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742860
- 條形碼:9787547742860 ; 978-7-5477-4286-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本書特色
★16開精裝,北京日報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
★秦漢雄風,盛世饗宴,歷史味道,余韻悠長
★獨到視角,細節著筆,故事講述,引人入勝
★聚焦秦漢餐桌,尋味盛世飲食底蘊
★一本書就是一場精品文化展,帶領我們共赴一場盛世歡宴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內容簡介
本書為“分揀中國史”書系的又一力作,繼古代服飾、經商歷史、書法之旅后,聚焦秦漢的餐桌,尋味盛世飲食底蘊。
飲食文化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的餐桌見證了上萬年的飲食革命和文化流變。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個盛世,也是中華飲食體系的奠基時期,在飲食結構、飲食文化交流、飲食制度、烹飪技法、宴集禮俗等諸多方面都奠定了后世兩千多年的基本飲食格局。
本書分為食自八方、烹飪有術、天之美祿、宴會雅集、食制食俗五編,在吸收先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將傳世文獻、典型文物、封泥簡牘、畫像磚石、壁畫帛書等多種素材融為一體,圖文并茂,四色呈現,以故事化的講述將秦漢飲食文化精粹娓娓道來,力圖從食材、制度、食俗、烹飪、器具、禮儀、藝術、人物等多個角度還原秦漢四百多年間一幅幅鮮活而生動的飲食文化圖景。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目錄
序 言 - 001
**編 食自八方
引 子 穿越回秦漢,可以吃到什么呢? - 007
五谷為養- 010
“社稷”謂何? / 以糧食命名的帝國 / 天子之食 / 一份政績報告 / 從主食到副食的轉變
六畜興旺- 021
馬肉制肴 / 吳漢椎牛饗士 / 大美羊哉 / 公孫弘牧豬 / 沛公愛狗肉 / 邊地驛站的雞出入簿
黑暗料理- 036
爛羊胃,騎都尉 / 南越王鐘愛禾花雀 / 越人得髯蛇以為上肴 / 中山王府的鼠肉珍藏
魚,人所欲也- 048
五千頭魚的官司 / 韓信釣魚 / 莼羹鱸鲙 / 魚丸的傳說 / 神魚獻珠 / 錦鯉傳情
五菜為充- 065
青青園中葵 / 百草之王 / 循吏勸農菜品 / 蔬菜界的“熊掌”/ 宮中女眷的救命菜品 / 轪侯家的菜單 / 葷辛之菜
果香四溢- 082
五果為助 / 食甘嗅香 / 來自南越王的貢品 / 漢文帝的枇杷令 / 轪侯夫人的*愛 / 張騫的貢獻
乳脂方酥- 097
淮南王劉安的發明? / 一塊引起爭論的特殊畫像石 / “豆脯”不等于“豆腐”/ 喝得上豆漿,未必吃得上豆腐 / 缺失的文獻記載
第二編 烹飪有術
引 子 從水火不容到水火相濟- 111
天子愛餅- 115
寵妃變身舂米囚 / 重羅之面,塵飛雪白 / 高達十層的蒸籠 / 行旅**干飯 / 羹頡侯的由來
分一杯羹- 127
彭祖五味調羹 / 漢代的羹品 / 養老慰問品為何是“糜粥”/ 《齊民要術》中的“胡羹”
膾炙人口- 138
南越王的烤乳豬 / 神仙也愛吃烤串 / 一則烤肉引發的案例 / 生魚片自古有之
具染而啖- 150
漢代小火鍋 / 味中領將 / 齊鹽魯豉 /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 含飴弄孫 / 五味調和
蒸煮有道- 162
蒸蒸日上 / 煎熬有別 / 鼎鼎大名 / 破釜沉舟
火光翻轉- 177
“炒”自何時有 / 烹炒三要件 / 梁武帝倡素食 / 炒與中國文化
生養之本- 190
灶者,造也 / 曲突徙薪 / 灶神崇拜 / 另起爐灶
第三編 天之美祿
引 子 顧左右兮和顏,酌羽觴兮銷憂- 203
除憂歡伯- 207
儀狄、杜康造酒? / 自然的恩賜 /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挏馬酒之謎
曲糵之功- 220
清醠之美,始于耒耜 / 漢代釀酒圖 / 令人咋舌的古人酒量 / 曹操的“獻媚”奏疏
大羹玄酒- 232
酒為靈媒 / 飲惟祀 / “酒人”與“酒正” / 從“酎酒”到“酎金”
百藥之長- 242
“醫”源于“酒” / 以酒入藥 / 補酒妙方
百器之長- 249
高貴飲具 / 清白各異樽 / 美酒配靈犀 / 精妙汲酒器 / 曲水流觴 / 舶來玻璃杯
杯酒人生- 266
大風歌起 / 高陽酒徒 / 拔轄投井 / 借酒避禍 / 酗酒誤事
令行禁止- 274
酒令如軍令 / 詼諧生動的秦代酒令 / 中山王后的令骰 / 雅歌投壺 / 六博之戲
第四編 宴會雅集
引 子 從筵席說起- 291
席地而食- 298
鋪筵席,陳尊俎 / 舉案齊眉 / 分食與合食
亞夫問箸- 314
紂始為象箸? / 染指于鼎 / “箸”“筷”之變 / 從“烹飪”到“助食”/ 古之儀,箸與匙 / 同心成對,甘苦共嘗 / 用筷禁忌
食有等差- 326
酒萬鐘,列金罍,班玉觴,嘉珍御 / 坐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 / 烹羊炰羔,斗酒自勞
百禮之會- 335
千古鴻門宴 / 叔孫通定朝宴禮儀 / 不輕松的皇帝家宴 / 中山王夫婦的游獵宴 / 沛縣縣令的歡迎宴 / 田蚡的婚宴
備宴之禮- 346
延請迎賓 / 灑掃具膳 / 肴饌擺放有講究
宴飲之禮- 354
尚齒之風 / 敬酒祝壽 / 飲食有儀
侑宴之藝- 361
鐘鳴鼎食 / 歌舞助興 / 俳優百戲
第五編 食制食俗
引 子 飲食制度與飲食風俗- 377
食官之制- 380
食以體政 / 宮廷食官 / 官家廚夫
四時月令- 389
月令模式 / 物候與農時 / 秦漢的環保律令
倉廩實,國安定- 399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 倉官不止管糧食 / 儲糧重地多禁忌
傳食有律- 413
官方“招待所” / 公務接待標準 / 一堂古代“廉潔課”
鹽鐵會議- 425
齊有魚鹽之利 / 吳王劉濞富于天子? / 理財專家桑弘羊 / 唇槍舌劍的民生大辯論
文君當壚- 438
胡姬酒家 / 靡谷禁酤 / 武帝榷酒
地域食俗- 446
好本稼穡,家衍人給:中原 / 多食牛羊,飲乳食酪:西北 / 沃野千里,食俗奢侈:巴蜀 / 飯稻羹魚,喜食海鮮:東南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468
后 記- 477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節選
(精)秦漢的饗宴:中華美食的雄渾時代 作者簡介
王輝,80后學者,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秦漢史、飲食文化史。 承擔國博“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特展”等展覽的內容設計工作,參與了《漢世雄風》《秦漢文明展》等10余部圖錄的撰稿。發表《從國家博物館藏銅染爐談漢代的飲食風俗》《古代中國·秦漢時期內容設計構思》等相關主題論文10余篇。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