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00465
- 條形碼:9787522700465 ; 978-7-5227-004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 內容簡介
孟子文化精神擁有兩重內涵:一重是以“道”為中心的道德理想主義,另一重是以“文”為主題的文化守成主義。孟子的道德理想主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追求“仁且智”的理想人格,二是踐履“經而權”的倫理智慧,三是落實“士則仕”的政治訴求。理想人格的自覺追求,是孟子道德理想主義的本質。孟子的文化守成主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表達了“學孔子”的儒家一統取向,二是體現了“距楊墨”的異端批判意識,三是建構了“尚詩書”的文本解讀方法。儒家一統取向的執著向往,是孟子文化守成主義的精髓。孟子文化精神熏陶并范導了傳統儒家乃至古代中國人的人文教化,但其空想性成分和獨斷性因子也在意識形態化過程中被傳統儒家有意地擴大化,進而跟歷史主義、多元主義的現代理念形成某種沖突。孟子“經而權”的倫理智慧與“尚詩書”的文本解讀方法,在道德滑坡、傳統失落的今天,有可能成為我們文以載道、因文明道的批判性武器。
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 目錄
一 道德理想主義與文化守成主義
二 傳統的資源與自己的思想
第二章 先秦禮樂文明與孔孟道德理想主義
一 從禮樂文明到禮壞樂崩
二 孔子:在“吾從周”的背后
三 孟子對禮樂文明的認同與轉化
第三章 先秦詩書文化與孔孟文化守成主義
一 詩書文化的歷史重任
二 孔子:扭轉詩書文化的坎坷命運
三 孟子:確立孔子與儒學的權威地位
第四章 “仁且智”與孟子的理想人格
一 人禽之辨:凸顯人的絕對優越
二 心性之辨(上):以心善言性善
三 心性之辨(下):普遍平等及其內在根據
四 性命之辨:發見人的相對局限
第五章 “經而權”與孟子的倫理智慧
一 以權抗禮:小叔子為何要救嫂子?
二 背反于經的激進權智
三 返歸于經的溫和權慧
四 孟子經權觀的獨特理論價值
第六章 “士則仕”與孟子的政治訴求
一 學術政治化與義仕派立場
二 智識分子的社會功能
三 介入第三世界的政治學理由
四 時與孔子的士仕實踐
五 君臣關系的新建構
第七章 “學孔子”與孟子的儒家一統取向
一 相互性權威:《詩》《書》與孔子
二 批判性關懷:孔子與《春秋》
三 內在性貫通:道統與孔子
四 “儒”的學派義與孟子的思想史貢獻
第八章 “距楊墨”與孟子的異端批判意識
一 “楊墨之道”如何創造性轉化?
二 知其罪·距其非·恕其過
三 “承三圣”的自我期許
四 “距楊墨”之為文化心態
第九章 “尚詩書”與孟子的文本解讀方法
一 知人論世:歷史經驗與同情地理解
二 不盡信《書》:文本局限與抽象地繼承
三 以意逆志:視域融合與綜合地創新
第十章 孟子文化精神的合理邊界
一 “儒行”“儒治”的空想性成分
二 從圣賢理想到平民人格
三 儒家道統論與獨斷論取向
四 從儒學獨斷到思想多元
征引文獻
后記
文以載道-(孟子文化精神研究) 作者簡介
楊海文,男,1968年生,湖南長沙人,哲學博士,山東省泰山學者。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哲學系,碩士、博士畢業于中山大學哲學系。曾供職于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現代哲學》雜志社、《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現為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孟子學會副會長。著有《心靈之邀——中國古典哲學漫筆》《化蛹成蝶——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斷想》《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的世界》《四書選講》。近期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漢唐孟子思想解釋史研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國學單列課題重大課題“《孟子》深度解讀及其思想研究”。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