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762615
- 條形碼:9787530762615 ; 978-7-5307-626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本書特色
這是送給孩子的一座小小家庭博物館,這里講述了近千件珍貴中國文物的傳奇身世,它們遍布于國內外150余家博物館,它們反映了時空變換、滄海桑田,反映了朝代更迭、帝國興衰,反映了文臣治國安民、武將橫刀立馬的情懷,反映了詩畫天馬行空、手藝巧奪天工……“ 全書正文介紹該主題下具價值的藏品,附錄包括參觀博物館應遵守的禮儀和全國各大博物館的參觀指南。全書圖文結合,故事般的文字生動形象,圖片和漫畫插圖精美,帶讀者走進燦爛輝煌的中華五千年文明。 該項目為2014年國家出版基金支持項目。 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各族文化絢麗多彩,而博物館是我們了解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好去處。這里的文物會“說話”,每一道紋飾、每一種工藝,都是當時社會文化的象征之一。通過文物,我們不僅能讀出當時當地,人們有著怎樣的習俗,對美有著怎樣的看法,還能體會到創作藝術品的人是用一種怎樣的心態,懷著怎樣的好奇去探索發現。我們走進博物館一起去看一看吧,通過認識一件件國寶來了解歷史,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真正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目錄
**章 屈辱的歷史
博物館探秘
**次世界大戰亞洲唯一戰場——青島山炮臺遺址公園
修在中國的“外國”監獄——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不能忘記的歷史
青島山鑄鐵嘹望塔
至死不屈英雄志
哭僵的孩子
多姿的博物館——以假亂真的復制品
屈辱記憶
第二章 血與火的開場
博物館探秘
首義之區 民國之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盧溝醒獅——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革命記憶
意外**槍
朱德的手槍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多姿的博物館——主題雕塑
革命檔案
第三章 走向光明
博物館探秘
革命聲傳畫舫中——南湖革命紀念館
梅園風范,萬古長青——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新中國從這里走來——西柏坡紀念館
革命記憶
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
一張“珍貴”的“法幣”
一張“普通”的一級革命文物——長凳
多姿的博物館——網上展館
革命檔案
第四章 偉人從這里走來
博物館探秘
劈甘蔗的游戲——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紹興魯迅紀念館
火車向著韶山跑——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
革命記憶
鐵船梁的啟發
刻著“早”字的書桌
“濯足”與“修身”
多姿的博物館——尋找偉人生命的軌跡
革命檔案
第五章 鮮紅的旗幟豎起來
博物館探秘
勝利的起點——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延安革命紀念館
革命記憶
三大紀律八個注意說明
毛澤東的小青馬
紅色債券
多姿的博物館——遺址和舊居
革命檔案
博物館參觀禮儀小貼士
博樂樂帶你游博物館
難忘的旅程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節選
中國近代百年的歷史是貧窮落后、屈辱挨打的歷史,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鴉片戰爭以來,為何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地投身革命的洪流中?他們的出發點絕不是黨派的浮沉,不是政權的更迭,更不是個人的生死榮辱,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已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纯茨菚r我們的國土上有什么:外國人的租界、外國人的兵營、外國人關押中國人的監獄、外國人殺戮中國人的屠場……在這樣的關頭,但凡一個有自尊的國人都會生出一種渴望:滅亡吧,舊制度!滅亡吧,舊政權!只有舉起革命的錘,才能砸斷祖國身上的桎梏。 僅僅一百余年,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犯下的罪行卻是罄竹難書。如今,他們的累累罪行以及因此帶給中國人民的苦痛記憶,都被保存在博物館里。提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所有人都會想到遇難的30萬同胞,走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們將深切地體會到,在30萬數字的背后就有30萬段讓人痛徹心扉的悲慘經歷。 有些歷史可以被寬恕,但不可以被忘記。這些記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暴行的博物館不但是侵略者的恥辱柱,它們也能讓我們對那段屈辱的歷史時刻保持警醒。 博物館探秘 **次世界大戰亞洲唯一戰場 ——青島山炮臺遺址公園 中國擁有不少“唯一”的稱號,絕大多數都值得我們驕傲。但是,“**次世界大戰亞洲唯一戰場遺址”這個稱號帶給我們的只有屈辱。由著德國和日本這兩只帝國主義猛獸在自己家中惡斗,當時的清政府卻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1898年3月,德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德《膠澳租界條約》,將膠州灣租給德國99年,租期內膠州灣完全由德國管轄。1899年,侵華德軍在青島市內的青島山上修建了南、北炮臺和地下中心指揮部。1914年**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對德宣戰。日方從海、陸兩道攻擊德軍。經過七日激戰,青島山炮臺又被日軍占領。從此,這里成為“**次世界大戰亞洲唯一戰場”(圖1.1.1—圖1.1.2)。 如今的青島山,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昔日彈片紛飛的戰場現在變成了青島山炮臺遺址公園。來這里參觀的人們無不對那龐大而堅固的地下工事印象深刻,但是,像這樣修在中國領土上的外國軍事要塞,今后還是再也不要出現了! 修在中國的“外國”監獄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旅順日俄監獄(圖1.1.3)是1902年由俄國始建,1907年由日本擴建而成的。與世界上其他的監獄不同,它是世界上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第三國連續修建、使用的一座監獄。它里面關押的不僅有中國人,還有反對日本侵略戰爭的日本人、朝鮮人等其他國家的人士。 日本侵略者在這座“人間地獄”中殺害了無數中國革命者和國際進步人士(圖1.1.4)。僅1942年到1945年8月,就有700多人被絞殺。據當時監獄管理者田子仁郎供述,就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他還親自指揮看守在絞刑室里秘密殺害了抗日志士劉逢川、何漢清等人。 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駐旅順,監獄解體。1971年7月,監獄舊址經過修復,作為陳列館向社會開放。1988年,國務院公布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里已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侵華和反人類的鐵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這是一處會讓人的靈魂因為恐懼、悲哀、憤怒而戰栗的地方,一面墻壁上用中、英、日三種文字刻著:遇難者300000。一串長長的“0”,仿佛是一個個黑洞,里面羈留了太多的冤魂。而30萬僅僅是遇難同胞人數的下限,實際遇難人數遠遠超過這一數字!澳暇!南京!”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們凄厲的悲鳴。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占南京。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日本軍隊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后來發表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日軍在街上漫步,一點兒也未被開罪,并且毫無緣由、不分青紅皂白地屠殺中國人”,“中國人像兔子似的被獵取著,只要看見那個人一動就被槍擊……” 直到今天,還有少數日本人味著良心辯解:“南京大屠殺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戰爭傷亡!睂Υ宋覀儾辉冈俣嘌,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里(圖1.1.5—圖1.1.6)。這樣一次人類白勺浩劫絕,不會被忘記。 P2-8
中國博物館協會向全國青少年鄭重推薦:博物館里的中國--追尋紅色記憶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宋新潮 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歷史學博士,國家文物局副局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 潘守永 人類學家,博物館學家,法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人類學與博物館學)、博士生導師、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 作者簡介: 盧婷婷、楊莉玲、汪詩琪、崔佳,上海博物館館員。因為對文物考古的熱愛,我們會聚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每天要接觸文物,扮演著歷史文物保護者的角色,肩負著傳承文明的歷史使命。通過與文物的“親密”接觸,我們了解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一件文物、一個朝代、一段歷史,古老而又神秘的藏品正等待著我們的講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