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776853
- 條形碼:9787504776853 ; 978-7-5047-7685-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本書特色
什么是中國式管理?總結三點。 一是中國式管理反映了中國文化、中國人群特點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普遍風格,但如果要上升到理論層面,它就變得狹隘了。換句話說,中國人寫的管理理論,不一定就是中國式管理理論。 二是中國式管理模式可能是存在的,但面對現階段企業管理領域思想比較分散、語言不太統一、管理基礎薄弱的情況,這種模式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通過綱領性的頂層設計的方式去完成系統思考,去做好團隊建設,去指導體系建設。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小模式,算不上大模式。除此之外,其他的模式還沒看到。 三是即便談中國式管理風格,那其實也是因人而異、因企業而異,一個企業家一種風格,一個企業一種風格。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五個欄目: 專題、洞見、聚焦、特稿、視野。主要內容包括: 《關于“中國式管理”我們開了個辯論賽》《我為什么說“構建中國式管理理論”是一個偽命題》《“中國式管理”是存在的, 有待構成理論》《管理歸根到底是實踐, 實踐是理論活的靈魂》《“中國管理實踐”挖掘得遠遠不夠》等。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目錄
目錄
專題
“中國式管理”是一個偽命題嗎 2
關于“中國式管理”我們開了個辯論賽 3
我為什么說“構建中國式管理理論”是一個偽命題 夏驚鳴 6
“中國式管理”是存在的,有待構成理論 苗兆光 12
管理歸根到底是實踐,實踐是理論活的靈魂 彭劍鋒 18
“中國管理實踐”挖掘得遠遠不夠 孫 波 23
洞見
中國企業家的時代新使命:
從個人成功到組織的持續成功 彭劍鋒 30
把能力建在組織上的華為實踐 苗兆光 49
跨越新業務鴻溝,實現新增長的八大原則 陳 明 64
聚焦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老板視角的企業數智化轉型全指南 歐陽杰 78
數字向善:要挖掘商業潛力,也要守住道德邊界
守住數字資產的三大使用邊界 彭劍鋒 94
數據收集邊界應完全受制于數據使用邊界 劉 輝 99
數據權限與企業數字化發展階段 歐陽杰 102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的四個趨勢 105
特稿
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正當時
——中國專精特新企業成功特征 羅一飛110
企業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道
——專精特新企業大帝漢克的“味之道” 尚艷玲 123
視野
政府服務企業的“算法”和“做法”
——福田企服中心創建“SE=2RC”企業服務模型與1236操作系統 馮向陽130
管理將塑造新文明 陳勁 144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節選
有人說,在數字化時代,不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相當于“等死”,沒想清楚就跟風與冒進是“找死”。于是,很多企業家在“等死”與“找死”之間糾結。企業家解開糾結的關鍵,是想明白自己在企業數智化轉型中的角色并形成與之匹配的思維模式。本次“聚焦”欄目邀請前IBM數字化轉型專家歐陽杰,首次從一把手視角詳談企業的數智化轉型,具有極高的“指南式”參考價值。
華夏基石管理評論第六十一輯 作者簡介
北京華夏基石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由我國管理咨詢業開拓者、著名管理咨詢專家、《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劍鋒教授領銜創辦,旗下匯聚了500多位既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又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資深顧問,是中國企業聯合會管理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單位。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