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32919
- 條形碼:9787505732919 ; 978-7-5057-3291-9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本書特色
1.央視新聞“人生力量”閱讀計劃王俊凱深情領讀;雨果、巴爾扎克、貝多芬、木心……近百位偉人共情推薦;拿破侖自稱讀過7遍。 2.歌德成名作,將德國文學推向世界文學之林的大家小書;歌德時代小說中的頂流;一天就可以讀完的百年經典,進入歌德傳奇文學世界的入場券。 3.一部寫盡少年曲折心事的問題之書,郁悶中的少年們情感宣泄的苦口良藥;維特死了,歌德才活了下來。“維特是替歌德去死的。” 4.誰若沒有煩惱過,誰就沒有真正青春過;青春的煩惱之路,愛與自由才是出口。 5.新增作者大事記,3000字導讀,14張珍貴圖片,作者、作品背景全貌呈現。 6.藍黃配色“維特裝”封面,還原少年維特的時代氛圍;緊蹙的眉眼之中,少年的炙熱深情暗流涌動;黃色是愛情之炙熱,藍色是現實之沉郁。 ★金句摘錄1.在這個世界上,誤解和成見也許比奸詐和惡意造成的過錯還要多。2.多數人為了糊口,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剩下的一點點閑暇時間倒叫他們為難了,所以他們便想方設法打發它。哦,這跟人的崇高天職多么矛盾啊! 3.一個人沒有熱情,也沒有個人的需要,只為追逐金錢榮譽或別的什么東西勞心費力,就永遠是一個傻瓜。4.一旦我們失去了自我,我們也就失去了一切。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內容簡介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歌德早期代表作,講述了少年維特為少女綠蒂的性情、才情打動,迷戀上這位與自己心靈同頻的少女。綠蒂有婚約在身,維特無法抑制內心的愛意,*終在愛而不得的憂郁中給年輕的生命畫上句號。故事以維特的愛戀為主線,展示的卻是當時德國廣闊的社會圖景,小說主人公向往自由、追求個性解放,具有進步性和深刻的批判性。少年維特生活的苦悶、愛情的憂郁,和他那浪漫炙熱的純粹感情感染了萬千心靈。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目錄
目錄
**部/1
第二部/56
補錄/68
編者致讀者/92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節選
5月10日 一種奇妙的快樂充滿了我的整個心靈,就像我傾全心欣賞著的這春日甜美的清晨。此地仿佛是為我這樣的靈魂創造的,我在這里獨享生活的歡欣。我的朋友,我的全部感情都沉浸在這靜謐的環境里,連我的藝術都荒廢了。現在我不能畫畫,一筆也畫不成,不過我作為一個畫家,比以前要偉大得多了。當我周圍可愛的山谷霧氣蒸騰,高高的太陽掛在那片不透亮的幽暗樹林的上空,只有幾束陽光悄悄地射進小樹林時,我便躺在淙淙流淌的小溪旁、深深的雜草中,緊貼著地面饒有興趣地觀察千姿百態的小草;當我在內心更貼近地感覺到草莖間小世界的密雜,觀察到小蟲和蚊蠅的各種形狀時,我便感覺到了創造我們的全能上帝的存在,感覺到把我們帶到并安置在這永恒的極樂境界的博愛上帝的呼吸。我的朋友,當我的周遭已是暮色蒼茫,整個世界和天空都猶如一個戀人的形象向我圍來,并停在我的心中時,我往往產生一種渴望,心想:啊,如果能把這一切重新表現出來,把這如此豐富、如此溫暖地活在你心中的一切一氣呵成畫在紙上,使之成為你心靈的鏡子,正如你的心靈是永恒的上帝的鏡子,該多好!我的朋友,不過這幅畫我并沒有畫成,我完全折服在這百般壯麗景象的吸引之下了。 5月12日 我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不是有迷惑人的精靈在飄蕩,還是我心中這溫暖的絕妙幻想使我覺得周圍的一切變得像天堂一般美好。在那前面有一眼井,我像美露西娜[ 美露西娜,法國古代傳說中的美人魚,上身為美女,下身魚形。 ]和她的姐妹一樣被它迷住了。你只要走下一座小山,來到一個拱形石門前,再向下走約二十級臺階,便能看見清涼的泉水從大理石巖縫往外噴涌。圍住四面的矮墻,周圍濃蔭遮地的大樹,井邊清爽的空氣——一切都顯得那么誘人,那么神秘。我沒有一天不在那里坐上一個小時。這時,姑娘們從城里來汲水,這是粗活兒,也是*必需的勞作——古時連公主也要親自來做呢。每當我坐在那里,古代宗法社會[ 古代宗法社會,實行宗法制度的社會,泛稱封建社會。 ]的情景便那么生動地浮現在周圍。我仿佛看見,祖先們在井邊相識、聯姻,慈善的精靈在水井和山泉的四周飛舞。哦,誰要是從來都沒有在夏日的艱苦跋涉之后喝口清泉水提神,他就不會有此同感。 