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104467
- 條形碼:9787205104467 ; 978-7-205-1044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本書特色
英雄與史詩并存 浪漫與壯烈同在 不讀唐朝,不知大國氣派! 不看唐史,不知時代榮光!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歷史類通俗讀物,是“你不了解的”系列的一部。唐朝,一個經濟空前繁榮、文化絢麗多彩、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統一強盛、對外交流遠超以往的朝代。他繼往開來、光照四鄰、開放包容。近300年的歷史有著無數讓后人或憧憬、或驚奇、或贊嘆、或唏噓的故事。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名人將相的奇聞逸事,殘酷慘烈的戰爭,文采風流的人物,世界聞名的都市。從太原起兵到玄武門之變,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皇帝和妃子、名相與良將、無數的人和事,承載了一個朝代的滄桑與輝煌。這里有你不了解的唐朝!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目錄
一、 潛龍在淵 - 3 -
1.盛世溯源 - 3 -
2.千秋大業 - 9 -
3.風雨飄搖 - 16 -
4.名應圖讖 - 23 -
5.李淵其人 - 31 -
6.起兵真相 - 38 -
二、大唐建國 - 49 -
1.太原起兵 - 49 -
2.老李的孩子們 - 56 -
3.隋朝的忠臣 - 61 -
4.等死的楊廣 - 67 -
5.雄心、野心、癡心 - 76 -
6.困龍癡想上天堂 - 83 -
三、天下底定 - 91 -
1. 得來全不費功夫 - 91 -
2.勢如破竹 - 95 -
3.光芒萬丈 - 103 -
4.王“開明”的政治秀 - 112 -
5.智窮力竭 - 121 -
6.放手一搏 - 129 -
7.天策上將 - 135 -
四、貞觀之治 - 142 -
1.蕭薔之內 - 143 -
2.喋血宮門 - 150 -
3.貞觀之治 - 159 -
4.流年不利 - 168 -
5.竹籃打水 - 175 -
6.誰是繼承人 - 183 -
五、高宗李治 - 189 -
1.假癡不癲 不爭是爭 - 189 -
2.開邊服遠 富貴寧人 - 194 -
3.公主作妖 駙馬造反 - 199 -
4.皇帝突圍 大臣找死 - 209 -
5.純臣歸位 奸臣出場 - 219 -
6.君臣決戰 武氏上位 - 226 -
7.肅清后宮 短暫和解 - 234 -
8.外甥類舅 青出于藍 - 241 -
六、皇后武氏 - 250 -
1.從商人到功臣 - 250 -
2.見天子庸知非福 - 258 -
3.盟友帝后 - 266 -
4.信任與忌諱 - 274 -
5.封禪泰山 - 282 -
6.步步為營 - 290 -
7.流言殺人 - 298 -
七、至尊紅顏 - 310 -
1.廢黜中宗 - 310 -
2.誰家天下 - 319 -
3.燕啄皇孫 - 326 -
4.睥睨天下 - 335 -
5.神龍政變 - 346 -
6.雙碑并立 - 355 -
八、你方唱罷我登場 - 361 -
1.重蹈覆轍 - 361 -
2.政變盲盒 - 367 -
3.維持現狀 - 375 -
4.又見玄武門 - 384 -
5.權傾朝野 - 392 -
6.先天政變 - 400 -
九、開天盛世 - 405 -
1.名相接力 - 405 -
2.風度得如九齡否 - 413 -
3.后宮風云 - 421 -
4.權相當政 - 430 -
5.奸臣誤國 - 438 -
6.祿兒忠心 - 448 -
十、長恨悲歌 - 459 -
1.自毀長城 - 459 -
2.哥舒斷刀 - 471 -
3.貴妃隕命 - 477 -
4.收復兩京 - 489 -
5.走向沉淪 - 497 -
十一、帝國的背影 - 507 -
1.支離破碎 - 507 -
2.牛李黨爭 - 515 -
3.自掘墳墓 - 522 -
4.飲鴆止渴 - 531 -
5.落日余暉 - 542 -
6.黎明之前 - 552 -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節選
