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返城年代(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70330
- 條形碼:9787221170330 ; 978-7-221-17033-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返城年代(全二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電視劇《人世間》原著作者梁曉聲現實主義長篇巨制。2.一部沒有“代溝”的知青文學,想要成功的人,想要提升境界的人,都應該讀一讀。3.不僅是文學,也是歷史,更是一部寫給當代青年的精神啟示錄。4.每個人的一生都值得好好活著。人間值得,你更值得。5. 以前我只是寫那一代人如何如何;后來我突然意識到,那一代人背后的時代,更加可貴和重要。小說中極為重要的人物,它叫“時代”。我寫《返城年代》并不是為了懷舊,更重要的是回到歷史的端點,展現一段真實的歲月,給現在的年輕人補上歷史記憶,不僅讓他們了解那一代人,更要讓他們知道那段歷史。——梁曉聲
返城年代(全二冊) 內容簡介
《返城年代》是梁曉聲的代表作,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在哈爾濱生活的幾個返城知青家庭的悲歡故事,反映一代人在激情過后的掙扎與創痛。小說以林超然、何凝之、羅一民、楊一凡、張繼紅等人物命運的發展與糾葛為主線,藝術地、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現了知青返城后所經歷的生活的艱辛、迷茫、彷徨、辛酸,甚至絕望。然而,他們不曾向命運低頭、向生活屈服,通過奮斗與打拼,終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與歸屬。
返城年代(全二冊) 目錄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返城年代(全二冊) 節選
**章 一九七九年年底,哈爾濱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防洪紀念碑在雪中巍然聳立,冰封的松花江如鋪白氈。 一條條街道兩旁的街樹綴滿新雪,巨大得像銀珊瑚一般。此時已是后半夜,每一條街道都寂靜悄悄,無人,無車。 一家服裝店的櫥窗內貼著紅紙黑字的告示:為了迎接嶄新的一九八〇年,不惜血本大甩賣!新時代萬歲! 三孔橋一帶的路有段陡坡,兩個人影肩并著肩,小心翼翼地從陡坡上走下來,是林超然與妻子何凝之。何凝之棉襖外穿著兵團大衣,腹部微隆,看上去是懷孕了。盡管懷孕了,卻還是拎著一塑料桶豆油,背著兩張卷成一卷的狍皮;林超然則肩扛滿滿一袋面粉,左手拎旅行包,看上去也不輕。 兩人都累了,走得呼哧帶喘的。 何凝之:“沒想到,都快一九八〇年了,還滿列車的知青,還晚點七八個小時。” 林超然:“兵團、農場、農村,哈爾濱的,北京、上海、天津的,還有好幾萬知青在陸續返城嘛……你可千萬小心點兒啊,我摔一跤沒事兒,你摔一跤問題大了……” 林超然話音剛落,不料自己滑倒,旅行包、面口袋掉在地上,人也滑出去挺遠。 何凝之:“超然!” 林超然滑到了一根電線桿那兒,喊:“別管我!慢點兒下坡,雪下有冰!” 他扶著電線桿欲站起來,但腳腕疼得他直咧嘴,又一屁股坐下。 何凝之走到了他跟前,問:“沒事兒吧?” 林超然皺眉道:“腳脖子扭了。” 何凝之:“先別動。” 她放下裝豆油的塑料桶,轉身去將旅行包和面口袋拖了過來。