5月13日 你問,要不要把我的書寄來。親愛的朋友,求你看在上帝的分兒上,就別加重我的負擔了。我不愿再讓人指引、激勵和鼓舞,我的心潮已經夠激昂澎湃的了。我需要的是搖籃曲,而這我已在荷馬的詩中找到了很多。我常常吟誦荷馬的詩句,使我的激情平復下來,恐怕你還從未見過我的心如此不安、如此變化無常呢。親愛的朋友,你看到我從苦惱變得放縱,從甜蜜的憂傷轉為有害的激情,常常為我擔心,這還用得著對你說嗎?我也像對待一個生病的孩子似的,讓我自己隨心所欲。不要把這話告訴別人,不然準會有人怪罪我。 5月15日 這里的普通人已經認識我,喜歡我,尤其是孩子們。當我*初與他們接近,友好地問這問那時,有幾個人以為我要嘲弄他們,便想粗暴無禮地擺脫我。對此我一點兒也不生氣,只是對我從前常提到的事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中上層的人總跟一般平民冷漠地保持距離,好像接近他們會有失身份;有些輕薄子弟和喜歡惡作劇的人,故作屈尊謙卑,反而使貧苦百姓更明顯地感到他們的高傲。 我知道,我們是不平等的,也不可能平等;但我的看法則是誰以為必須與所謂的賤民保持距離,才能維護自己的尊嚴,他就應該像一個怕吃敗仗而躲避敵人的膽小鬼一樣受到譴責。 *近,我到水井那里去,看見一個年輕的侍女把她的水罐擱在了*低的一級臺階上,正四下張望,看有沒有女伴過來,幫她把水罐舉到頭上。我走下臺階,望了望她。 “要我幫你嗎,姑娘?”我說。 她的臉唰地紅了。 “哦,不,先生!”她說。 “不要客氣。” 她把墊環擺正,我幫她把水罐放到頭上。她說了聲“謝謝”,就走上臺階去了。 5月17日 我結識了各種各樣的人,但能與之親密交往的還沒有一個。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有這么多人喜歡我,愿意跟我接近。不過,我們只能同行一小段路,我為此感到難過。要是你問我這里的人怎么樣,我的回答只能是和各處一樣!人嘛,都是按一個模子造出來的。多數人為了糊口,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剩下的一點點閑暇時間倒叫他們為難了,所以他們便想方設法打發它。哦,這跟人的崇高天職多么矛盾啊! 但他們都是好人啊!我有時忘記了自己,同他們共享人間尚存的各種歡樂,或是坐在肴饌豐盛的餐桌旁開懷談笑,或是擇日郊游和跳舞,不一而足——這一切對我的身心都是大有好處的;只不過此時此刻我不能不想到我身上還保留著那么多別的力量,而這些力量因未被利用而日漸衰竭,因此我必須細心地把它們收藏起來。唉,想到這些,我的心整個都揪緊了!——確實如此!被人誤解,這是我們這種人的天命。 唉,我青年時代的女友[ 歌德研究家一般認為,這里指蘇珊娜·封·克萊滕貝格。 ]已離開人世!啊,我曾那么了解她!——我真想對自己說,你是一個大傻瓜!你是在尋找世上找不到的東西;但我畢竟曾經擁有過她,我曾經感覺到她那顆心,那個偉大的心靈,在她面前我總覺得自己變得更高尚,因為在待人方面凡是我能做到的,我都做到了。仁慈的上帝啊!在她面前我可曾有一絲一毫心靈的力量未曾使用?難道在她面前我不是把我心中那種擁抱著大自然的奇異感情抒發出來了嗎?我和她的交往難道不是恒久地把*細膩的感情、*機敏的幽默,乃至不同尋常的默契,都一股腦兒地編織在一起了嗎?這一切不是都打上天才的印記了嗎?唉,可是現在啊!——她那僅長我幾歲的年齡竟把她先于我帶進了墳墓。我永遠不會忘記她,不會忘記她堅定的信念和她非凡的寬容。 幾天前,我遇見一個年輕人V,他是一位相貌清秀、胸懷坦蕩的青年。他剛從大學畢業,雖不以智者自居,卻相信自己比別人知道得多。他也很勤勉,這是我從各個方面觀察到的。一句話,他的知識相當淵博。他聽說我會畫畫,又懂希臘語(這真像兩塊隕石落在此地一般罕見),便請我幫助他,同時也把他的知識炫耀了一番。他從巴妥[ 巴妥(1713—1780),法國美學家。 ]談到伍德[ 伍德(1716—1771),英國研究荷馬的學者。 ],從德·俾勒[ 德·俾勒(1635—1709),法國畫家。 ]談到溫克爾曼[ 溫克爾曼(1717—1768),德國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家。 ],并信誓旦旦地對我說,他已通讀了蘇爾策[ 蘇爾策(1720—1779),瑞士美學家。 ]《理論》的**卷,手中有一份海納[ 海納(1729—1812),德國古典語言學家和古希臘文化研究家。 ]研究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手稿。我一言不發,任他夸夸其談。 我還認識了一個待人坦率誠懇的十分正派的人,他是侯爵任命的地方法官。據說,他有九個孩子,如果誰看到他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情景,誰都會從心底里感到高興。