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孤島高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97353
- 條形碼:9787536097353 ; 978-7-5360-9735-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孤島高墻 本書特色
2019年費爾南多·納莫拉文學獎及葡萄牙筆會俱樂部小說獎得獎之作 聚焦歐洲難民眾生相,喚起那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每一個人,都有不堪重負的時刻;每一個人,在生命的某一時期,都會成為“難民”,困于一座孤島,被高墻所圍繞。 他們也曾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擁有體面的生活,有工作,孩子在學校上學。而戰爭和動亂令他們流離失所,他們也是受害者,不應遭受排擠、歧視和攻擊。 在她的故事中,每一句話都以“沒有”作為開頭。沒有孩子,沒有丈夫,沒有父母。沒有食物,沒有醫生,沒有答案。什么都沒有。一個人可以依靠這個連深淵都無法定義的詞語來生活嗎?
孤島高墻 內容簡介
阿米娜、阿斯瑪、莎伊瑪、沙特、奧米德……他們是幸存者,安然無恙。他們經歷了一次靠前危險卻也稱不上是勇敢者的旅行。他們從地獄中逃出來,就像電影里的人物沖破了銀幕,踉踉蹌蹌地奔跑,仿佛一場馬拉松障礙賽……但來到歐洲,他們從歐洲和歐洲人那里得到的優選的東西是被遺忘;*糟糕的東西是越來越普遍的蔑視。
孤島高墻 目錄
筆記本(阿米娜篇) 001
耳環(阿斯瑪篇) 041
T 恤(莎伊瑪篇) 090
涼鞋(J 篇) 124
香煙、偵探小說、一無所有
(艾萊妮、安、沙特篇) 176
筆記本電腦(奧米德篇) 229
洋乳香(迪米特里斯篇) 272
咖啡杯(胡安篇) 318
寫在*后 363
譯者后記 365
孤島高墻 節選
事物似乎從我的眼中誕生。當我閉上眼時,世界只剩下噪聲和不好的記憶。 人們說,時間隨著旅程向前推進。當旅程過半時,時間也剛好過半。 我問我自己想要什么,更多問題卻接踵而來,我在他人的聲音中尋找答案。當奧米德回答時,我睜開眼睛,使其出生。 話語從他的眼中誕生,這些話語讓世界變得完整。 我和他借助話語的翅膀起飛,飛向島嶼之外的天地。 顛沛流離后筆記本留存了下來。筆記本上的時間記錄了一半。 筆記本(阿米娜篇) 你好!我是阿米娜,她是阿斯瑪。 阿米娜在簽到本上寫下兩人的名字,在邊上寫下入場的時間——無須看手機——下午兩點,雅典娜婦女中心的開放時間。這是一個隱蔽的地方,幾乎看不到行人。摩托車頻頻經過,發出銹蝕般的噪聲,人們對此習以為常。對于那些生活在隆隆聲和恐懼中的人來說,這點噪聲可以算得上是音樂了。中心的名字讓人聯想到智慧女神。這里專門收容女孩和婦女,給予她們在難民營中所缺乏的隱私權。石地上成堆支起的帳篷和集裝箱,這就是二十一世紀歐洲難民營的圖景。在婦女中心,她們聊天、跳舞、自拍、洗熱水澡,不會遇到令人討厭的目光。對于那些流離失所、兩手空空的人來說,這里就是家。 這位女志愿者是新來的。在英語課開始之前,本該由她將她們領到休息室。結果卻恰恰相反,是她們告訴她該怎么走。 阿米娜坐在地板上,準備自我介紹。她的英語水平已經很不錯了,可以講述她朋友的故事。她自己的故事很簡單,那就是拋下一切去德國見她的兄弟。 哥哥? 他二十四歲,在那里工作,一家汽車廠。 你們倆做朋友很久了嗎? 快一年了。你知道阿斯瑪給我的生日禮物是什么嗎?