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9216
- 條形碼:9787542669216 ; 978-7-5426-692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內容簡介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在不同的人中,教育必然是不同的,這或許是知性不平等的原因,而這種不平等至今仍被歸諸人類器官完善程度的不平等;擁有尋常機體組織的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知性能力;論知性不平等的一般原因;擁有尋常機體組織的人容易受到同等程度激情的影響;由于偶然性把他們置于其中的情境有所不同,從而產生了能力上的不平等,等等。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目錄
前言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章 在不同的人中,教育必然是不同的,這或許是知性不平等的原因,而這種不平等至今仍被歸諸人類器官完善程度的不平等
第二章 擁有尋常機體組織的每個人,都擁有平等的知性能力
第三章 論知性不平等的一般原因
第四章 擁有尋常機體組織的人容易受到同等程度激情的影響;由于偶然性把他們置于其中的情境有所不同,從而產生了能力上的不平等;每個人*初的性格(正如帕斯卡爾已經觀察到的)不過是他們**個習慣的產物
譯后記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節選
《論人的理智能力及其教育》: 對對象加以比較,需要人們先集中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則需費神費力,做費神費力的事情要以一定的動機為前提。假定存在一個無欲無求之人,他不會對任何對象進行比較,也不會陳述任何判斷;但他仍可能對對象給予他的直接印象做出判斷,只要這些印象足夠強烈。它們的強度構成了使人們集中注意力的動機,其本身便帶有某種判斷。如果感覺較為微弱,那么就不一樣了;這時它所引起的判斷既不能形成知識,也無法成為記憶。被無窮多的對象包圍著的人,必定受到無窮多的感覺所施加的影響,因此便形成了無窮多的判斷,但他自己卻并不知道自己形成的判斷。為什么?因為這些判斷和感覺具有相同的性質。如果它們形成了一種轉瞬即逝的印象,建立在這些印象之上的判斷也同樣如此,它們在記憶中并不留下任何蛛絲馬跡。事實上,每個人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做出無窮多的推理。我下面所舉的例子,就是那些幾乎伴隨著一切快速身體動作的推理。 在舞蹈時,韋斯特里斯分腿跳躍再很快并攏雙腳,而沒做腳部交叉動作;在擊劍學校里,莫德做出了一個三分位而非四分位。沒有原因便沒有結果,韋斯特里斯和莫德的動作肯定是被一些過于迅疾以至于——如果我可以這么說的話——無法被察覺到的推理所決定。所以,當一個物體快要打中我的眼睛時,我用手做出的動作也是被類似的推理所決定。經驗告訴我:對于某個在打中我之后會使我喪失視力的物體,我的手能夠輕而易舉地抵擋住;對我來說,我的眼睛比手更加寶貴,所以我應該讓手暴露于危險之中,以便保護眼睛。在同樣的情境中,人人都會做出同樣的推理。但這種習慣性推理太迅疾了,以至于人們還沒有察覺到這個動作和導致這個動作的推理,就已經把手放在眼前了。那么多的感覺與這些習慣性推理具有同樣的性質!那么多微弱的感覺并沒有吸引過我們的注意力,也沒有使我們對之產生意識,抑或留下記憶的痕跡! 有些時刻,那些*強烈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可感知的。我戰斗,我受傷,我繼續戰斗,并沒有感知到我受傷。為什么?因為,對自我保存的愛,憤怒,以及使我熱血沸騰的動作,使我感覺不到那原本會吸引我所有注意力的一擊。 也有一些相反的時刻,我們能感覺到那*微弱的印象——恐懼之情、勃勃野心、貪婪和妒忌等等將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某個對象上面。我是不是卷入一場陰謀之中?沒有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能逃脫我的同謀們那一雙雙焦躁不安、疑慮重重的眼睛。我是一名畫家嗎?一切非凡的光效都使我著迷。我是一個珠寶匠嗎?鉆石上的一切瑕疵都被我感知到。我妒忌心重嗎?偉大人物身上的一切毛病都逃不出我敏銳的眼睛。這些激情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對象上面,使我易于產生*敏銳的感覺。以類似的方式,它們與此同時也讓我對其他一切感覺無動于衷。 如果我陷于愛戀、妒忌、野心與不滿之中,當心靈處于這種狀態之中時,我穿過君王宏偉的宮殿,自大理石、雕像與油畫反射而來的光線并不能產生任何效果。為了喚起我的注意力,一些嶄新的、未知的對象必須對我的視覺做出出乎意料的猛然一擊。除非這種印象出現,否則我只會在無知無覺中往前走而已。 相反,當我的欲望毫無波瀾,如果我從同樣的地方走過,我的靈魂能感覺到裝飾這里的一切自然美與藝術美,它向所有的印象敞開,將會裹挾著它所接受到的一切。情人與野心家在凝望一切對自己產生影響的對象時所使用的熱切而敏銳的眼神,并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不會像他們那樣去看那些只有充滿激情的眼睛才看得見的對象。我不會那么敏感,但更能感覺到那些一般的東西。讓一個悠游之士與一位植物學家沿著河邊散步,亭亭如蓋的橡樹投下樹陰,灌木叢與香氣馥郁的花朵簇擁于旁。**個人只是感動于河水的清澈,橡樹的挺拔,灌木的多樣,花朵的芬芳,而不會用植物學家的眼睛去看這些事物。他不會去觀察這些灌木與花卉之間的雷同與差異之處。他并沒有興趣專注于此,因而缺乏感知它們的注意力;他會從他的判斷中接受一系列感覺,但不會記住它們。而這位急于獲得聲名的植物學家,這位對多種多樣的灌木與花卉做出審慎觀察的人,則能夠獨自專注于自己感受到的不同感覺,以及自己形成的不同判斷。 此外,對這些印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不改變它們的性質,因而有下述命題:如我先前所說,我們的一切感覺自身都帶有某種判斷,這種判斷雖然在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時會被忽略,但它們至少是一樣真實的。 從這一節的內容可以得出,通過比較對象得來的一切判斷,都以一種我們想對之加以比較的興趣為前提。而這一興趣必然是以我們對于幸福的熱愛為基礎的,故而只能是身體感受力的產物;因為那里是我們一切快樂與痛苦的發源地。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之后,我得出結論:肉體上的痛苦與快樂是一切人類行動的被忽視的本原。 ……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