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9213
- 條形碼:9787500879213 ; 978-7-5008-7921-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本書特色
巧妙的插圖、精選的歷史、有趣的食譜……一套杰出的食物小史。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在輕松的逸事和嚴肅的歷史之間取得了令人愉快的平衡。 ——《書商》(The Bookseller)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內容簡介
精選的歷史+巧妙的插圖+有趣的食譜=一套杰出的食物小史 溫馨提示:閱讀食物小史,請勿狼吞虎咽。 食物小史系列 《黑魔法:巧克力小史》《頭號飲料:牛奶小史》《上頭!:啤酒小史》《甜味力量:糖果小史》《碳水的勝利:面包小史》 從品質的貴族獨享到廉價的大眾狂歡,從藥用材料到健康殺手,世界對甜味的追求一直未變,對糖果的感情卻十分復雜。奇思妙想的形狀、豐富迷人的風味、慰藉唇齒的質地……這種小小的、不起眼的食物,卻承載著幾個世紀以來不斷變化的文化態度、社會和經濟史以及情感依賴。本書探索了隱藏在魅力和閃光背后,糖果黏糊糊的歷史。 巧妙的插圖、精選的歷史、有趣的食譜……一套杰出的食物小史。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在輕松的逸事和嚴肅的歷史之間取得了令人愉快的平衡。 ——《書商》(The Bookseller)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目錄
目錄:
1 甜食、糖果還是甜品 ... 001
2 糖的魔力 ... 023
3 糖與美好的一切 ... 075
4 糖的奇思妙想 ... 121
5 生產者與消費者 ... 145
6 糖果與慶典 ... 173
食譜 ... 195
注釋 ... 209
參考文獻 ... 223
致謝 ... 229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節選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北美和歐洲糖果中,有些似乎格外奇怪 :香氣濃郁的、嘶嘶冒泡的、酸酸的、口感彈牙的、黑色或暗紅色的,或者嚼過后要丟掉的。這類糖果以糖膏、冰凍果子露、甘草、棉花糖、果膠和口香糖為原料,它們獨特的歷史闡述了它們與藥物和飲料之間的關系。雖然形式不同,但這類糖果都使用了黏合劑,包括樹膠、果膠、明膠或淀粉來增強口感和形態,完成人們的奇思妙想。 糖膏像杏仁蛋白軟糖一樣,實際上是一種原料,而不僅僅是一種甜食,既可用作裝飾物,也可用來制作小型甜品。糖膏出現于 16 世紀,可能遠遠早于甜品師們用糖粉混合浸泡的阿拉伯樹膠或黃芪膠,并用香料、玫瑰香精或麝香調味。新鮮的時候,它像黏土 ;干燥的時候,它變得易碎。用不可食用的糖膏與淀粉或石膏混合制作而成的物件,純粹是為了裝飾用途,用來上色、繪畫或鍍金。 在中世紀后期的歐洲,糖膏因純白、發光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這些在早期現代世界是不尋常的屬性,那時,瓷器很珍貴,而陶器一般都笨重、結實。和銀子、金子、精制玻璃和亞麻一樣,糖膏是一種珍貴的裝飾材料。在意大利制作“勝利餐桌”(trionfi di tavola)時尤為重要,這是為招待和奉承貴族而精雕細琢的雕塑。1574 年,威尼斯有個例子值得一提。在為法國國王亨利三世準備的早午餐餐桌上,“用糖膏制作的教皇、國王、紅衣主教、總督、小狗、神明和各種各樣的野獸雕像圍繞在甜食盛宴的周圍……一眼看上去有 300 個鍍上了金銀的糖像”。 制作勝利餐桌需要技巧,一些糖像由雕塑家兼建筑師雅各布·桑索維諾設計。它們成為越來越精致復雜的娛樂活動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會變出噴泉的餐桌和升出地板的邊柜,上面放著用糖膏做的盤子、杯子和餐巾,均是為迎合皇室而制作。關于這些宴會的描述廣為流傳,富有的歐洲人都想在他們的桌子上擺上糖像。16 世紀的圖書記錄了如何把糖膏做成精致的盤子、碗和飲具的秘訣,比如皮埃蒙特的亞歷克西斯的書。還有更小的新鮮玩意兒。用棕色糖膏在模具中壓制核桃殼,每個核桃殼中裝滿了小糖果,還有一張小小的題寫著詩句的卷軸紙。從麝香和龍涎香糖膏中制 得的小小香口糖,用來清新那些牙齒被糖腐蝕的人的口氣。 在接下來 4 個世紀中,勝利餐桌啟發了那些點綴著時尚餐桌的裝飾糖。18 世紀甜品的特色是在桌子中間放置一個帶鏡子的高臺,上面精心鋪設用糖制作的花園。