是她剩下的一只耳環,另一只在旅途中弄丟了。 沒錯。直到晚上我準備把它們都取下來時,才發現一只已經丟了。 她們倆時不時把頭靠在對方的肩上休息。阿斯瑪對她隆起的肚子很是自豪,整張臉——從酒窩到螢火蟲般的眼睛——都充滿著笑。這個安然無恙隱藏在她身體中的孩子是前往歐洲的通行證,是申請家庭團聚的保障,當輪到她的時候……可是誰又知道那是什么時候?何時才能輪到名單上她的那串編號?不過,沒有人敢打擊這位年輕準媽媽的無邊自信。阿米娜剛滿二十歲。她沒有隆起的肚子,將在島上滯留更長時間。她將會看著她的朋友離開,悲喜交加,萬般思念。請振作起來吧!很快就會輪到你了。我想象兩人告別時的場景:頭巾相互靠在一起,幾乎分不清彼此。黑色的是阿米娜的;另一塊頭巾印有色彩柔和的曼陀羅,是阿斯瑪的。她們的手在對方的背上滑動,再見了,你是在笑還是在哭? 她們是在阿勒頗還是在這里認識的?為什么年齡小的阿米娜戴著黑色的頭巾? 為什么你的頭巾是黑色的,阿米娜? 因為好看。我喜歡黑色。 黑色跟她很配。當時我還不知道,黑色在敘利亞并不是哀悼的顏色。我更不知道,在恐懼將她們凍結,痛苦令她們衰老,暫時的解脫使她們麻痹之前,眼淚不過是很遙遠的東西。 手機是聊天的中樞,一切溝通都通過它進行,包括使用即時翻譯器,這是一種通過神奇的句法理解另一種語言的奇妙手段。中心提供無線網絡,密碼由志愿者保管。整個世界的畫面,無論是真實還是扭曲,快樂還是危險,都在指尖呈現。 **天走進雅典娜婦女中心時,我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與她們相處。我不能像看外星人那樣盯著她們,也不能像對待有缺陷的人那樣,對她們善意地微笑,等待時機不失禮貌地移開目光。我反復告訴自己:她們和你一樣,區別不過是年齡、語言罷了,沒有什么是你不習慣的,深呼吸。沒有什么比這更虛偽了。 她們的笑容讓我尷尬。 我從一開始就明白,我不能像對孤兒那樣,用那種笨拙的假聲對她們說話。她們不是孩子,更不是孤兒。她們是幸存者,安然無恙。她們經歷了一次極度危險的旅行,卻也稱不上是勇敢者的旅行。她們從地獄中逃出來,就像電影里的人物沖破了銀幕,踉踉蹌蹌地奔跑,仿佛一場馬拉松障礙賽:地面上跳動的瓦礫、尖角、遺落的子彈、滑溜的血液;夜晚和它的呻吟、陷阱、畸形的身影、低聲的交易;遠方和它隱秘的道路、顛簸、擁擠的車廂、迷失在荊棘叢中的房屋;饑餓和它的爪子首先翻攪著胃,然后在孩子的抽泣聲中折磨著耳朵,接著是心臟和整個被奴役的身體;天空和其無盡的黑雨;大海和其反復無常的本性,與狂風和海流爭斗;躲藏在濃密深處的生物。流水般的夜色中,萬籟俱寂,沒有絲毫征兆。 她們從地獄里逃出來,仿佛撕碎銀幕后到達了此岸的沙地。她們想家,但未來召喚著她們。她們學明星的樣子交男朋友、化妝、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發布自拍照,幻想成為模特。承諾,夢想,音樂。 我非常非常非常漂亮。 這是在一次臨時的葡萄牙語課上,阿米娜和她形影不離的朋友阿斯瑪學的**個句子——非常非常非常。 她們帶著燦爛的笑容向其他女孩重復這句話。這笑容與在場的婦女們形成鮮明對比:她們受困于支離破碎的過去,沉沒于現實的僵局。那些母親重復著:我非常非常非常累…… 阿米娜坐在地板上,品嘗著她的咖啡奶昔。她不跳舞,似乎也沒在聽音樂。她沒有動身旁的紙,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畫畫,然后貼在墻上展示。她對指甲油、化妝盒,來來回回走動的人視若無睹。有人來到陽臺,從那里可以看到街道、紅綠燈和車輛。