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傳播與創新:東南亞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7287
- 條形碼:9787100207287 ; 978-7-100-20728-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與創新:東南亞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考古學與藝術史研究者銅鼓是一種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南和東南亞國家的帶有神圣、神秘色彩的青銅器,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所以被一些研究者視為“神器”,本書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和印尼的銅鼓的起源、造型、紋飾及其本土化歷程。本書的研究成果證明,銅鼓文化的國際性與地域性特征,是中國-東南亞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的典型個案。
傳播與創新:東南亞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 內容簡介
古老的銅鼓是中國和東南亞共同的文化瑰寶, 時至今日依然在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流傳, 見證著中國和東南亞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本書的出版則是中國與東南亞相關學者交流與合作的見證, 書中立論以原創性資料為基礎, 所涉及的每一面銅鼓的數據均來自作者親手測量, 每一幅照片都是作者親手攝制。
傳播與創新:東南亞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 目錄
**章 銅鼓研究再出發:重返東南亞
**節 銅鼓研究歷史回顧:東南亞是初始原點
第二節 銅鼓研究新方略:重返東南亞再出發
第二章 老撾銅鼓文化:源遠而流長
**節 老撾銅鼓的類型
第二節 老撾銅鼓的歷史與族屬
第三節 老撾銅鼓文化的現代流傳
第三章 越南銅鼓文化:后起而勃發
**節 越南銅鼓研究回顧
第二節 越南銅鼓的類型
第三節 越南銅鼓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后起而勃發
第四節 越南銅鼓文化的現狀:保護與傳承在繼續
第四章 泰國銅鼓文化:王權象征猶在
**節 泰國銅鼓研究回顧
第二節 泰國銅鼓的類型
第三節 泰國銅鼓的歷史與族屬
第四節 泰國銅鼓文化現狀:國之重器今仍是
第五章 東埔寨銅鼓文化:在高棉文明中閃過
**節 柬埔寨銅鼓研究回顧
第二節 柬埔寨銅鼓的類型
第三節 柬埔寨銅鼓的歷史與族屬
第四節 柬埔寨銅鼓文化之現狀:已成追憶
第六章 緬甸銅鼓文化:源于滇越的播化
**節 緬甸銅鼓研究回顧
第二節 緬甸銅鼓的類型
第三節 緬甸銅鼓源于滇越
第四節 緬甸銅鼓傳承于克倫和克耶
第七章 印度尼西亞銅鼓文化:舶來品與本土化
**節 印度尼西亞銅鼓研究回顧
第二節 印度尼西亞銅鼓的數量和分布
第三節 印度尼西亞銅鼓的類型
第四節 舶來品與本土化:印尼銅鼓的源流與主人
第五節 神圣與世俗:印度尼西亞銅鼓文化的現狀
第八章 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
**節 從中國西南到東南亞:中國-東南亞銅鼓文化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互鑒而豐富:中國-東南亞銅鼓古代文化的繁榮發展
第三節 互鑒而不息:中國-東南亞銅鼓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傳播與創新:東南亞銅鼓文化調查與研究 作者簡介
李富強,男,1965年1月生,人類學博士。現任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民族學博士生導師。系“八桂學者”、廣西高層次人才、廣西優秀專家 、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主持人(首席專家)。兼任廣西民族工作顧問專家、廣西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副理事長、廣西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廣西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廣西民族旅游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會副會長。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