面口袋摔裂一道口子,撒出不少面粉。她掏出手絹,從里邊墊住裂縫,并將地上的面粉往口袋里捧…… 林超然喊:“算了,損失點損失點兒吧!” 何凝之也大聲地喊:“不捧起來損失不少呢,這可是精粉!” 她將面粉口袋拖近林超然,大口大口喘氣,又說:“唉,女人一懷孕,行動起來就像七老八十了。” 她咬下雙手的手套,搓手。 林超然:“坐我對面歇會兒,我替你搓搓手。” 何凝之:“別了,我現在這樣,坐下費事兒,起來更費事兒。” 她將手套又戴上了。 林超然:“那,扶我起來。” 何凝之將他扶了起來。 林超然:“看來真走不了啦。”無奈地靠著電線桿。 何凝之的眼光有所發現:“你頭上方貼著一張小廣告,署的好像是我小妹的名字!” 林超然:“這會兒我可沒心思關心她了。”貼著電線桿又坐下去。 何凝之擦去眼睫毛上的霜,從書包里掏出手電筒照著細看,但見小廣告上秀麗的楷字寫的是——“本人女,二十六周歲,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返城知青,容貌良好,品行端正,欲尋三十五歲以下品貌般配且有住房之男士為夫,住房十平方米即可,大則甚喜……”署名何靜之。 何凝之大叫:“果然是我小妹!” 林超然:“別激動,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何凝之:“絕對是她!她寫給我的信中說她在練小楷,這么征婚,還‘大則甚喜’,氣死我了!” 林超然雙手抱著大頭鞋一邊活動那只崴了的腳一邊問:“什么‘大則甚喜’?” 何凝之:“欲尋三十五歲以下品貌般配且有住房之男士為夫,住房十平方米即可,大則甚喜……” 她試圖將小廣告撕下來,卻早已凍在電線桿上了,哪里撕得下來! 林超然:“老婆,先看看幾點了行不行?” 何凝之愣了一下,看手表,小聲地說:“快一點了。”她不那么生氣了,平靜了。 林超然仰視著她說:“咱們現在可該怎么辦呢?我不同意帶這么多東西,你偏不聽我的!” 何凝之:“眼看要過新年了,接著就過春節,空手回家像話嗎?你爸你媽都有腰腿疼的老毛病,給他們各帶一張狍皮也是應該的吧?” 林超然不耐煩地說:“別說那么多了!我問的是,咱們現在可該怎么辦?” 何凝之怔了怔,看看地上的東西,吃力地彎下腰,翻一只旅行包,翻出一把帶鞘的匕首揣入大衣兜。 林超然:“你把它揣兜里干什么?” 何凝之:“只能這樣……你坐這兒守著東西等,我自己先回家去,叫上我爸和我兩個妹妹,一塊兒來接你。” 她覺得委屈,流淚了,擦了一下臉,轉身就走。 林超然看在眼里,明白她覺得委屈了,料到她流淚了,柔聲地說:“老婆……” 何凝之站住。 林超然:“就不怕把我給丟了?” 何凝之不轉身,不回頭。 林超然:“哎喲!” 何凝之一下子轉過了身,不安地問:“怎么了?” 林超然:“逗你呢!別急,我有耐心在這兒等。慢慢走,千萬別像我似的滑倒了啊。” 何凝之點頭。 林超然:“別生氣,剛才我不該埋怨你。愛你。你知道我有多么愛你。” 何凝之高興了,笑了,也柔聲說:“別心煩,這才多大點兒事兒啊!我家有自行車,我讓我爸騎上自行車先來!” 她走了。 林超然直望到她的身影消失,從兜里掏出煙,往電線桿上一靠,吸著煙,陷入回憶…… 兵團軍馬場場部里,林超然正與現役軍人的教導員飲酒話別。桌上除了土豆、拌木耳,還有一大碗蘑菇燉肉。 教導員:“這是鄂倫春獵人送的狍子肉,為什么一口不吃?嫌我燉的不好吃?” 林超然:“不是……教導員,我舍不得離開軍馬場,也舍不得和你分開。咱們這一別,以后什么時候才能再相見,那就難說了……” 他說得動容,雙手捂面,直搖頭。 教導員:“我理解。何況,你弟埋在咱們這兒。可軍馬場撤銷了,軍馬都被趕到別的地方去了,知青也都返城了,只剩咱倆了,咱們再舍不得離開,那也得離開啊!” 