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125652
- 條形碼:9787572125652 ; 978-7-5721-256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本書特色
薈萃百年兒童文學短篇經典,引領當代中小學生主流閱讀。《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由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王泉根主編,分為小說卷、童話卷、散文卷和詩歌卷,共計25冊。本書為散文卷,主題為故鄉、童年、父母。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內容簡介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集中呈現了百余年間中國兒童文學經典短篇的絢麗華章,如同一個濃縮了各種體裁、各種作家、各種寫作風格與敘事藝術的百年中國兒童文學寶庫,講述著百余年來中國的故事與中國兒童的故事,尤其是新時代的故事。它用語言的力量、審美的力量、想象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打動讀者,引領他們的精神成長。 本書收錄的作品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郁達夫的《書塾與學堂》、季羨林的《一雙長滿老繭的手》、林海音的《爸爸的花椒糖》、束沛德的《爺爺逼我讀兩本書》等。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目錄
書塾與學堂/郁達夫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季羨林
爸爸的花椒糖/林海音
爺爺逼我讀兩本書/束沛德
名字的故事/張錦貽
紅紅的小辣椒/吳泰昌
認識父親/戎林
父親的木屐/曹旭
我們的“龍公龍婆”/王泉根
古塔歷險/馬異嘉
玩的暑假/梅子涵
妹妹不識字/劉慶邦
親婆/趙麗宏
父母回家有些冷——小琴的留守故事/邱易東
童年瑣憶/張品成
爺爺背上的電影院/毛蘆蘆
母親的茶/湯素蘭
淡淡的白梅/龐敏
盛滿月光的陶罐/毛云爾
衣櫥/曾小春
門縫中的童年/林彥
母親的兒歌/鞏孺萍
放學路上/王琦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節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躥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墻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競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著——當然睡不著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么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里。后來呢?后來,老和尚說,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結末的教訓是: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墻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走到百草園的草叢旁邊時,也常常這樣想。但直到現在,總還沒有得到,但也沒有遇見過赤練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聲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么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只。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里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P1-5
百年百篇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文叢:爸爸的花椒糖(散文卷)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國女作家。原名林含英,臺灣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早年隨父母到北京,曾就讀于北平女子師范和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并任《世界日報》記者。1948年到臺灣,曾任《國語日報》編輯、《聯合報》副刊主編等職。1967年創辦《純文學》月刊,經營純文學出版社。著有長篇小說《曉云》《孟珠的旅程》《春風》,小說集《綠藻與咸蛋》《城南舊事/經典文學名著》《婚姻的故事》,散文集《窗》《剪影話文壇》等。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