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現代外國哲學(總第20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5873
- 條形碼:9787542675873 ; 978-7-5426-758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外國哲學(總第20輯) 本書特色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曾在20世紀80年代(1981—1988年)編輯出版了學會集刊《現代外國哲學論集》2輯,《現代外國哲學》9輯,共計11輯,在國內學術界產生很大影響,后由于經費等原因停辦。2007年,復旦大學現代哲學研究所與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恢復集刊,截至2011年,共出版2輯。2017年10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與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決定繼續編輯出版《現代外國哲學》(半年刊)。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發行。本集刊研究成果代表了國內現代哲學研究領域中青年學者的前沿水平。
現代外國哲學(總第20輯) 內容簡介
本書涉及休謨、康德、黑格爾、杜威、摩爾、厄姆森、胡塞爾、斯蒂格勒等近現代哲學家有關認識論、倫理學、美學等多個領域的探討。其中《斯蒂格勒技術哲學的現象學維度 —— <技術與時間>第二卷第四章研讀會紀要》系王慶節教授主持的系列在線研讀會的記錄, 研討者包括鄧文韜、馬迎輝、楊慶峰、方向紅、王嘉、惠賢哲等教師和學生。
現代外國哲學(總第20輯) 目錄
權利立場上的發展與正義——羅爾斯對近代政治愿景的融合
良序社會、正義感與良法善治——探尋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法哲學義蘊
論羅爾斯的良心自由概念
羅爾斯與海薩尼的功利主義之爭
惡之問:趙紫宸和約翰·羅爾斯的早期思想比較
論休謨《人性論》中的情感類型
康德“視之為真”思想考詮
論公開性原則——基于康德哲學的語境
論黑格爾的自因觀
杜威的邏輯觀概析
非概念性內容是盲目的嗎?——論《心靈與世界》中麥克道爾對經驗的定位
摩爾的“自然主義謬誤”與“是一應當”推論
關于美德的傾向主義解釋
親身的他異性——論默會知識的二重因素
當代藝術本體論中的原真性論題
胡塞爾對設定物的經驗關聯一存在論闡釋
斯蒂格勒技術哲學的現象學維度——《技術與時間》第二卷第四章研讀會紀要
如何“活得智慧且好”?
交互主體性、社會性與共同體——早期現象學家的貢獻
學生正在變成消費主義式的學習者嗎?
《現代外國哲學》(半年刊)征稿啟事
良序社會、正義感與良法善治——探尋羅爾斯正義理論的法哲學義蘊
論羅爾斯的良心自由概念
羅爾斯與海薩尼的功利主義之爭
惡之問:趙紫宸和約翰·羅爾斯的早期思想比較
論休謨《人性論》中的情感類型
康德“視之為真”思想考詮
論公開性原則——基于康德哲學的語境
論黑格爾的自因觀
杜威的邏輯觀概析
非概念性內容是盲目的嗎?——論《心靈與世界》中麥克道爾對經驗的定位
摩爾的“自然主義謬誤”與“是一應當”推論
關于美德的傾向主義解釋
親身的他異性——論默會知識的二重因素
當代藝術本體論中的原真性論題
胡塞爾對設定物的經驗關聯一存在論闡釋
斯蒂格勒技術哲學的現象學維度——《技術與時間》第二卷第四章研讀會紀要
如何“活得智慧且好”?
交互主體性、社會性與共同體——早期現象學家的貢獻
學生正在變成消費主義式的學習者嗎?
《現代外國哲學》(半年刊)征稿啟事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