林超然:“我弟的事兒,我還一直瞞著家人呢……” 他流淚了。 教導員:“超然,別這樣,你弟肯定不希望咱倆悲傷地話別。他是個樂天派,我認為他希望咱倆今夜一醉方休……” 林超然抹把淚,夾了一筷子肉放入嘴里,含淚嚼。 教導員:“我這名現役軍人,能與你這名知青營長共事三年,三年里咱倆能將南北知青團結得像親兄弟一般,并且使軍馬一年比一年多,超然,這是咱倆的一段緣分啊,咱們都要好好把它保存在記憶中!來,再干一次!” 兩人舉碗相碰,各自豪飲而盡。 外邊,北風呼嘯。 教導員從頭上摘下羊剪絨軍帽,取下紅星,雙手捧送:“超然,這頂軍帽我送給你,作為紀念吧!……” 桌子一角放只書包,林超然從書包里取出兩大厚本日記,也雙手捧送:“教導員,這是我從來到軍馬場那一天起記的全部日記,也送給你作為紀念。” 兩人互相交換了紀念物,相視而笑。 教導員:“再干一次?” 林超然:“干!”他往兩只碗里倒酒。 兩人碰碗,又豪飲而盡。 教導員:“好靜啊!只有風聲……咱們馬場獨立營的傳統那可是從不喝悶酒的,我先來段節目?” 林超然鼓掌。 教導員站起來,他看上去已有七分醉了,敞開喉嚨,大聲朗誦完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真是朗誦得豪情滿懷!而且像在舞臺上演戲一樣,一邊朗誦,一邊這走那走,手勢頻頻。 林超然大聲喝彩:“好!” 教導員趔趄一下,一掌撐住桌角:“該你了!” 林超然:“我來什么?” 教導員一指墻:“當然是你拿手的!” 林超然起身從墻上摘下二胡,重新坐定,醞釀了一下情緒,拉起一首節奏快速熱烈的二胡曲。他也有幾分醉了,動作大開大合,也拉得完全投入…… 雪停了,夜空出月亮了,林超然身上已落了一層雪,如雪人。 他抬頭仰望月亮,耳邊仿佛猶有二胡聲和教導員的朗誦聲交織著…… 他不由得在心里說:“雪剛一停,就出月亮了,真是少見的情形啊!月亮,難道你是由于體恤我妻子她懷孕了,好心地為她照亮回家的路嗎?” 坡頂突然傳來一個青年的吼唱: “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 林超然循聲望去,但見一輛三人共騎的自行車順坡而下……那輛自行車也滑倒了,三個人和自行車摔在了林超然旁邊;三人摔得“哎喲”不止,自行車輪子在林超然跟前轉…… 林超然:“下這么大雪,還前后帶人,不是找著挨摔嘛!” 三人爬起,都是二十來歲的小青年,穿同一式樣的扎趟的棉工作服,其上印著“哈鐵”二字。 他們看著林超然覺得奇怪。 青年甲惱火地說:“怎么哥們兒?說風涼話兒是不是?” 林超然:“別誤會,是想跟你們套近乎。我腳崴了,走不了路了,也餓極了。哪位身上如有吃的,能不能給點兒啊?” 青年乙:“要吃的?有,有……” 他從兜里掏出一把瓜子,朝林超然一遞,嬉皮笑臉地說:“公雞公雞真漂亮,大紅冠子綠尾巴,你到窗口瞧一瞧,請你吃把香瓜子!” 林超然看出了他是成心在拿自己開涮,并不惱火,笑道:“瓜子我旅行包里有不少,你留著自己嗑吧!” 青年丙:“怎么,還不稀罕要?”與青年甲和青年乙交換了一下眼色,趁林超然不備,將一只旅行包拖了過去,伸入一只手,邊摸邊說:“不但有瓜子,還有榛子、木耳、蘑菇……這啥?” 他掏出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湊到路燈光下細看,驚喜地說:“猴頭!還有猴頭哎!” 青年甲和青年乙,也幾乎同時將面粉口袋和一塑料桶豆油拖開了。 “面!有四五十斤!” “這肯定是一桶豆油!” 三個青年眉開眼笑。 林超然憤怒了:“你們干什么?打算搶嗎?” 青年甲:“大哥,別說得那么難聽好不好?你以為老天爺會白讓我們哥仨摔倒嗎?