提到他的大女兒,沒有人不稱贊她的品貌。他已邀請我到他家里去,我打算近日去拜訪他。他住在侯爵的一個獵莊里,距此地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自妻子去世后,住在城里法院官邸的他總是觸景生情,十分痛苦,后來得到侯爵的惠允,他就搬到獵莊去了。 此外,我還遇到了幾個可笑的怪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不堪入目的,他們對人的那種親熱勁兒簡直叫人受不了。 再談!這封信一定合你心意,它完全是紀實的。 5月22日 人生如夢,有些人早已有此感觸,現在這種感覺也總縈繞在我的胸懷。每當我看到那束縛著人類創造力和探索力的種種限制;每當我看到,人們從事任何活動都只是為了滿足種種需要,這些活動除了延長我們可憐的生命,再也沒有別的目的;隨后我又看到,某些研究成果給人帶來的安慰只不過是讓人像做夢似的忍耐屈從,正像一個人被囚禁在斗室里,卻在四壁上畫了五彩的人像和明亮的景物……威廉呀,所有這一切都使我默然無語。于是,我回到自己的內心,發現了一個世界!這里有的,是臆想和模糊的欲求,缺乏現實的描寫和生氣勃勃的力量。因此,在我的感官里一切都飄忽不定,我就好似在夢幻中微笑著進入這個世界。 各級博學的教師一致認為,孩子們并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那樣的欲求;成年人在這個世界上四處闖蕩,也跟孩子們一樣,不知道自己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做事也沒有真正的目的,全受制于餅干、糕點和樺樹鞭[ 這句話的意思是任人隨意賞罰。 ]——雖然誰也不愿意承認,但在我看來,實在是一目了然的。 我知道,聽了上面一席話你會對我說些什么,所以我愿意坦率地對你講,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生活的人是*幸福的。孩子們拖著自己的玩具娃娃跑來跑去,給它們脫了衣服又穿上,規規矩矩地躡手躡腳地圍著媽媽藏甜點心的抽屜轉來轉去,一旦抓住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便狼吞虎咽地把嘴巴塞得鼓鼓的,喊著:“還要!”這才是幸福的人啊。還有一些人把他們一文不值的活動或他們的熱情說得冠冕堂皇,聲稱這一切都是對人類的幸福安康的巨大貢獻,這種人也是幸福的。愿能夠這樣自得其樂的人幸福!但是,誰以清高淡泊的態度看清這一切的*后結果,誰看到每個市民多么有教養地把自己的小花園裝點成天上樂園,看到不幸的人怎樣肩負重擔,毫不氣餒,氣喘吁吁地在布滿荊棘的道路上繼續前進,看到沒有誰不想多見一分鐘陽光,那么,他就會心緒平靜,憑借想象為自己造出一個世界來,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是人。雖然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束縛,但他心中卻始終保存著甜蜜的自由感覺,認為只要他愿意,什么時候都能離開這個監牢。
少年維特的煩惱/[德]歌德 作者簡介
歌德(1749—1832,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國著名思想家、小說家、劇作家、詩人、自然科學家、博物學家、畫家,是德國和歐洲重要的作家之一。 歌德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是德國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使他蜚聲文壇。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歌德一生著作頗豐,他憑借卓越而豐厚的文學作品將德國文學成功帶入世界文學之林,在德國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譯者簡介 關惠文(1933— ),畢業于北京大學,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評論《歌德與〈浮士德〉》《評〈歌德自傳〉》等30余篇,譯著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維廉·麥斯特的漫游時代》《愛情的考驗》,論著《詩論》《現代藝術的悲劇》等,編選《歌德文集》(十卷),等等。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