紅燈下,汽車或是加速通過,或是緊急剎車并發出一聲嘶吼,聲音在城市中回蕩。除了阿斯瑪和社交網絡上的朋友,她不跟任何人說話。我坐在她身邊,沙發邊緣。我低下頭靠近她。我接到的任務是分散她的注意力,讓她不去想那片滿是廢墟的土地。 我試著了解她的過去。在阿勒頗的天空電閃雷鳴之前,在匆匆合上筆記本從露天咖啡座傳來尖叫聲之前,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我對逃亡的過程已經不感興趣了,因為已經讀過、聽過無數次了:蛇頭、破損的發動機、志愿者穿的那種光滑的馬甲背心——他們無力挽救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她的房子變成了銀幕的一部分。邪惡積累的難以解除的饑餓感又將銀幕吞噬。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我想知道,但我不能問。這段建立在受難者和渴望理解他們的人之間的不平等關系中,唯一重要的是獲得阿米娜的親密關系。我只需等待她開口。不會太久的,女孩子需要聽眾,而我急切地想傾聽她們的故事。 在等待的過程中,我決定將分鐘想象成天數來計算。等待對于她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即使是在等待這件事情上,我們也是不一樣的,我知道。阿米娜一定感覺到我充滿疑問的目光落在她頭巾遮蓋的脖子上。對她來說,我的目光更多是一種入侵,而非善意。她決定給我一個機會。 當然。我什么都想看,還想看那一切背后的東西。我想要知道和理解,邪惡是如何抓住這些女孩的手,使她們屈服,將她們趕出正常的生活。她變魔術似的摘下了頭巾,里面露出兩個小小的黑色墊片。她展示著這兩個墊片,一手一個。幸好我是近視眼,不然大家一定會注意到我因驚訝而鼓起的雙眼。 一團黑色長發——除此以外,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她一定覺得頭發稀疏而脆弱,尤其在二十歲左右,很容易被夸大缺陷。我沒來得及細看,因為我被阿米娜狡黠的笑聲和帶有蜘蛛腿形狀鉤子的墊片吸引住了。大家都以為頭巾下是濃密的頭發,閃閃發亮且充滿神秘感。所有人都錯了。 這也是頭巾的作用,用來假裝完美。我想說但沒有開口。 你明天還會來嗎? 我會的。 我當然會來,阿米娜。噢,我已經準備把你稱作山魯佐德,就是那個貌若天仙、擅長講故事的女人。請放心,我不會把你的家鄉和她的家鄉混淆。 ……
孤島高墻 作者簡介
茱麗葉塔·蒙吉尼奧,1958年出生于里斯本,作家、葡萄牙檢察院司法官(負責審理家庭和兒童方面案件)以及葡萄牙司法研究中心培訓師。 自1996年開始,先后出版了《完美判決》(1996)、《不忠者受難》(1998)、《敏感書詞典》(2000)、《J在何處?》(2002)和《暗夜成形》(2005)等多部作品。其中,《為你等待》(2000)獲葡萄牙馬西瑪文學獎、《第三位母親》(2008)獲葡萄牙作家協會中長篇小說大獎、《孤島高墻》(2018)獲2019年費爾南多·納莫拉文學獎及同年葡萄牙筆會俱樂部小說獎。 譯者簡介: 盧春暉,澳門大學翻譯學(中葡翻譯)碩士,文學及跨文化專業博士研究生。現任教于澳門大學葡文系。研究方向包括中葡翻譯、澳門翻譯史等,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曾獲澳門大學人文學院2021年度“最佳講師獎”。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