快過年了,這明明是老天他在好意給我們哥仨分點兒年貨嘛!老天爺好意,那我們也不能不領情啊,是不是?” 青年乙:“別跟他廢話了,拿上趁早走人!” 青年丙:“對對,說走就走,再來個人撞上了不帶勁!……”他起來扶自行車。 林超然已站起,隔著自行車,一把揪住對方衣領,聲色俱厲地說:“都給我乖乖放下,否則我對你們不客氣!” 對方也犯起了渾:“不客氣你能把我們咋的?” 他試圖扳開林超然的手;林超然哪里容他得逞,猝不及防地伸出了另一只手,把住對方腰那兒,一用巧勁兒,居然將對方隔著自行車舉起,轉眼扔到了人行道上! 對方躺在地上“哎喲”不止…… 青年甲:“嘿,太張狂了!腳崴了不識相點兒還敢動手!上!” 于是他與青年乙撲向了林超然;林超然一拳擊倒一個,卻被另一個貓腰拱倒……兩人在雪地上翻滾不止,*終還是林超然占了上風;對方在翻滾中掉了帽子,林超然抓住他頭發,欲往馬路沿上撞對方的頭…… “住手!” 林超然抬頭一看,跟前又站著一個穿“哈鐵”工作服的人,年齡和他不相上下。他松了手,站起來,指點著三個小青年,氣得不知說什么好。 三個小青年也都站了起來,其中一個扶起自行車;都想溜。 后來出現的那個人厲喝:“都給我站那兒別動!”他是三個小青年的班長,叫王志,也是兵團返城知青。 王志問林超然:“兵團的?” 林超然:“對。” 王志:“幾團的?” 林超然:“馬場獨立營的。” 王志:“你們教導員姓什么?” 林超然:“姓袁。袁儒敏。參加過抗美援朝,從六師調到馬場獨立營的。” 王志:“一句沒說錯,他也當過我的教導員。認識一下,我叫王志。”伸出了一只手。 “林超然。”林超然與他握了一下手。 王志:“探家?” 林超然:“返城了。” 王志:“這都眼看著一九八〇年了,你可夠晚的。他們三個想搶你這些東西是不是?” 林超然:“可不!列車晚點了,我和妻子走到這兒,我滑了一跤,腳崴了。我妻子懷孕了,只得讓我在這兒守著東西,她先自己回家去找人接我……” 王志回頭瞪著三個小青年問:“聽明白了?” 三個小青年或點頭,或訥訥地說:“聽明白了。” 王志:“都張大嘴,沖我呼氣!” 三個小青年乖乖地張大嘴沖他呼氣。 王志依次從他們頭上扯下帽子,抽他們,訓他們:“不許你們下班喝酒,偏湊一塊兒偷偷喝!你們掙那點兒工資里有酒錢嗎?你哥不是返城知青嗎?你姐不是返城知青嗎?還有你哥不也是嗎?居然打劫一個和你們哥哥姐姐有同樣經歷的人!這事兒要是讓返城知青們知道了,沒你們幾個好果子吃!你們哥你們姐也不會替你們說情!” 三個小青年抱著頭,都說:“班長,下次不敢了。” “算啦算啦,既然他們是返城知青的弟弟,那就饒他們一次吧。”林超然替三個小青年說情。 王志也是騎自行車經過這里,那么現在有兩輛自行車了。 他扶著自己的自行車把吩咐:“你,扶這位知青大哥坐我車后架上;你,把油放我自行車后座上;兩個旅行包,你倆一人一個,是拎是扛我不管;也有你的事兒,騎上你的自行車,往前追你們的知青大姐,向她通報一下情況,讓她早點兒放心!” 那名小青年騎上自行車蹬走了。
返城年代(全二冊)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于哈爾濱,當代知名作家、學者。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資深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至今創作了包括散文、小說、雜論、紀實文學等在內的作品逾千萬字。代表作有《雪城》《年輪》《返城年代》《今夜有暴風雪》。憑借作品《人世間》榮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