小路是彩色的糖沙,小糖果代替鵝卵石,冰糖閃閃發光,糖膏被做成水果、鮮花、巖石島嶼、建筑和糖像。這些易碎的神像和處于各種人生階段的人像,影響了歐洲陶器制造商的產品。當他們在 18 世紀掌握了如何制作瓷器時,他們的設計和工藝借鑒了幾個世紀以來積累的制糖技術。 餐桌上的建筑性飾品在 19 世紀早期重獲新生,尤其是由歐洲時髦的主廚兼甜品師安托南·卡勒姆(Antonin Carême)制作的那些,進而在大西洋西岸壯大,比如在總統派對一類的活動中。直到**次世界大戰時,這種輝煌的時尚才隨著資金和工藝的消退而漸漸淡去,F在人們買現成的糖膏,加入甘油、玉米淀粉或起酥油來制作糖蔬菜,制作過程更加容易。糖霜花飾(pastillage)是一種放硬了的糖膏,特色是較高的強度、清晰度和持久性,它仍然受到時尚潮流的影響。在 20 世紀末,糖霜花飾常被用來裝飾慶典蛋糕。它被做成褶邊覆蓋在蛋糕上,或穿孔、打褶,或壓入模具,或依據技巧和想象徒手制作。 糖膏也用于制造藥物錠劑的糖衣,作為一種重要而又長期的應用,暗示著甜品師與藥劑師的關系。將固定劑量的藥物與一定用量的糖膏混合在一起,小心翻滾、分開,令每片都含有精準的劑量。這種專業工藝需要不斷練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 J. W. 佩珀(J. W. Pepper)申請了一項美國專利后,藥物錠劑在 19世紀中期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他發明的機器可以混合、滾軋和壓制糖膏,只需要一個監工就可以每日生產出大量的錠劑。 壓縮技術作為制作風味糖的替代方法得以發展,在高壓下做出圓盤和圈狀的糖果,完全是工業化糖果商的產物,需要各種黏合劑、潤滑劑以及葡萄糖水合物的精密配合。葡萄糖水合物是葡萄糖的一種特定的形態,因為它的晶體形式容易聚合。一些非常有名的糖果是用壓縮技術制作的。比如,在 1912 年由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克拉倫斯·克萊恩(Clarence Crane)研 發的救生員薄荷糖,和 1948 年由英國能得利公司研發的馬球薄荷糖(Polo mints)。除此之外,還發展出了含有脂肪和甘油的軟軟的“奶油”膏,作為什錦甘草糖(Liquorice Allsorts)的夾心。 日本的干果子(higashi)雖然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種傳統糖果,也可以算作壓縮糖果的一種。*好的干果子用到一種叫“和三盆”的特殊的糖,這種糖是用中國甘蔗制作而成的。經過復雜的工藝進行提煉,甘蔗汁熬制后形成粗紅糖,用布包裹起來壓榨,然后加水揉捏以去除糖蜜。重復 3 次后風干一周時間,*后產生了一種“制作高質量干果子必不可少的極好的糖”。將糖與米粉混合著色后壓入裝飾模具。干果子非常漂亮,形狀華麗,顏色鮮艷,形狀和顏色還會隨季節變換。但吃過干果子的西方人大多數會覺得像是在吃甜味的生米粉。干果子主要用于茶道,每位飲茶者在飲用苦味抹茶之前會先吃一顆來增加嘴中的甜味。 回到英國,字母糖菱(conversation lozenges)是一種起源于 19 世紀的時髦糖果,一般印有單詞或句子,由糖膏制成。這期間的另一個發明是將小蘇打、檸檬酸或酒石酸的粉末混合物和糖一起,制成起泡檸檬水或果子露飲料。糖果商的飲料和冰品的制作技能就來源于此項創新,相比于老式果子露的制作更簡便。土耳其、波斯國和其他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國家制作老式果子露時,要將稀釋后的風味糖漿放涼后再制作清涼的飲品,在歐洲這也曾是一種時尚。在土耳其,糖漿、調味后的糖膏或硬糖片仍被專業的甜品師用來制作“為剛剛生育孩子的母親補充能量和催乳的熱香料果子露”。大多數的果子露都被瓶裝碳酸飲料擠出了貨架,諷刺的是,這些冒著泡的檸檬水的發展其實是受到了果子露的啟發。 果子露粉是孩子們的廉價甜食。結合了果子露和字母糖菱的壓縮糖片成為英國人童年的標志性甜食——愛心糖(Love Hearts)。果子露粉成了檸檬果子露和熬制糖果的補充物,或被包裝在一個信封里,用一個熬制棒棒糖蘸著吃,或在紙筒里用一根甘草管吸著吃。北美的果子露發展成了果子露冰,在歐洲大陸上,它變成了雪芭、沙冰。在英國,雪芭是一種優雅的清新飲品,而果子露則會勾起童年的細碎回憶。
甜味力量:糖果小史 作者簡介
勞拉·梅森是一位食物歷史學家和作家,對英國食物和飲食習俗有著特殊的研究興趣。著有《糖李子和果子露》(Sugar Plums and Sherbet)《松木》(Pine)等。 納粹與書:追尋被掠奪的歷史記憶》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