就會叫他去追鲯鰍。” “他的眼睛那么不中用嗎?” “差不多全瞎了。” “這就怪了,”老人說,“ 他從沒去釣過海龜。那可*傷眼睛啦。” “可你在莫斯基托海岸釣了多年的海龜,你的眼睛還好好的。” “我是個不同尋常的老頭。” “不過你現在還有力氣對付一條真正的大魚嗎?” “我想還有。再說還有好多訣竅呢。” “我們把東西拿回家吧,”孩子說,“這樣我才能拿了網去捕沙丁魚。” 他們從船上拿起器具。老人扛著桅桿,孩子拿著木盒,里面盛著卷起來扎得很緊的褐色釣繩,還有魚鉤和帶柄的魚叉。盛魚餌的盒子連同一根棍子放在船尾下面,那棍子是等把大魚拖到船邊時用來制服它們的。誰也不會來偷老人的東西,不過還是把船帆和粗釣繩拿回家為好,因為露水有害于這些東西,再說老人雖然深信當地人不會來偷他的東西,但他覺得把魚鉤和魚叉丟在船上總是不必要的誘惑。
老人與海·插圖珍藏版(精裝) 作者簡介
著者:[美]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美國小說家,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常升起》,初獲成功,被稱為“迷惘的一代”代言人,后陸續出版多部經典作品。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先后獲普利策獎及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他的寫作風格以簡潔凝練、意蘊深厚的“冰山原則”著稱,對二十世紀以來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 繪者:[英]雷蒙·謝潑德(Raymond Sheppard,1913-1958) 英國著名插畫家,生于英國倫敦。從小熱愛大自然,擅長繪畫各類動物。以為歐內斯特·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海》繪制初版插圖而聞名于世。 譯者: 孫致禮 我國著名翻譯家及翻譯理論家,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首席教授。已翻譯出版經典文學名著20余部,代表譯作有:“奧斯丁全集”、《老人與海》。 蔣慧 曾任記者、編輯,作品曾獲趙超構新聞獎。現居南京,為全職譯者、撰稿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