1.盛世溯源 公元618年,李淵在大興城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唐。 新皇帝放眼天下,只見天下紛亂如沸,河山分崩離析。他的表哥隋煬帝楊廣雖然已經駕崩,但是在他手上敗壞的山河還在。 李淵,從隋手中接過來的是怎樣的江山?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楊堅接受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代周稱帝,國號隋,改元開皇,定都長安,史稱隋文帝。 禪讓,在堯舜時期是推位讓賢的權力交接制度。兩晉南北朝時期,禪讓成了不定期上映的舞臺劇。劇目正式上映之前,還會有兩個預告片,加九錫和三推三讓。 王莽是這兩個預告片形式的開創者,從他之后,預謀篡位者,在演出禪讓大戲之前,基本都要加九錫,還要推讓三次。 加九錫表面是告訴天下人,這位仁兄對社稷有功,還是那種大到沒法用通常的方法嘉獎的功勞,潛臺詞是“朝政歸我管,皇帝靠邊站”。 至于為什么要“三推三讓”,無非是表達我不想、我不愿意、不是我主動的,是他非要把皇位傳給我。事實內心在想“你快下臺,皇位歸我”。 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周、北齊的開國之君都演過這個劇目。一群希望大家糊涂的人,演給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人看。不過是通過一場大家心知肚明的舞臺鬧劇,給王朝的更迭辦理合法手續。楊堅在名義上是北周靜帝的外祖父。天和三年(56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聘楊堅長女楊麗華為太子妃,宣和元年(567年)八月太子宇文赟即位,是為周宣帝,宣帝立楊麗華為皇后,楊堅被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這就是當外戚的好處。但是楊堅的這個皇帝女婿不喜歡工作,當太子時被自己老爸管著,每天按時上下班、不能喝酒不能做這不能做那,一直處于高壓和棍棒的管理之下,只能裝的循規蹈矩。終于熬到老爸一命歸西,自己掌權,荒唐、暴虐的本性開始暴露,“宣帝初立,即逞奢欲”。 他有多荒唐呢?大象元年(579年),也就是他繼位的這一年,21歲的周宣帝為了顯示自己比皇帝還高,傳位給長子宇文闡(曾用名衍),自己跑去當太上皇。太上皇要擁有比皇帝還大的權力,所以他自稱天,讓別人稱他為天元皇帝,立了五位皇后,分別是天元大皇后楊麗華、天大皇后朱滿月、天中大皇后陳月儀、天左大皇后尉遲熾繁、天右大皇后元樂尚。 周宣帝不僅荒唐,還暴虐,動輒打罵朝廷大臣,一打*少是一百二十板子。好在這家伙縱欲酒色,嬉游無度,導致健康日益惡化,第二年就病逝了,終年二十二歲。 隨著皇帝換人,楊堅的身份從皇帝的親家變成皇帝的老丈人,又變成了皇帝的姥爺,地位一步一步上升,楊堅不斷向權力頂端靠攏。 自大的周宣帝在退休前拼命打壓宗室和老臣,外放了自己的五位叔叔趙、陳、越、代、滕王。因為猜忌害死了工作狂叔叔齊王宇文憲,導致北周宗室力量衰落,外戚勢力抬頭。 宇文憲,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弟,在鎮服蜀地,滅亡北齊時立有赫赫戰功,參與誅殺權臣宇文護,是聲望*好的北周宗室,他無辜被害,京城只剩下雍州牧宇文閑和不學無術又好色的宇文贊。楊堅漁翁得利,之后宇文贊被誆騙回家等著躺贏,楊堅又騙趙、陳、越、代、滕王入長安,誣告宇文閑謀反把他們全部殺死。 公元581年,農歷二月,楊堅被拜為相國,總理朝政,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加九錫之禮。 同月,北周靜帝“禪位于隋,一依唐虞漢魏故事”(《隋書·高祖本紀》),楊堅“三讓而后受之”,楊堅登基為帝,定國號隋,改元開皇,楊堅即隋文帝。 被趕下皇位的宇文闡是北周宣帝天大皇后朱滿月所生,他和楊堅沒有血緣關系。唐太宗評價楊堅“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 經過多年的隱忍和糾結、準備和堅持,楊堅終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時刻,他不會思考女婿、外孫,也沒時間考慮是不是欺負了孤兒寡婦,還有很多事等著他。 隋朝建立后,北有突厥汗國牽制,南有陳國割據。 為解除突厥的威脅,隋利用突厥內部矛盾,用離間計使突厥汗國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四可汗為汗位互相殘殺,開皇四年(584年)沙缽略可汗向隋求和,北部邊患暫時解決。進一步加強北部邊防,解決后顧之憂,隋修繕朔方、靈武一帶長城。 隋文帝還命楊素經略長江上游。經過數年準備,隋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力提高。隋文帝決定遣兵南下滅陳,完成統一。
你不了解的唐朝史(上下冊) 作者簡介
風咕咕,本名趙楊,女,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劇協青工委委員,職業作家,編劇。遼寧省作家協會第十三屆簽約作家,沈陽市第十三屆全民讀書季“四佳人物”之最佳寫書人。獲得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優秀文學作品和遼寧省網絡文學金桅桿獎。主要作品有:《趣喵三十六計》《凌煙閣》《長生殿》等。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